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術活動方案

七、課前準備

(一)幼兒的學習準備:

1、認識並學畫各種線條,特別是不同方向的弧線,知道它們的名稱和特徵。

2、認識漸變色,掌握漸變色的選配和塗色方法。

3、知道秋天是瓜果、糧食豐收的季節。

(二)教師的教學準備

1、認真觀察、分析南瓜外形特徵,確定畫南瓜的方法和步驟。

2、精心思考、設計活動組織的形式、方法和引導語。

2、結合畫南瓜布驟圖創編生動、形象、有趣的繪畫步驟兒歌。

(三)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布置

1、在電腦大螢幕呈現農民叔叔、阿姨豐收南瓜的喜悅景象。

2、用許多南瓜實物和自製的滕、葉布置一個“瓜園”。

(四)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

1、用橢圓形和弧線組合畫出的圓形南瓜形圖一張(不圖色)

2、圓形南瓜繪畫步驟圖一套。

3、不同可愛表情和姿態的南瓜娃娃圖。

4、形象可愛、表情愉悅的女孩人物卡片(“丫丫”)、《豐收舞曲》、畫紙、記號筆、油畫棒。

第二部分: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出示並操縱可愛的女孩人物卡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和活動的欲望:“小朋友們好!我是農村的小朋友,名字叫丫丫。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里,我們農村小朋友家裡每天都要豐收許多的瓜果和糧食,今天我家又要大豐收了,我真開心啊,誰想知道我家今天豐收的是什麼嗎?是什麼樣的嗎?”“想知道就幫我一起去豐收吧”,帶幼兒來到布置好的“

瓜園”。

(二) 師生互動部分

1、以“丫丫”口吻引導幼兒感受豐收的氛圍。(體驗豐收的喜悅和快樂,誘發美好的情感)

(1)“我家今天豐收的是什麼啊?哇,豐收這么多的南瓜,可以用來做好多好吃的南瓜食品我們大家一起吃了,我好開心啊!你們呢?”

(2)指大螢幕上:“瞧,農民叔叔阿姨們在乾什麼?他們為什麼笑的那么開心?我們同他們一起來跳豐收舞表達表達豐收的快樂心情吧”。(帶領幼兒圍著南瓜隨《豐收舞曲》的鏇律開心地舞動身體)

2、引導幼兒感知獲取南瓜的有關信息。(了解、認識南瓜的外形特徵,為繪畫南瓜作鋪墊)。

(1)以“丫丫”的角色引導幼兒:“摸一摸、看一看、抱一抱、聞一聞,你發現了南瓜的什麼秘密?”(讓幼兒自由感知南瓜的特徵)

(2)引導性提問:“南瓜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身體上有些什麼?摸上去有什麼感覺?頭上有什麼?(幫助幼兒梳理清對南瓜外形特徵的認識)

3、學習畫南瓜的方法(引領幼兒在積極主動的過程中掌握畫南瓜的基本方法,為幼兒能富有個性地表現南瓜的外型特徵和姿態奠定基礎)

(1)出示用橢圓形和弧線組合畫成的圓形南瓜圖,以“丫丫”的角色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我給什麼形狀的南瓜畫的像?是由幾個什麼圖形和幾條什麼線條組成的?這個圖形象什麼?這些線條是什麼線?表現的是南瓜的什麼?”(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發現組成圓形南瓜圖的基本元素,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

“猜猜我是先畫什麼?再畫什麼?才會把南瓜畫得這么形象?”(訓練幼兒的分析能力)

(2)用有趣、形象的兒歌引領幼兒學習畫南瓜的方法。(通過熟練的演示和利用有趣、形象的兒歌幫助幼兒清楚了解、記憶畫南瓜的方法和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