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專業大學生寒假讀書報告9篇

對於哲學,我研究並不深,事實上,有時候我很難理解哲學先賢們的著作,因此不得不逐字逐句,反反覆覆的思索同一個句子甚至同一個詞語才能理解他們偉大思想的冰山一角。因此,厚顏的說,在整篇《沉思錄》中,我理解最深、感慨最深的就是卷一,至於剩下的十一卷,我只是能夠讀懂一些皮毛,就整體印象來說,看完《沉思錄》,覺得在某些思想上,它和我國古代所有的“道”的思想有一些共同點。馬可.奧勒留是斯多亞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斯多亞派哲學主要是一種倫理學,其目的在於為倫理學建立一種唯理的基礎,它把宇宙論和倫理學融為一體,認為宇宙是一個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體,由原始的神聖的火演變而來,並趨向一個目的。人則是宇宙體系的一部分,是神聖的火的一個小火花,他自己也可以說是一個小宇宙,他的本性是與萬有的本性同一的,所以,他應該同宇宙的目的相協調而行動,力圖在神聖的目的中實現自己的目的,以求達到最大限度的完善。為此,他必須讓自己的靈魂清醒,讓理性統率自己,正如它統率世界一樣。在《沉思錄》中,馬可.奧勒留的確描述了很多條他思索的有關自身和宇宙關係的內容。所以,斯多亞派對人們的要求是:遵從自然而生活,或者說,按照本性生活(nature有"自然"、"本性"兩層意義),而所謂自然、本性,實際上也就是指一種普遍的理性,或者說邏各斯(在某些方面類似於中國的"道"),或者說一種普遍的法(自然法的概念就是由此而來)。自然──本性──理性──法,不說它們有一種完全等價的意義,它們也至少是相通的,並常常是可以互用的。

馬可.奧勒留的一生並非一帆風順,事實上,身為一名帝國皇帝,他無疑是並不如何成功的。馬可.奧勒留在位近二十年,這是一個戰亂不斷、災難頻繁的時期,洪水、地震、瘟疫,加上與東方的安息人的戰爭,來自北方的馬爾克馬奈人在多瑙河流域的進逼,以及內部的叛亂,使羅馬人口銳減,貧困加深、經濟日益衰落,即使馬可.奧勒留以其堅定精神和智慧,夙興夜寐地工作,也不能阻擋古羅馬帝國的頹勢。在他統治的大部分時間裡,尤其是後十年,他很少呆在羅馬,而是在帝國的邊疆或行省的軍營里度過。《沉思錄》這部寫給自己的書,這本自己與自己的十二卷對話,大部分就是在這種鞍馬勞頓中寫成的。這一本書可以說是他畢生思想智慧的結晶,即使作者本人的命運並不順遂,但在《沉思錄》中,我們仍可以看到它其中所蘊涵的那種胸襟博大的世界主義,那種有關自然法和天賦人權、眾生平等的學說,就算越過了漫長的時代,對近現代的社會政治理論及實踐仍然產生著影響。

然而,《沉思錄》中所表現出的思想也並不能說是完全真確的。斯多亞派哲人所追求的生活是一種擺脫了激情和欲望、冷靜和達觀的生活,他們把一切對他們發生的事情都不看成是惡,認為痛苦和不安僅僅是來自內心的意見,而這是可以由心靈加以消除的。他們恬淡、自足,一方面堅持自己的勞作,把這些工作看作是自己的應分;另一方面又退隱心靈,保持自己精神世界的寧靜一隅。我們一方面看到斯多亞派哲學精神的巨大力量,看到它如何泯滅社會環境的差別而造成同一種純淨有德的個人生活;另一方面又看到這種精神的相當無力,它對外界的作用,對社會的影響幾近於零,因為它本質中確實含有某種清靜無為的因素。儘管我們都承認馬可.奧勒留的思想境界的確很高,可他的思想並沒有幫助他鞏固古羅馬帝國的政權,阻止這個偉大帝國的頹勢。有時偉大的思想的確可以改變現實,但有的時候,正因為現實需要,某些思想才能顯示出偉大。任何思想,都不應該脫離了現實而存在。在斯多亞派哲學中有令人感動的對道德人格的高揚,但也有令人泄氣的對鬥爭和進一步超越的放棄。它也許永遠不失為一條退路,但對於朝氣蓬勃、銳意進取的人,尤其是生命力洋溢的青年人來說,走這條路也許還是一件太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