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讀書筆記3篇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讀書筆記(一)

荀況(約公元前298年——238年),卿,亦稱;荀況關於教育的思想;1.教育能“習俗移志,安久移質”;這種思想中包含著教育與質變的關係;2.注重個人主觀努力和環境的作用;“積”的思想;“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漸”的思想;“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關於教學的思想;1.重視“學”:不懈、專一、篤實;“騏驥一躍,不能十

荀況(約公元前298年——238年),卿,亦稱孫卿,趙國人。荀況處於戰國的末期,對先秦諸子的學說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是先秦儒家中最後一位大師。他是無神論者,是先秦著名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著名的教育活動家。《勸學》是《荀子》一書的首篇,較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教育思想。

荀況關於教育的思想

1.教育能“習俗移志,安久移質”。

這種思想中包含著教育與質變的關係。照他的意思,教育在於改變人性,使它經過長期的變化不再回復其本來面目。這種說法與他的“性惡論”是一脈相承的,與孟軻的“教育是恢復人的本性”是相對的。

2.注重個人主觀努力和環境的作用。

“積”的思想。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漸”的思想。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止),其漸之滫(xiǔ),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關於教學的思想

1. 重視“學”:不懈、專一、篤實。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不以自誣,外不自以欺。”

2. 重視“行”:學習一定要在行動中有所表現。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蠕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

他鄙視“耳口之學”,認為學習不能只是入乎耳出乎口,道聽途說,應當體現在行動上。學習應使自己身心受益,而不是用來炫耀或作為進身的敲門磚。

3. 重視“思”:提出了 “兼陳中衡”的思想。

“聖人知心術之患,見蔽塞之禍,故無欲無惡,無始無終,無近無遠,無博無淺,無古無今,兼陳萬物而中懸衡焉。”他認為,聖人知道思想方法上的毛病,看到被蒙蔽的禍害,所以既不任憑愛好、又不任憑憎惡,既不是只看到開始、又不是只看到終了,既不是只看到近處、又不是只看到遠處,既不只務廣博、又不安於淺陋,既不是只了解古代、又不是只知道現在,而是同時擺出各種事物並在其中根據一定的標準進行權衡。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讀書筆記(二)

孟軻(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生於鄒(今山東省鄒縣)。他授業於孔丘的孫子思的門人,一生崇拜孔丘,以學習孔丘為志願。子思孟軻之學,後世稱為思孟學派。

關於教學的思想

1.自造自得,教師不可越俎代庖。

2.啟發思維,特別重視懷疑。

3.循序漸進,教師應如“時雨”。

4.專心有恆。

荀況(約公元前298年——238年),卿,亦稱孫卿,趙國人。荀況處於戰國的末期,對先秦諸子的學說作了全面而深刻的批判,是先秦儒家中最後一位大師。他是無神論者,是先秦著名的唯物主義思想家和著名的教育活動家。《勸學》是《荀子》一書的首篇,較系統地闡述了他的教育思想。

荀況關於教育的思想

1.教育能“習俗移志,安久移質”。

這種思想中包含著教育與質變的關係。照他的意思,教育在於改變人性,使它經過長期的變化不再回復其本來面目。這種說法與他的“性惡論”是一脈相承的,與孟軻的“教育是恢復人的本性”是相對的。

2.注重個人主觀努力和環境的作用。

關於教學的思想

1. 重視“學”:不懈、專一、篤實。

2. 重視“行”:學習一定要在行動中有所表現。

3. 重視“思”:提出了 “兼陳中衡”的思想。

孟子讀書筆記範文
孟子讀書筆記(2) | 返回目錄

孟軻的文,已經是論點論據俱全,長於說理,不若《論語》般讀整書方知邏輯,也不若《道德經》玄妙牽強,讀起來認同感比較強。《孟子》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先從一般事物說起,再慢慢引出道理,讓別人不知不覺間承認自己的錯誤。孟子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話中所說的顯然不符合常理。宣王說:“不會。”孟子說:“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就這樣,孟子讓君主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比起直話直說的諫臣,孟子所說的讓至高無上的君主更容易接受。道理層層遞進,就像是設下了圈套,一步一步地讓人不知不覺走進去。

孟子懷抱著一個知識分子的使命感,用他的所知所覺,用他的“義”與“道”,從個別情況的“應該”到人生征途的光明大道,導人向善,也就是“覺此民”。

孟子的所有觀點首先都必須建立在所謂“人性向善”觀點的基礎上,而這個觀點也恰恰是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並且對於當今這個時代來說最值得每個人去仔細思考領悟的。孟子的“人性向善”論,先提出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皆有之的“仁、義、禮、智”四端,如果能夠去擴充它的話,將“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所以說“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

既然每個人都有向善之心,又何來的惡人呢?有些人何以做不到“乃若其情”呢?孟子給了我們兩個答案:其一,是不可忽視的外在原因,即環境因素,也是孟母之所以三遷的原因,而這裡的環境又不僅僅只是周圍人或事的影,也包括所處的時代、社會情況,還有具體到逆境與順境的差別,《孟子》中的一篇關於嗟來之食的議論,身處逆境的人被激發的羞恥心可使之用生命維護原則,而身處順境時的人卻更易迷失,放棄了“鄉為身死而不受”的那些原則,環境可以說是決定為善還是為惡,義或不義的重要因素;其二,要向善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在要求就是堅持,孟子也在書中舉了“杯水車薪”的比喻,義能克不義,仁能克不仁,然而沒有堅持也無法成功。

