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2024年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調研報告

xx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宣傳思想工作的服務對象在基層,工作主體在基層,任務落實靠基層”。劉奇葆同志在加強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要把今年作為宣傳文化系統‘基層工作加強年’,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進一步增添措施、整合資源,在基層、在民眾中把工作紮實深入地開展起來,推動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這充分指明了做好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縣級宣傳思想文化部門處於最基層,直接面對民眾,如何適應新常態、順應新形勢做好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至關重要、勢在必行。

為深入了解掌握全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現狀,推動“基層工作加強年”各項任務落地見效,今年4月至8月,調研組通過實地察看、聽取匯報、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對全縣30個鄉鎮及部分個村社區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調研情況綜合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永順縣宣傳戰線共有單位8個,其中正科級單位6個(縣委宣傳部、文廣新局、廣播電視台、文物局、文化執法局、文聯),副科級單位1個(永順新聞網站),企業單位1個(湖南省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永順縣分公司)。共有編制195個,現有在職人員345人,其中公務員14人,全額事業人員130人,差額事業人員9人,自收自支事業人員42人,企業人員48人,勞動契約制人員94人,借調人員8人,退休人員178人。部機關現有10人,內設辦公室、理教組、新聞辦(外宣辦)、文明辦、文產辦、紀檢室等6個職能科室。目前,全縣30個鄉鎮有宣傳委員30人,全部為兼職,文化站工作人員58人,三級文化館、二級圖書館各 1個,博物館和紀念館3個、數位化影院2 個、劇院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30個,村級文化活動室324個、農家書屋300個,文藝團體179個,人數2561人。民間文化人才607人,年齡在50歲以下的154人,50歲以上的453人,大專及以上學歷25人。

二、存在問題

(一)思想認識欠到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為一個軟指標,不少鄉鎮在工作中存在重經濟工作輕思想教育的現象,認為抓經濟是務實,抓宣傳是務虛,是軟任務,做與不做無關緊要,只要經濟工作和社會穩定搞上去了,便能一好百好。因此,在抓經濟工作的同時忽略了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使得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常常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雖然在年初的計畫安排中,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同其他工作一樣被列入計畫,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往往在經費、人員以及制度上得不到保障。

(二)幹部隊伍結構不合理。從知識層次上看,高學歷、高層次人才偏少,中低層學歷人才多,全縣宣傳文化系統345人的幹部隊伍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只有37人;從年齡結構上看,專業人才斷層問題比較突出,高中級專業人才年齡構成偏高,40歲左右的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比重較小。如縣電視台151人(編制69個,勞動契約人員71人),35歲以上人員達120人,受編制及單位性質制約,年輕的優秀人才無法充實進來;從專業性質看,對口專業人員少,“吹拉彈唱”等專業知識缺乏,創作人才奇缺。尤其是各鄉鎮的文化幹部隊伍中,專業對口僅2人,“半路出家”的多大56人,占整個隊伍的96.5%,其中退伍軍人19人,這種人才結構,很難適應和滿足“新常態”下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建設文化大縣的要求不相適應。

(三)文化幹部成長緩慢。一是由於受部門編制的限制,整個宣傳戰線編制偏少,新聞辦、外宣辦、文明辦、辦公室等基本上是每個人負責一個科室,一旦幹部出差或者到外單位及鄉鎮掛職鍛鍊,就會出現工作斷檔。二是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結構比例設定不夠合理,我縣文化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按照0.5:3.5:6的結構比例來設定,但是文化體制改革後,各鄉鎮文體廣電服務站的規模、任務、專業技術人員結構狀況等具體情況千差萬別,按照統一的結構比例設定各級別崗位職數,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客觀性,一些優秀的專業技術人員由於受到崗位職數的限制,不能及時評聘相應的職稱資格,30個鄉鎮文化幹部取得高級職稱的僅有1人。三是文化幹部人員流動慢,鄉鎮文化幹部工作年限超過XX年的多達24人(達到41.4%),久而久之,部分宣傳文化幹部產生了惰性心理,抓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積極性不高。同時年輕的優秀人才無法充實進來,文化幹部隊伍生機和活力不夠。

