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資產盤點小結

三、主要問題

通過檢查驗收也發現固定資產管理方面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工作開展不平衡

有的單位儘管通過了檢查驗收,但管理水平還不夠高,離規範化、科學化、現代化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個別單位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沒有認真履行對本單位和部門的領導、組織與檢查職責,沒有採取有效的實施措施。有的經驗不足,管理工作還不夠深入、精細。

(二)固定資產管理體制和制度建設以及管理手段還有待進一步理順與完善。

實驗室設備管理工作還存在著管理人員和設備使用人員相分離,缺乏溝通和理解。實驗員只是設備的管理者和維護者而不是設備的直接使用者,難以得到使用設備教師的積極的配合做好設備管理和維護工作。發現設備有問題,教師難以及時設備管理人員溝通,填寫儀器設備記錄不規範,無檢查措施,使用記錄形同虛設,問題得不到及時反映和解決,耽誤後面課程的順利進行,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系統信息手段尚未實施,也影響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固定資產管理規範化程度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少數單位還存在著資產登記不徹底,賬實不符的現象。有的處置資產不規範,存在不按規定程式處置和超許可權處置固定資產的現象。有的對固定資產檔案管理重視不夠,存在資料不全、隨意存放的現象。有的資產管理流程設計不科學,給教職工增加了工作負擔,有部分校辦企業的固定資產也未能納入這次覆核登記建賬工作範圍。另外有的部門因崗位競聘,資產移交手續不全,未能嚴格履行管理程式,簽字手續不嚴格,造成賬實不符。

雖然此次覆核登記建賬數據與學校財務部門的有關賬目只相差4%,但要清醒地看到,這個數據是包含了已報廢的500多萬設備在內,還需要學校財務部門對此做出最後認定,如果不能包括報廢設備,則賬物差距較大,達700多萬元,相差10%以上,因此今後對有賬無物部分的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的任務,還將是任重而道遠。

四、措施和建議

(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領導。

要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責任到人”的要求,進一步理順固定資產管理體制,明確資產主管機構、財務機構、各歸口管理機構、使用機構和資產使用人員的崗位職責分工,確定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將管理和使用責任具體落實到人。

(二)要進一步健全管理規章制度

要及時修訂已不合時宜的制度條款,為固定資產管理提供切實、有效的制度保障,真正建立起科學、嚴明、高效的組織結構體系、責任體系和運行機制,切實做到領導落實、組織落實、制度落實、人員落實、責任落實、工作落實。具體包括:

(1)登記制度。登記工作是一項最基礎的工作,進一步建立健全固定資產帳卡和低值易耗品的備查登記簿,對其所占有的資產按存量、分布及增減變動情況進行如實登記,從實物形態、價值形態兩個方面進行管理和控制,從根本上解決帳實不符、有帳無物或有物無帳的問題。

(2)保管制度。為防止丟失或損毀要及時掌握固定資產的閒置情況,便於調劑。

(3)賠償制度。對資產造成損失者,應按責任大小追究當事人的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