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不良反應調研報告

3、加強督導,完善報告adr制度和程式。督促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醫療機構組建專業人員組成的adr監測小組,負責adr監測的相關事宜,建立adr監測報告制度,制定adr報告程式。

4、強化“可疑就報”的原則。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醫療機構實施adr監測與報告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及時發現adr信號,以便正確應對。因此,儘管報告的adr可能沒有詳盡的因果關係可供判斷,但只要認定某種藥物確實會產生adr,做到“可疑就報”,相信隨著信息的日積月累,必定會從中發現許多規律性的東西。監測adr、評價藥品與adr的因果關係是研究adr發生規律、減少adr的重要環節。但是,這需要大量adr原始報告的積累,這些報告是發現adr信號、尋找adr規律的基礎。adr因果關係固然重要,但過分強調因果關係,尤其在報告之前就強調因果關係,勢必會限制報告的數量和速度,很可能導致原始報告的積累不足,反而使得adr因果關係難以確定。

5、擴大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範圍。在現有的專(兼)職監測網路的基礎上,擴大監測網路的範圍,現有的監測網路只局限於市、縣級醫療機構、生產企業、一部分藥品批發企業建立了adr報告專(兼)人員,在此基礎上把藥品零售企業、林業局、鎮醫療機構、診所也建立adr報告專(兼)職人員,對人員進行相關的培訓,以提高報告adr的範圍。

6、加強藥師與患者的溝通。藥品生產、經營企業、醫療機構的藥師與患者之間良好的溝通都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面對面的交談和電話訪問等方式,藥師可以了解患者的用藥情況和真實感受,發現可能被忽視的adr。通過溝通,藥師還能使患者正確認識藥物的不良反應,促進患者進行自我監測和報告。需要強調的是,藥師應注意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在獲得有關細節和減少報告偏差的同時,尊重患者,為患者保密。

7、確定重點的監測控制對象。我市每天所經營、使用的藥品很多,無論其種類、規格、批號各不相同,而adr監測與報告的人力、物力等資源卻非常有限,因此,如何確定重點的監控對象也就成為能否提高adr監測與報告水平和效率的關鍵因素之一。除了國家有關法規規定的如臨床試驗藥品、上市5年以內的新藥和列為國家重點監測的藥品之外,國內、外有關文獻報導的藥品,其它生產、經營企業、醫療機構發現的有adr疑似的藥品,相鄰批號的藥品等也應作為adr重點的監控對象。如果這項工作做好了,就能有的放矢進行adr監測與報告工作,從而事半功倍。

adr上報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全員參加的、常抓不懈的日常工作,因此,我們必須採取不同的形式進行宣傳和培訓,充分調動工作積極性,減少漏報或不報現象,為保護患者用藥的安全有效作出努力。

查看更多:
當前農村藥品市場監管狀況調研報告
關於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創衛工作調研報告
農村藥品兩網建設調研報告
醫療機構藥品使用管理問題調研報告
抽檢藥品全方位綜合調研報告
藥品經營企業實施GSP問題調研報告
藥品質量分析調研報告
村級衛生所藥品管理的調研報告
抗腫瘤藥品消費市場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