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教研活動要質量

(三)對以往高三複習教學的幾點反思

“五重視”、“五忽視”值得關註:①只重視教材,忽視大綱、課標;②只重視模擬試卷,忽視大綱和教材:教學大綱是依據,教材是依託;③只重視高三總複習,忽視高一、高二教學;④只重視知識、能力,忽視科學態度、方法、學習情感與價值取向的培養;⑤只重視結果,忽視思維過程。

(四)2005屆高三複習中應注意的幾個關鍵性問題

①認真研讀考綱、教學大綱和近年聯考題,加強複習的針對性;②狠抓基礎,萬變不離其宗,特別是要抓好知識網路的構建,給學生一個支撐解題的平台,如北京卷36題(3)小題的解答;③正確處理好熱點問題與教材知識之間的關係,不一味追求熱點教學,熱點問題教學應為教材服務,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另外,一年之內的熱點不叫熱點,多年的熱點才叫熱點;④設計課堂問題應注意:一是問題不能太“碎”,不可一步步導入,應有計畫地訓練大跨度思維;二是應儘量呈現出不同的設問角度以及別人甚少涉足的內容,加強創新意識的培養;⑤加強區域地理教學和空間定位能力的培養;⑥加強方法指導,提高複習效率,給學生創設一個有利於知識增值的廣闊空間。

自由討論發言:

肖鼎平老師:答題要有辯證的觀點。從今年湖南卷39題論述題的答題情況看,丟分比較普遍,思維的全面性、嚴謹性、邏輯性、創新性、辯證性等都不夠,標準答案只是一個框架,允許一些新觀點、新思維。結合近年我國電力工業建設,我談談如何用辯證的觀點答題:①90年代中,我國電力曾出現短期飽和的原因;②90年代末21世紀初,電力異常緊張的原因;③電力發展中應客觀看待“大力發展水電”,應看到發展水電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視。

曾永興老師:①把握近幾年聯考中地理重、難點內容份量減少和難度適當降低的有效信息,以避免複習過程中走入過偏、過難的死胡同,減少學生低效學習現象的出現;②充分運用各種教具,儘量讓學生繪圖、演示、動手操作等,以提高學生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的能力;③充分利用教材,細化知識點並透徹理解,而對教材以外拓展的知識甚至包括時政熱點,只需做到大致了解,粗化處理就能滿足需要;④精選習題,強化訓練。

張衛平老師:我不同意曾永興老師的個別觀點,我認為有些知識點確實應細化講透徹,但有些模糊的概念,無法說明清楚,應該粗化,這樣反而有利於學生掌握,另外第二輪複習應儘量粗化處理。

曾樂意老師:①嚴格把握好複習的進度與難度;②區域地理教學和空力培養值得好好研究;③平時少訓練選擇題,多訓練簡答題、綜合題。

盧曼老師:學生答題時文字表達和論證能力很差,主要表現在:①地理範圍描述不準確;②地理事實與概念模糊,表達不準確;③專業素質差、專業術語少;④地理邏輯不通暢、語言混亂。

孔小波老師:練習的內容、次數值得研究,教師應學會選題、改題和自己編題,抓好落實是關鍵。

主持人總結:

本次教研活動大家準備充分,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聯考試題來研究,討論積極,對教研工作很配合,積極性高,老師們這種認真、較勁令人感動。所有的討論均有的放矢,效率高,每位老師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與觀點,我們今天不作任何結論,只望老師們在以後教學中各取所需,實現資源共享,為教學服務,但有些方面我們以後要加強:教研水平和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教研形式還應更加豐富多樣,教研的針對性也要進一步加強,教研相對於教學實踐應有超前性和前瞻性等。以後我們再繼續探討。

教研組長安排下周教研活動:①主題:課題研究理論講座;②中心發言人:肖鼎平老師;③收集上學期各子課題組的課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