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民政局領導班子黨性總結材料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和措施

針對上述差距與問題,局總支將從下幾個方面作出努力和加強整改。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政治理論和政策法規的學習。在加強中心學習組學習的同時,增加集體集中學習時間,在加強對鄧小平理論、“xxxx”重要思想、黨的xx大、xx屆三、四中全會精神進行學習的同時,加強業務知識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的學習。通過學習,通過對劉官林違紀案例的反省,不斷改造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權力觀、利益觀和科學的發展觀,樹立宗旨意識、大局意識、開拓意識、服務意識、公僕意識。

二是要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增強科學決策水平和駕馭複雜問題的能力。要多聽取社會各界、服務對象、單位幹部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凡是對民政事業發展有利,對黨和政府、對人民民眾有利,就要採納,充分發揮幹部職工和班子成員的智慧,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在濃厚的民主氛圍中和不斷的實踐中提高科學決策水平以及駕馭複雜問題的能力。

三是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努力提高為人民服務的質量。以改進工作作風為切入點點,以深入學習全國民政系統為民楷模周國知同志的先進事跡為契機,開展“滿意在民政”主題活動,進一步端正黨風、政風、行風,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深入基層、深入民眾,“進千家門、知千家情、解千家難、暖千家心”,密切和人民民眾的血肉聯繫。重點解決好人民民眾生產、生活、住房、就醫等方面的具體困難,真正做到“民有所想,我有所為;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乾”,面對面,心連心,實打實地為人民服務,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讓人民民眾滿意。

四是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工作運行機制和監督體系。對局機關不符合先進性要求和不適應新形勢下民政工作要求的規章制度,要逐一修改、完善,要不斷完善政務公開制度、社會監督制度、公眾參與制度、社會聽證制度、考核獎懲制度,不斷創新和完善民政工作的運行機制。要用制度來管理人,用制度來監督和規範幹部職工的行為。要在著力建立健全以新聞監督、社會監督、審計監督、工作對象監督、黨內監督為主的全方位監督體系,不斷強化監督的力度,以使領導班子能更好地履行民政工作職能,真正做到權為民用,利為民謀,情為民系。

五是進一步加強組織建設。要開展豐富多彩的組織活動,積極開展好批評與自我批評,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監督和培養,著力解決好組織中存在著的“軟”和“散”的問題,提高黨員素質,加強新生力量,為黨員隊伍輸入新鮮血液,固本培元,增強黨組織活力,進一步提高班子的向心力、凝聚力、戰鬥力。

六是領導班子要在“三樹”上下功夫,黨員幹部要力求做到“五個要求”。班子成員要做到“三樹”,即:勤政廉潔樹形象。樹好密切聯繫民眾的形象,求真務實的形象,清正廉潔的形象,勤政為民的形象,誠實守信的形象;團結和諧樹信心。要堅定信心,團結一致,以爭創“四好班子”和“三個一流”活動為載體,共建和諧機關。樹立民政工作者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信心,能辦大事、敢辦大事的信心,勇於創新、敢為人先的信心,大顯身手、爭奪一流的信心;開創局面樹大業。要落實好縣委實施的“八有”工程的“四有”工程,著力抓好“老有所養”、“困有所濟”工程,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機制,完善工作體系,擴大民政工作的社會參與度,增強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社會的滿意度,全力打造誠信民政、知識民政、數字民政、勤政民政、滿意民政,開創民政工作的新局面。要求民政工作者,特別是黨員幹部要做到“三個新”,思想認識要有新高度,指導工作要有新思路,抓落實上要有新舉措;弘揚“三種精神”,甘於奉獻的精神、艱苦奮鬥的精神,開拓創新精神;奉行“四個堅持”,堅持把“為民”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愛民”作為職業道德修養的核心,堅持把“利民”作為工作的根本目的,堅持把“樂民”作為民政工作的發展方向;不斷提高“五種能力”,把握政策的能力,調查研究的能力,開拓創新的能力,協調配合的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切實做到“四慎”,慎所欲,慎所好,慎交友,慎其微。

通過上述努力方向和措施,進一步推動我縣民政事業健康、協調、全面發展,充分發揮民政工作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性作用。

XX年四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