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教學模式的理論框架及操作體系

“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

教學模式的理論框架及操作體系

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逐步發達的未來中國社會對人才培養的要求,我們的基礎教育必須從根本上轉變以應試為特徵的教學模式,探索素質教育的新模式,這是當前中國教育改革的主題。在這樣一個指導思想下,**教研室從1999年9月開始進行了“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推廣,對推動我縣課堂教學創新創優活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一、“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教學模式提出的背景

教學效率、教學成績的提高,離不開先進的教學方法、科學的教學模式。一個好的教學模式,必須著眼於人的整體統一發展,而非片面發展。在這一教學模式的指導下,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是教學相長,而非彼此消損。根據建構主義的理論,必須把教學過程本身建構成學生主體性的開發、培養、提高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必須以充分發揮師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前提,讓學生在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生動活潑地、主動地、最大限度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二十一世紀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然而,多年來,基礎教育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成了教師的僕人、知識的奴隸。教師的教學觀念陳舊,教學內容繁、難、偏、舊,教學方法單一,一言堂、滿堂灌、滿堂問的現象普遍存在。學生的手腳被束縛、頭腦被禁錮,學習興趣低落,學習效率不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不到應有的培養和發揮,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因此,改革教學方法、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已成當務之急。

二、“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教學模式的內涵

教學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學習理論指導下的、在某種環境中展開的教學活動進程的穩定結構形式。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包含教師、學生、教材等三個要素。在現代化教學中,通常要運用多種教學媒體,所以還應增加“教學環境”這個要素。這四個要素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彼此孤立、互不相關的簡單組合,而是彼此相互聯繫、相互作用,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構成穩定的結構形式。

“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這一教學模式的核心是“諧振”,體現了“雙主”教學的思想,即課堂教學的過程,就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導”是指“主導”即教師,“學”是指“主體”即學生,“諧振”是指教學雙方在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以及與學生的心理需求、思維規律合拍、協調,形成共振,產生最佳的教學效果。“探索”是主體的“主動探索”,“發展”是“主體”的“發展”。發展只有在學生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學過程中才能實現,發展必須是學生主動去追求的,主動去獲得的。只有在不斷地參與過程中,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才能進入最最佳化的境界,得到最充分的發展和提高。

三、“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教學模式建立的理論依據。

“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教學模式建立的理論依據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把與建構主義學習環境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概括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根據這一理論,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我們提出了“導學諧振,主動探索,主體發展”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