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社區建設方案

2、加大培訓,提高社區隊伍素質

要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把對社區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列入全市幹部培訓計畫。通過定期集中培訓,經驗交流、參觀考察等形式,開展多種形式培訓教育,進一步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組織、人事部門,要在認真調查研究基礎上,借鑑外地成功經驗,探索研究社區新的用人機制,不斷給社區管理隊伍注入新的活力。要通過考核錄用,專崗聘用、兼職、掛職等多種途徑,從高校畢業生、原市屬企業管理人員、退伍軍人、機關退二線人員中錄用、聘用一批熱心和勝任社區工作的同志。姜堰鎮、民政局要加大監管和考核力度,進一步建立健全社區管理人員約束和激勵機制。

3、部門職能進社區,提高社區工作能力

要認真貫徹執行姜委發[~]34、35號檔案精神,進一步明確社區建設和管理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任務。要在市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領導下,完善各專業委員會工作職責,指導、協調各相關部門實施權力下放,重心下移。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和機關作風,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新要求,圍繞“服務基層,方便民眾”的宗旨開展工作。要按照“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體制實現中心下移。市級機關各部門要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要求,實行“誰主管,誰負責,誰受益,誰負擔”。根據責、權、利相一致,管理與服務相統一的原則,落實相應的工作經費。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工作需社區居委會協助的,凡有專項撥款或收費的,按照“費隨事轉”的原則,提取一定比例的經費補助社區居委會。公用事業單位、其它社會組織需社區居委會代辦的工作,經自願協商、契約約定,實行有償服務。姜堰鎮、民政局要在借鑑外地成功做法基礎上,認真調研論證,根據市級相關有關部門經費來源情況和在社區的工作量,起草《姜堰市有關部門職能與經費同步進社區實施細則》,經市社指委討論後,提請市委、市政府決定。鼓勵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探索社區發展途徑的多樣化。要加大物業管理工作的推進力度,認真監督各類中介服務組織規範誠實地開展工作。積極實施社區公共服務事業管理模式的改革,嘗試社區公共服務經營權有償轉讓,大力推進社區服務的市場化、產業化。要充分調動社區居民、志願者參與的積極性,提高社區民眾對社區建設管理工作的支持率和參與率。

四、姜堰市城區社區建設方案的理論依據

姜委發[~]34、35號檔案精神,明確了社區建設和管理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任務。要在市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領導下,完善各專業委員會工作職責,指導、協調各相關部門實施權力下放,重心下移。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新要求,圍繞“服務基層,方便民眾”的宗旨開展工作。要按照“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體制實現中心下移。根據責、權、利相一致,管理與服務相統一的原則,落實相應的工作經費。

五、姜堰市城區社區建設方案的效果

堅持“以人為本、重在建設、轉變職能、重心下移、勇於創新、創造特色、循序漸進、講求實效”的原則,實現“建設環境優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際關係和諧的文明新社區”的目標,20個社區人員配備到位,辦公條件改善,做到有房可用,工作基礎夯實,組織體系健全,各項功能得到完善,新的社區工作機制形成。各社區積極履行職責,通過大量艱苦細緻的工作,貫徹落實科學的發展觀,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XX年,18個社區創泰州市示範社區稱號,創省社區建設示範市。

六、姜堰市社區建設方案所涉及的人員情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