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教師節優秀讀後感:讀《關愛教師,從心開始》有感

三是全身心投入。我們都有一種體驗,當看一部精彩的小說,聽一曲喜歡的音樂,玩電腦遊戲,從事體育運動等時,你沉醉其中,而其他的一切似乎都無天緊要。《管人的真理》作者史蒂芬博士把這種完全投入的狀態稱為流暢。據研究,流暢最有可能在工作中體驗、而不是在家與休閒時。當我們投人工作時,比如組織孩子參加夏令營,上一堂教研課,並不一定愉快,這時候需要聚精會神;但是,當這個階段結束以後,回首這個階段,我們就會從這種狀態中獲得滿足感,使我們更快樂。

四是贏得同事的理解、家長的支持和領導的關心。一個人不管有多大的夢想,有多高的能力,沒有一個支持性的環境,他的績效必然會受到影響。

五是交一批朋友。朋友的好處,當然不僅僅在增見聞,長見識。堅持夢想,往往孤獨與寂寞;真正的朋友,因有著相同的志向,而更能理解你;真正的朋友,因有著同樣的操守,而更能支持你。朋友,不但活躍你思想,激化你思維,還能給予親人、長者、領導與同事不能給予的東西。朋友不要局限在身邊,可以從教育線上尋找、可以通過培訓活動、會議尋找。我感覺,哪個地方教育改革很活躍,那裡就一定活躍著一群人。

六是找幾位導師。導師一般在教學經驗上多於自己,更重要的是人生閱歷長於自己。所以更多的是道路的指引和為人的影響。去年8月,我在上海聽於漪先生報告,她說: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高尚。教育活的源泉,就是教師的人格。邊上正好坐著國小語文教育專家賈志敏老師,我覺得這兩個人很相似,他們都把教育當作生命,把夢想寄寓在自己的工作中。跟賈老師共事時,常有一些小事使我深受教育。印象很深的是開學初要抓教學常規,賈老師從他的包里拿出了好幾個作業本和日記本,這是1978年時他教的學生的作業,本子雖有些破爛了,但翻開本子,整潔的卷面,漂亮的字跡,流暢的行文,就是今天年輕的老師們都有不少差距啊!巧的是,這一批學生中有5人考了師範,現在又都在浦東做校長。賈老師藏著很多這樣的寶貝。從這份收藏,我體會到了什麼是名師,什麼叫“教5年,想50年”!

二、每一天都閱讀和思考

我有一種越來越強烈的感受,就是老師們越來越忙了。比如原先還能在學校批改作文,後來連備課都要帶回家;原先還有雙休日,後來不是被“輔導”掉了就是被“培訓”光了。人都到了永遠熱鬧忙碌的地步,怎么還有回首來路的心情和處變不驚的心態,怎么可能細細欣賞教育之河中激起的一朵朵浪花,去採擷教育之樹結出的一個個果子?所以,困惑也好。幸福也好,都需要時間,需要一種良好的心境來體會。這就好比去旅遊,再美風景,匆匆而過,美麗也是浮光掠影的。只有停下來,慢慢地品味,細細地欣賞,才能讓你內心的那雙眼睛看見風景。

最重要的,我以為是每天要有閱讀的時間,要有思考的時間。閱讀,讓我們歸於平靜,與偉人、名人對話;思考,讓我們穿越歲月的迷霧,錘鍊教育的智慧。

讀書的重要性,怎么說都不覺得過。一位學者這么說過:“我坐在這裡,就是我所看過的東西的總和,如果沒有閱讀,我將一文不值。”作家余華說:“沒有一位作家的寫作史長過他的閱讀史。就像沒有一種閱歷長過人生一樣。”美國認為二十一世紀勞動者最重要的素質就是會蒐集和處理信息,也就是讀書。閱讀是學習之本,是立教之根、是生存之道。閱讀應該成為教師最重要的事情。關於讀書,我的建議是:

1.建立自己的書房

台灣作家瘂弦認為:書房在人生命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一個坐擁書城的人是最堅強的人;書房的生活就是知識、文化的生活,是最後的陣地,也是供自己調養生息的最好所在;因此在書房中工作的人,其人生最豐富。我在上海認識了一位朋友,叫朱煜。朱煜家裡有兩間房間,一間當臥室,另一間做書房,他的書真是夠奢侈。我在吳江也有一間書房,稍小一些,現在在外工作,每次看到自己的書房,才感到是真正的回家。

2.讀一些兒童讀物

我曾在《國小語文教師》撰文發表過這樣的想法,要讓學生愛書,教師就要親近學生,與學生同讀,最好“走”在孩子前面。這幾年因為自己的孩子從小班到大班,現在開始讀國小,所以也買了不少兒童書,給孩子讀,也給自己看,無形中對語文教學很有幫助。去年組織“我愛語義”讀寫活動,其中一項是給二年級國小生推薦必讀書目,我羅列的都是自己讀過的,《木偶奇遇記》《365夜故事》《柳林風聲》《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等等。我的想法是,老師帶著孩子從一年級到六年級,走了一個來回,你就應該有一套自己的書目,這份書目就是你的特色。我希望老師們通力合作,通過幾年努力,完成一份自己學校的書目,這是給孩子的精神財富。這樣的學校,永遠不怕沒有特色,學生就是你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