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縣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發展探索

3、城鎮化水平較低,阻礙二產三產發展。工業化是城鎮化發展的動力,城鎮化是工業化發展的基矗目前,××縣縣城鎮化水平僅為18.5%,遠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36%和廣西平均水平32%,直接制約了工業化的發展。一是農村人口不能隨就業方式的改變而加快非農化,不能擺脫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束縛,農民增收緩慢;二是制約了第三產業的發展,抑制了消費需求。就業崗位不多、人氣不旺,又影響了消費環境的改善,特別是抑制了農村消費需求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需求的增長;三是生產要素分散,區域集聚功能較差,輻射帶動能力不強,不利於工業化發展要求資金、技術、勞動力的集聚,缺乏投資的吸收力。

4、農村勞動力素質不高,不適應工業化、城鎮化發展要求。在××縣農村勞動力中,89%以上的農民只具備有國中以下的文化水平,由於文化知識素質不高,競爭意識、自主意識、創新意識不強,觀念保守,缺乏闖勁,既不利於在本土推廣新產品、新技術、培育新產業;也不利於轉移剩餘農村勞動力,發展勞務經濟,為工業化提供穩定的勞動力資源。今年上半年政府組織了4批共430人勞務輸出隊伍,離崗和回流農民達24%,不適應工作環境和工作要求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是××縣經濟發展的迫切要求

受蔗糖市場波動的影響,××縣經濟運行處於不穩定發展狀態,當前,各地紛紛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區域經濟競爭日趨激烈,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發展已成為突破經濟發展“瓶頸”、加快××縣發展的迫切要求。

1、解決結構單一問題,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低是造成××縣經濟結構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加快“兩化”發展,就是加快城鄉二元結構向現代經濟結構轉換,塑造以主體產業為支撐、以多元經濟發展為動力、以城鄉聯動發展為基礎的經濟內在素質,促進城鄉資源的有機整合,形成緊密的產業鏈和配套關係,使農村剩餘勞動力轉入工業企業和城鎮就業,加快農業產業化和農村非農化,全面提高經濟整體素質,形成良性循環的經濟健康發展模式。

2、解決土地矛盾問題,科學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兩化”發展有利於農村工業的產業集聚,有利於服務業的成長,有利於促進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從而減輕農民對土地的附屬,從根本上解決用地矛盾以及土地糾紛影響穩定和發展這個老大難問題,使土地等資源得到合理利用、集約使用、規模利用,加快農村社會化進程,提高農民素質,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3、解決要素分散問題,形成區域發展合力。由於各產業、各區域發展不成規模,生產要素分散,集聚能力較差,難以形成推動經濟發展的強大合力。通過加快“兩化”發展,促進各種生產要素的快速流動和合理配置,形成互相補充、

互為依託的互動關係,迅速形成規模化、產業化,提高經濟效益,增強經濟發展後勁。

二、××縣縣加快工業化、城鎮化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雖然結構單一制約了××縣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但蔗糖業的強勢發展也給縣財政和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為加快發展積澱了經濟基矗特別是近年來,××縣縣在產業定位、城建投入、政策保障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為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