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黨代會換屆工作報告

加快發展以旅遊業為龍頭的第三產業。以創建國家5a級風景區和國家濕地自然保護區為契機,加快八里河風景區、迪溝風景區、尤家花園、小張莊公園等骨幹景區景點升級改造步伐,因地制宜開發淮河風情、田園風光、工礦觀光等特色旅遊,打造一批新景觀。加強旅遊文化建設,把管仲文化、甘羅傳說和民俗民藝融入旅遊產業發展之中,每年舉辦一屆管仲文化節,每兩年舉辦一屆慶國慶民間藝術周,加強花鼓燈等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豐富xx縣旅遊文化內涵。樹立“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的理念,按照市場化要求,加快旅遊資源整合,組建管理規範、服務周到、運行高效的旅遊集團。培育和引進物流龍頭企業,建設大型綜合批發市場、零售商場和專業市場,加快發展倉儲、運銷和保鮮業,擴大專營專賣、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服務業規模,大力發展信息、金融、保險、法律、諮詢等中介服務業和房地產、物業管理、教育培訓等需求旺盛的行業,規範發展文化娛樂、體育健身、美容保健等休閒產業,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民眾對社會服務的消費需求。

(二)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先導,全力打造“活力xx縣”。社會活力是社會進步、和諧的基礎和條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激發社會活力,建立並完善有利於調動廣大人民民眾積極性、創造性的體制和機制。

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開放增活力,積極穩妥地推進各項改革。深化企業改革,引導企業經營者找準行業龍頭,主動投大靠強,藉助外力加快發展;堅持把建立農村工作新機製作為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內容,精簡機構,轉變職能,規範農村基層管理,促進農村經濟和農民收入快速增長;推進經營性事業市場化改革,管住管好公益性事業,放開放活競爭性行業;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積極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堅持把減員增效作為縣級機構改革的重點,提高機關效能和服務質量,營造便民利民為民的服務環境。搶抓外資內移和東資西進機遇,圍繞骨幹企業、工業園區、成熟項目、優勢資源和特色產業,培育出口創匯基地,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開展對外合作;發揮招商小分隊的作用,創新招商方式,實行全程代理,強化安商服務,爭取在引進大企業、大集團和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環保節能的項目上取得更大突破;加強招商引資目標管理,全面落實招商引資責任制,兌現優惠獎勵政策,調動全社會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堅持引進資金和引進技術、引進人才一起抓,出台引進人才優惠政策,採取公開招聘、高薪聘任等辦法,抓緊引進緊缺人才和高層次人才,積極創造條件吸引縣外有成就的專業人才向縣內企業轉讓技術、專利、智慧財產權或直接入股,邀請專家學者來xx縣進行技術指導,開展技術培訓,真正讓資本、人才、技術、信息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實現資源市場化配置。

加快推進全民創業。大力弘揚“勞動為本、創業光榮”的價值觀念,順應廣大民眾求富思變的強烈願望,教育、引導和鼓勵全縣人民樹立發家致富的雄心壯志,一點一滴積累經驗,一分一毫積累財富,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儘快培養一批創業能人和有影響的企業家。出台鼓勵創業的優惠政策,激勵大中專畢業生、轉業退伍軍人、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農民進城創業,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機關幹部離崗、辭職創業,努力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濃厚氛圍。大力支持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破除小富即安、小成即滿的心態,通過自我發展、科技創新和對外合作等途徑,提升規模層次和發展水平。進一步放寬民營經濟準入領域,降低創業門檻,鼓勵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共事業、社會事業等領域,不斷拓展發展空間。要圍繞民眾創業和民營企業成長的要求,進一步完善政府公共服務、商業中介服務和社會公益服務體系,設立創業獎扶基金,擴大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範圍,積極破解創業融資難的問題,為全民創業營造良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