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栓心留人機制初探

關於“拴心留人”機制初探

內容摘要:圍繞企業的“拴心留人”機制,本文首先提出要樹立與時俱進的人才觀,重在牢固樹立“三種觀念”:即樹立“人才盛則事業興”的觀念;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樹立“有用即人才”的觀念,既重“顯人才”,也重“潛人才”。其次提出企業必須正視人才“流失”問題,從客觀上研究流動與流失的關係。針對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方面的誤區,重視宣傳能力、業績導向;大力改革用人體制弊端,取消幹部工人身份界限;建立職業化的人才資源管理隊伍,進行職位分析、工作評價、業績考核和工資制度設計,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三是為建立企業人才健康安全保障機制要創造選用機制,營造競爭環境;要創新培訓機制,改善育人環境;要創新激勵機制,最佳化聚才環境;企業要創新保障機制,營造拴心環境。真正做到用優越的環境吸引人,用優惠的政策激勵人,用優厚的待遇留住人。

關鍵字:重人才、防流失、建機制

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迅速興起,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人才工作會議上提出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努力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較高的人才隊伍。這是黨中央全面分析我國面臨的新的國際國內形勢,作出的科學論斷和重大決策。因此,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黨中央一系列關於人才工作的精闢論述,深刻領會“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科學論斷及其深刻含義。充分利用人才公平競爭、自由發展的社會環境和氛圍,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人才結構調整為主線,以高層次和急需人才培養為重點,為企業人才的拴心留人成長提供充足的土壤、陽光和雨露,加快人才資源開發與管理力度。

一、樹立與時俱進的人才觀

21世紀,是一個全球化、知識化、信息化空前發展的時代,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更為頻繁,競爭也更為激烈,各種競爭最終取決於人才的競爭,人才的核心價值不是看知識在數量上的積累,而是看其在競爭變化中的適應能力和超越能力。為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企業領導者應積極應對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對人才開發的挑戰,以實施人才戰略為總攬,牢固樹立與時俱進的人才觀。

領導者要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必須對人才有真摯感情,抱著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對企業的無限熱愛,對企業長遠建設和有效發展的高度責任感、事業心來選才育才、引才留才。同時,要牢固樹立“三種觀念”:一是牢固樹立“人才盛則事業興”的觀念。江澤民同志在《論“三個代表”》中提出:“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能不能鞏固和發展下去,中國能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始終強盛不衰,關鍵看我們能不能不斷培養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領導人才。”人才濟濟是事業興旺發達的標誌,人才是為事業服務的,愛事業首先要愛人才,幹事業必須要用人才。

二是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事業之成,成於人才,人才是現代社會中最重要的資源,也是最昂貴的資源,有時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資源,只有合理、科學、有效地管理人力資源,才能實現各類人才資源的最佳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