當一個人能夠做到抵禦環境堅持本心時,仁義之士必是賢人、君子,“枉己而不能直人”,只有堅守原則的人才能夠輔佐君主、誘民向善;“仁者無敵”,仁義之諸侯與民同樂、親賢疏佞,又怎不會“王天下”呢?所以堯、舜、禹之世,孝悌禮義為人所共循,天下安樂。

雖然孟子有一套從人性向善到仁者無敵的完整理論,但是要想導善,還缺不了他的非凡辯才。孟子無論是與君主對答,還是與對手辯論,都能夠引經據典,把《詩》《書》靈活套用;並且以常理入手,以小見大,十分生動;更擅長環環設問,最後以對方的答案為自己所依託來解答對方的問題,讓對方只能無言以對,認可孟子的想法。

二十一世界的中國,正值東西方文化潮流互動撞擊之際,從個人到家庭,至自各階層的社會乃至於國家,在當今物質文明較為發達的今天,卻逐漸陷入一種內外不安,身心交瘁的狀態。在這個物慾橫流,進退失據的環境中,人們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茫然失措。精神信仰受到很大挑戰,但是,究竟是什麼在變化?變化的背後是什麼?

在當今這個時代,還有多少人面對各種所謂的領導敢於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與感受。還有多少人能做到如孟子般真正心繫國家。現在的人們大都追名逐利,惟命是從,而很少有人能真正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與感受,給我們的國家真正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與想法。又有多少人能做到面對自己與領導者統治者的意見不合的情況時,能堅持自己的意見呢?在這個充滿金錢與利益的社會中,人們漸漸的迷失了自我,只會跟著金錢與利益隨波逐流,也許只有當每個人如孟子般坦誠,率真且真正做到心繫國家時,我們的社會才能變成一個真正和諧的社會吧。

首先,社會的穩定是實現和諧社會的必要條件之一。社會只有穩定的環境中,才能求得前進和發展。孟子提倡的和諧相處,執中有權的原則及方法,揭示了對立面之間的統一性,對我們不斷協調社會成員之間的關係,使上下級之間、各行業、各部門之間處於和諧狀態,具有積極的啟示。同時,它又為社會的和諧提供一定的心理基礎。其次,人民是國家的根本,這是孟子的基本思想之一。他強調治國為政要愛民、保民、利民、安民、富民、與民同憂同樂、獲得民心,進而安定社會和統一天下,主張國君要把人民當作三寶之一,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得乎丘民而為天子”的卓越見解,深刻地闡述了人民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將先秦時代“民為邦本”的思想發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時,為了維持社會的和諧統一,孟子提出了一套對社會進行經濟約制的主張。這主要包括社會分工和產品交換制度、制民恆產的土地制度、“取於民有制”和薄收賦稅的財政賦稅制度、優先照顧窮困的撫恤制度。

當我們今天做事時,總會不由的想到“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意識,當我們面對災難,能夠伸出援助之手時,我們不禁要感慨:華夏兒女的優良傳統與善良之心。愛人者人恆愛之,這是千年前儒家學說代表孟子的至理名言佳句,也是以後千萬年不變的美德、傳統。

《孟子》讀書筆記
孟子讀書筆記(3) | 返回目錄

作為傳統文化的先祖孟子於中國的影響是達數千年之長遠我輩中人自然難以三言兩語以攬括雖然我的認識只是管錐之見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氣魄卻如穿透萬里晴空的紅日我即使局限於視野和眼識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芒。

首先我覺得孟子的厲害處正在於所提倡的“仁義”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質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對事物利益關係的短視而仁、義卻能長遠影響到未來故有“捨生取義”、“舍利取義”之說。狹義的“仁義”是指封建時代人倫的忠義孝悌實則是千百年來對孟子的誤解因為從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三綱五倫已革了命;《中庸》講:“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那末此“仁義”還有永恆的意義可言嗎?所以我們今天理解孟子的“仁義”實應站在高處從廣義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對客觀普遍規律的認識孟子的“仁義”也不二致。而這種認識可讓孟子如一熟練漁夫的手鉗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縱有大腿大腳亦是擺脫不了。無論事物表象出現多么錯綜複雜的問題或困難孟子皆顯得不昏沉也不散亂經常化險為夷、轉難為易而綽綽有餘。

當今著名於世界的“系統論”、“系統思考”雖口口聲聲反對捨本逐末而要動態、長遠地看事情說透了:皆可從孟子的仁義思想找到雛形。用毛澤東的話“乾振而枝披將麾而卒舞”以形容孟子的仁義之道最為恰當不過了。而抓不到仁義精髓的人有如行走在茫茫沙漠或海洋上終生疲命於隨時浮現的海市蜃樓的追逐中去。

另有一點我覺得孟子最值得後人效仿的是他獨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氣概。這點即注定了他若有機會作為給予一發揮才幹的舞台則必能成一王業的大人物也!獨行特立者立場堅定意識獨立;不同流合污者則能做到不見異思遷、不心隨物轉。有此二者則造就了孟子之大氣魄表現在文風上則氣勢雄奇而磅礴用來創業則整個世界都向他一人傾倒孫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於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體現。當今社會形勢風起雲湧常常人置於其中而莫辯方向倘學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驚天地而泣鬼神呢?

雖然研習《孟子》的時間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義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終生了最後再對孟子的仁義之道作一總結: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獨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駕馭形勢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