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實踐與思考

(二)機制運行存在不適應性

1.政策宣傳存在誤區。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上,普遍存在政策宣傳的盲區和誤區。特別是在**這樣的山庫區縣,由於信息閉塞,居住分散,政策宣傳未能做到家喻戶曉,民眾不能對政策做到全面透徹的理解,甚至是部分鄉村幹部也沒能真正理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主旨和實質,以至於曲解了相關政策,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與職工醫保等同宣傳,片面誇大合作醫療帶來的預期效益,致使部分農民對合作醫療產生了過高的期望值,認為只要交了錢,不管得什麼病,也不管花多少錢都可以報銷,因此,一旦參合農民的需求沒有得到相應的滿足,就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牴觸情緒。

2.籌資難度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的主要渠道來自於農民、財政和集體三個方面。其中農民個人籌資難度最大,難就難在農民的自願程度低,一方面農民對健康的認識不到位,風險意識差,另一方面不少農民確實存在支付能力弱的實際困難,因而主動參合、主動繳費的比例不高。同時,在資金籌集方式上主要依靠地方政府的行政推動,鄉村幹部上門動員徵收,從而又導致徵收費用和行政成本過大。此外,在各級財政配套上,由於市級財政相對困難,配套資金遲遲不能到位或難以全額到位,也是影響整個合作醫療資金籌集的主要問題之一。

3.對定點醫療機構監管乏力。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提供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主要分布在農村,普遍存在著醫技水平低、設備設施差、管理水平低、服務與收費不對等問題,甚至少數定點醫療機構還存在誘導需求、醫患合謀、套取基金等現象。同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經辦機構一般都是掛靠在當地衛生部門,衛生部門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致使經辦機構的監管職能不能有效發揮,工作陷入兩難境地。

4.部分技術環節存在缺陷。家庭賬戶的設定弊多利少。從實際運行看,設定家庭賬戶存在諸多弊端。通過千辛萬苦籌集的資金,又人為地分散到千家萬戶,不但分散了資金投向,而且弱化了基金使用的規模效應。加之單個家庭賬戶資金規模小,涉及面廣,只能在定點醫療機構使用,導致個人賬戶的使用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資金的使用效益。補償比例設段過多。從**看,現行合作醫療的補償比例共設定六個段別、三種比例,補償費用的計算方法多達幾十種,計算十分複雜,不但民眾看不懂,就連一些專業技術人員也很難講清,因而產生了許多誤解,對今後農民參合的積極性造成了一定的衝擊。

三、建議與對策

為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可持續發展,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五個方面的建議和對策。

1.建立長效的基金籌集機制。穩定的籌資機制是維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針對目前的實際,可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加強宣傳。運用多元化的宣傳手段,加大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宣傳力度,尤其是有影響的權威性的主流媒體更應該加強對合作醫療的關注、宣傳和引導,真正做到把政策交給農民,增強農民對合作醫療的理解和認同,提高農民自覺參合、自願交費的積極性,從而在資金籌集方式上逐步實現由廣大鄉村幹部上門徵收到廣大農民自願繳納的轉變。二是加快立法。現行合作醫療的實施主要依靠各級政府的行政推動,沒有統一的規則和模式,容易受到方方面面的影響。因此,國家要在試點的基礎上建立一個科學統一的合作醫療體制,儘快制定出台合作醫療方面的法律法規,將其作為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用法律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使基金籌集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籌集。三是加大財政投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單純依靠農民籌資和各級財政的有限配套是難以滿足其日益發展的需要。因此,在引導農民積極參合籌資的基礎上,各級財政應當建立穩定增長的投入機制,這樣,不僅可以使合作醫療有一個穩定的資金來源渠道,而且可以防止因醫療費用的自然或過快的增長而導致基金“崩盤”的風險。四是提高合作醫療對農民的吸引力。要通過提高基金使用效益、增強大病救助功能、適度擴大受益面的辦法,如降低門檻費、取消家庭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