(四)工作職責難履行。一方面,全縣30個鄉鎮委宣傳委員全為兼職且身兼數職,很難集中時間和精力來抓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只是在上級部門檢查或有什麼活動時才回歸本職,工作常常處於疲憊應付狀態。鄉鎮文化輔導員、廣播員因鄉鎮機構改革後編制統一歸口到各鄉鎮管理,工作出現脫節,許多文化活動缺乏人力支撐。同時由於經費原因,縣級文化部門缺乏對文化工作者系統的業務培訓,基層文化工作者學習新知識、接觸新事物,出外開闊眼界的機會較少,在文化活動的組織和管理上較難有所作為。另一方面,由於受體制環境的影響,宣傳部門責權不統一,有責任無權利。縣文化、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意識形態領域有不同的縣級分管領導,黨校、幹部教育由組織部管,這種多頭管理的體制加大了工作指導、協調的難度。同時,意識形態各部門經費由政府部門管,幹部調配、任職由組織部門管,造成縣級宣傳思想文化部門權力範圍小、管理職能弱、協調能力低,在人事、經費、項目等方面缺乏相應的話語權,對鄉鎮宣傳文化隊伍考核難度大。

(五)基層文化陣地使用率不高。近年來,我縣基層文化陣地的硬體設施得到極大的改善,但其使用率卻不容樂觀。一是部分鄉鎮因財政緊張,出現文體廣電服務站被擠占、被挪作它用的現象,有的鄉鎮文體廣電服務站則長期無人值班,“鐵將軍”把門現象較為突出,電腦、音響、相機等文化設備大多塵封在庫房之中,一些基層業餘文化愛好者無法參加和使用這些設備。二是農家書屋等因管理經費少、考核力度弱等原因,書籍丟失較多,借閱率不高。

(六)基層民眾文化活動匱乏。隨著廣大農村農民收入的不斷增長,基層民眾對文化活動的需求越來越高,但是,基層文化卻始終呈現“文藝隊伍年年歲歲人相似,文藝作品歲歲年年產不出”的現象,雖然形式上每年都有“三下鄉”活動,但一年只有一次,而且客群人數非常有限。部分鄉鎮只是在春節前後,組織開展一些簡單的文化活動,如跳廣場舞、唱山歌、打溜子等,沒有形成規模。部分村(社區)由於無人組織等原因,幾年不開展文化活動,打牌、喝酒、看電視等仍然是其主要休閒方式,先進的文化活動少,一些落後的思想和活動便會趁虛而入。

(七)文化建設資金投入有限。宣傳思想文化部門不同於其他帶經濟性質的產業部門,組織宣傳文化活動、進行文藝創作都是以取得最大的社會效益為目的,需要很大的資金支持。但長期以來,我縣財力十分緊張,對宣傳文化部門投入的專項資金僅能保障基本文化陣地建設和文化活動的開展,難於為開展各種文化活動提供所需的設備、人員培訓、獎勵激勵等資金支持。由於民間文化人才缺乏相應的政策扶持及經費支持,影響了其作用的發揮和水平的提高,部分甚至放棄了民間傳承和發展。文化活動經費的緊缺是困擾基層文化發展的重要原因。

三、對策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一要黨委帶頭抓。各級黨委要樹立“像抓經濟工作硬指標一樣抓思想文化軟實力”的意識,思想上促動,投入上拉動,隊伍上帶動,管理上驅動,把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納入黨委和政府的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納入科學發展考核評價體系,明確主抓領導、各部門任務分工,建立責任制,強化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二要上下聯動抓。縣、鄉、村要建立協同辦公體系,縣級宣傳思想文化部門要在日常工作、新聞報導、基層基礎等方面加大對鄉鎮、村(居委會)的指導力度,為鄉鎮、村(居委會)創造更高層次的交流學習平台,真正實現上下聯動,零距離無縫對接,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三要形成合力抓。整合意識形態領域單位部門的力量,形成拳頭,做好與組織、人社、財政、編辦等部門的橫向聯合,形成合力,打破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孤軍作戰”的局面,發揮整體功能和聯動效應。

