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教師節讀後感:做一個聰明的教師讀後感600字

《做一個聰明的教師》並沒有說大道理,而是對教育教學規律、孜孜以求的責任心和科學精神做了闡述,主要從思維方式的角度入手,教我們如何改變“表面的、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單向的、線性的、獨斷的、非討論性”的思維方式,學會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相互聯繫中思考、養成刨根問底、假設多種可能性的思考習慣,並“在思考中反駁自己”。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感悟。

帶著思想來工作,從改變思維方式做起

書中“前言”的第一句話就觸動了我。“聰明人其實就是善於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並通過90個案例點評,以真實的故事、鮮活的形象、經典的問題、精闢的點撥剖析了當前教師的思維狀態,闡述了思維方式對教師的重要性。

先與大家分享兩個案例:

1、案例30,他為什麼總打架?---改“滅火”為“防火”(121—123頁)

一個叫冰靜兒的老師在案例中為一個總愛打架的孩子煩惱著。

這是我們身邊普遍存在的案例,相信每個班都有那么一個、兩個屢教不改的調皮學生,很多老師對這樣的調皮學生都感到頭疼、傷心,甚至束手無策。案例中冰靜老師像一個滅火隊員,很少往防火的事情上想。所以建議這樣解決:詳細研究他和別人發生衝突的經過,總結出規律,思考可能是處理問題的方式有什麼問題,才會經常引起和別人的爭鬥。找到這個原因,提前預防,下次“戰爭”才可能避免。

在我們的日常管理中,我們可能只是把事情處理完就沒事了,可能很少去追溯事情的根源。也就是都只從事情的表面入手,沒有進入事情的本質。我得到了啟示:要想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做一個智慧的管理者,就需要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改“滅火”為“防火”。

2、案例17,集體批評---對任何事情都要採取分析的態度(57—60頁)

一個叫平的同學因為老和同學處理不好關係,被老師“請”上講台接受同學們的集體談話,最後同學們原諒了他,事態也就平息了。

在我們身邊,可能也出現過調動集體輿論批評教育問題學生。當班上出現什麼問題或過錯的時候,集體輿論一定會指向那個問題學生,有時會指著一個孩子對全班學生說:“大家都不要理他!”。但是這顯然是對事情的原因不感興趣,不想走進孩子的心,而只想管住他。於是調動集體輿論告訴他:“你這樣不對!再這樣我們不理你了!”問題學生迫於集體輿論的壓力,暫且“改邪歸正”,一旦離開集體他又會露出他的“真面目”,這就是所謂的“兩面派現象”,學校、家庭判若兩人。可是我們的教育,不是解決問題,而是掩蓋問題的教育。所以我主張,對任何事情,都採取分析的態度。這個案例告訴我們:教育,千萬不要浮在“管理”的表層,不要只抓現行問題,必需深入孩子的靈魂。例如學生拿別人的東西,我們一直認為是品行問題,但據研究,許多都是一種心理障礙問題,因為很多學生根本不缺少這些東西,而是通過拿別人的東西獲得一種滿足感。如果把因心理問題而犯的錯誤曝光於大庭廣眾之下,作為品德敗壞而進行處理,就會影響學生自尊心和人格的正常發展,甚至造成教育的悲劇。

反思我們的工作:也許我們都應該改變一下固有的思維方式。走出思維方式的誤區,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做一個輕鬆、睿智的管理者!

所以,我認為“愛與責任”是並存的。因為“師愛”是師德之必備,愛心是師德的靈魂,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但是,不能因此迷信“師愛”。迷信“師愛”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好心的糊塗人,真的以為愛能點石成金,愛是萬應靈藥,一旦他不能把學生“愛成”好學生,他會懷疑自己愛得不夠。另一種則不然,是把“愛”當成棍子用,是把自己對學生施加的一切壓力都解釋成“愛”,嘴裡說的是“愛”,心裡想的是“權”,是對學生的“管、卡、壓”,這樣師愛並不能完全完成本不屬於它的任務,沒有愛是不行的,光有愛是不夠的。愛不是遷就,愛需要理智,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學會在矛盾中思考、在事物的相互聯繫中思考,養成假設多種可能性性的思考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