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國旗下講話稿2篇

我們應該怎樣看待考試分數呢?

首先,我們得清除考試認識上的誤區:

考試誤區一:認為考試說明了自己的成功或者失敗。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么,每次考試大多數都是失敗者。因為每次考試,只會有少數人得到較為理想的名次和分數。

其實,平時的考試中無所謂失敗與成功,考試的目的不在於評價,而在於檢測。

考試誤區二:認為考試展示了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的多少。

考試的目的僅僅在於檢測這張卷子所涉及到的內容,而且是“過去時”,出現的問題完全可以彌補。每一次考試都不可能完全涵蓋你學過的知識,也就不可能考查你全部的知識和能力。

考試分數高,絕不代表各個方面都好;反過來,考試分數不高,絕不是各個方面都不好。

一個人會發展,會變化:郭沫若國中時的一張成績單上寫著:語文55分,品德只有35分,兩門課都不及格。假若他因此變得灰心失意,那他肯定不會有一番大作為,但他用他的努力和正確的態度容納了這一切,成為了一個大文豪。可以說,考試不是為難你,而是提示你,你能接受這些提示,你就會不斷地解決自己的問題,不斷的進步。可以說,考試的本身就是學習的一部分。

考試的真正意義是為了檢測,提示你以後應該如何學習。總的來說,考試就象大夫給每個人開出的病歷和藥方,關鍵就看你如何對待和處理。我們應該正確面對考試,適應考試,利用考試,不斷地進步!

二月國旗下講話稿:堅持學習,迎接成功
二月國旗下講話稿(2) | 返回目錄

打開中國歷史,那燦爛輝煌的傳統文化依舊散發出陣陣的墨香。走過了50XX年,在這厚重的積澱中,給我們後人留下的是一筆筆永恆的財富。曾經咀嚼《詩經》中纏綿的情感,曾經仰慕孔子睿智的思想,曾經欽佩孟子犀利的言語,曾經領略莊子淡泊的人生……而今,靜心下來,細讀《荀子》不覺被他的自強精神所感染,今天,拿來與同學們共勉。

翻開荀子的《勸學》,眼前仿佛站著一位哲人,在催我們奮進。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他告訴我們:學習貴在堅持。乾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百折不撓的堅持精神。

縱覽古今中外,大凡有成就的人,無一不具有堅持的精神。戰國蘇秦身披六國相印,令人矚目,可他學習時的那種“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又有幾人可以效仿。《史記》這部鴻篇巨著被世人稱之“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它的研究價值無書可及。可你知道,這是司馬遷耗費了17年的時間,不顧宮刑的折磨,嘔心瀝血的傑作。更有李白鐵杵成針,屈原洞中苦讀,匡衡鑿壁偷光,孫康囊螢映雪,他們的精神印證了“貴有恆,何必三更起五更睡,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的真理。同樣,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只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持之以恆,成功不會遙遠。

“堅持”體現著毅力。學習中感到枯燥在所難免,很多人都因半途而廢,而最終一無所獲或收益甚少。無毅力即是無恆心,無毅力相當於“畏難”,無毅力也就失去了目標。不少同學知道,學習很重要,但是學習累了,作業多了,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就變得懶惰了,成績自然下滑。究其根本,是缺乏學習的毅力,缺乏持之以恆的精神。繫於我們的學習,若以“五分鐘”為激情,以枯燥難耐為藉口,而沒有毅力,沒有堅持,那么學習之膚淺,又何其悲哀!孟子曾經告誡我們“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這一切磨難算不得什麼,只有這樣,才能“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堅持”體現著成功。蝸牛堅持著爬上金塔頂,得到的是雄鷹的世界;烏龜的堅持獲得了兔子的榮譽;愚公因志堅而讓山移,“堅持”就是勝利,只有堅持才能啟開成功的大門。我們要學有所獲,達到“真信、真學、真懂、真用,”就要堅持學習下去,且不論堅持學習的結果會是怎樣的輝煌,單說這種能夠跨越歲月、跨越世俗、跨越自我,“堅持學習”的態度和過程,就是一種令人敬仰,一種純粹的成功。同學們,學習中就要有毅力,有恆心,相信“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堅持”必將迎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