(二)強化隊伍建設。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建設一支具有堅定政治立場、廣博文化知識、崇高職業精神、過硬工作本領的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隊伍。一是增加人員編制,做到專職專用。①增加宣傳文化部門編制。建議在原有編制的基礎上,適當增加宣傳文化部門幹部專項編制,明確職級待遇,充實縣級宣傳文化隊伍。②增加鄉鎮宣傳文化幹部編制。配齊配強鄉鎮專職宣傳委員,做到專職專用,使他們從繁雜的兼職工作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抓好宣傳文化工作。③充實宣傳文化工作力量。充實鄉鎮文化專乾力量,建議按照每個鄉鎮至少一名的標準,公開招考一批專業對口、業務素質高的文化幹部;充實村(社區)宣傳文化工作力量。按照“縣聘、鄉管、村用”的管理模式,在全縣村(社區)設立宣傳文化輔導員。以“熱愛文化藝術、組織能力強”為原則,從村五大主幹或本村文藝骨幹當中明確1名成員兼任,工作補助比照有關村幹部待遇標準納入縣級財政預算。二是完善工作機制,加大培養力度。①完善培養機制。近年來,全縣文化幹部流動緩慢,不利於調動幹部工作的積極性,建議關心和重視文化部門幹部交流,使優秀幹部得到提拔任用。同時,針對專業技術職務崗位結構比例設定不夠合理問題,建議以全縣文化系統為整體,整合設崗,科學設崗,對崗位和人員進行動態管理,建立能上能下的激勵機制,最佳化人才資源,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確保文化專業技術隊伍充滿生機和活力。②完善激勵機制。對創作上有重大成果、經營管理上實現較高經濟社會效益的拔尖人才給予獎勵。有效管理民間文化藝人,對優秀民間文化人才給予一定的經濟補貼,特別是對一些瀕臨滅絕的民間文藝項目和藝人進行重點扶持,推動民間文化藝術有序健康發展。③完善選調、任用和考核機制。建議文化幹部的選調、任用要徵求宣傳文化部門意見,探索建立宣傳部、組織部對宣傳文化幹部共同考察推薦、擇優選拔使用的有效途徑,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和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生動局面。加大鄉鎮文化幹部及村(社區)輔導員考核力度,將其工作情況納入五個文明績效考核,進一步推進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落到實處。三是重視業務培訓,提高綜合素質。①建立完善分級分類的培訓體系,制定中長期教育培訓計畫,配套培訓資金,加大培訓力度,並將培訓情況納入五個文明績效考核當中,確保培訓常態化、制度化。②結合我縣“申遺後時代”、“舍巴節”、“土家趕年”及宣傳文化重點工作、重大課題項目等重大實踐活動,採取上掛下派鍛鍊、橫向交流、下基層採訪、演出、體驗生活等有效形式,增長宣傳文化幹部才幹;③有效整合文化人才,以選派“三區”文化人才為契機,建立健全文化人才資料庫,文化部門根據各鄉鎮文化工作實際情況,精準派出優秀文化工作者,切實提高受援鄉鎮文化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創新基層宣傳工作形式。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要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關注社會大眾所思所想,所欲所求,要從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選取教育素材,用老百姓的日常話語表達,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吸引民眾。一方面改進單一的灌輸式宣講的方式,努力將安全生產、綜治維穩、計畫生育等政府中心工作與山歌、段子、舞蹈等形式相結合,寓教育於娛樂之中。另一方面,多開展類似“三下鄉”之類的活動,聯合多部門對基層民眾開展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活動。在一些重要惠民政策、措施出台之際抓住重要時間節點展開宣傳攻勢,讓民眾得實惠和思想提高同步進行,強化宣傳效果和民眾認可度。

(四)發揮民眾主體作用。一直以來,在基層文化活動中,宣傳思想文化幹部始終承擔著組織者、領導者、參與者的職責,而基層民眾卻始終是被動的接受者。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者應積極引導他們,將自己領導者的角色轉變為服務者的角色,發揮民眾的主體作用。一是發揮文化能人作用。在基層總有一些文化能人,他們或會彈會唱,或會舞會講,應對其中有熱情、有影響力的骨幹給予經濟上、政策上的扶持,將其建立成“文化中心戶”,讓其在現有文化陣地上發揮自己的特長,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吸引周圍民眾積極參與,從而活躍民眾文化。二是開展接地氣、受歡迎,能夠吸引大多數民眾廣泛參與的民間活動。單純的表現精神文明或者某一項特定觀念的文化活動往往要求高、難度大、叫好不叫座,但是將其融入到一些的民眾受歡迎的形式之中則往往事半功倍,如民間遊戲、歌舞表演、體育競賽、節慶活動等,讓民眾在廣泛參與中感受民間文化的魅力,潛移默化的接受教育,激發對國家、民族和集體的熱愛。

(五)加大經費投入和考核力度。經費投入方面:從實際出發,多渠道籌資,加大對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經費投入。一是設立宣傳文化人才發展專項基金,用於人才培養、培訓、引進、扶持、激勵和管理等方面的支出。二是設立文化事業產業發展引導資金,確保財政每年安排不少於100萬元,加大對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投入力度。三是加大基層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建設投入力度。如:文化活動中心、健身廣場、農家書屋等。四是逐年提高“三館一站”工作經費,確保文化事業經費的投入不低於財政增長幅度。同時加大文化事業建設費用的徵收力度,從城市住房開發投資中提取1%用於鄉鎮公共文化設施建設。考核方面:要強化考核和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目標考核制度,建議對地方黨委從機制建設、規劃實施、經費投入、活動開展等方面進行專門考核,把目標考核與量化考核結合起來,把平時的督促檢查與年終考核結合起來,並將考核的結果與黨委主要領導及文化幹部提拔使用及績效獎勵相互掛鈎,進一步增強考核的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