強化免費贈藥監管狀況調研報告

(三),加強源頭治理,剷除“贈藥”宣傳活動滋生的土壤

為非法“義診”、“贈藥”宣傳活動提供條件的往往是一些不知名的藥品、保健品生產廠家,這些廠家為了追求經濟利益,為一些不法人員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從事著侵犯民眾利益的勾當,他們缺乏起碼的職業道德和社會信用。因此,職能部門要樹立科學的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模式,大力推進藥品(保健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加強廣大生產企業及其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建設,建立和完善信用評價機制,失信懲戒機制。加強日常檢查和考核,引導這些企業和人員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加強企業管理,守法生產經營,不給非法“義診”、“贈藥”宣傳活動組織者提供條件,切實加大對失信企業的懲處力度,對違反規定非法組織“義診”、“贈藥”宣傳活動的要堅決予以打擊,同時要把為非法“義診”、“贈藥”宣傳活動提供條件的生產企業列入失信企業黑名單,加大其失信成本,在全社會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守信獲益、失信失利”的輿論環境,使人們增強按規矩辦事的信用意識,從而徹底剷除免費“贈藥”宣傳活動滋生的土壤,確保人民民眾用藥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