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文化建設方案

2、競爭意識:市場經濟,就是要市場以價格與供求關係為槓桿,調節社會資源的流向。競爭,就是要與競爭對手爭得社會客戶資源、文化資源、資金資源、人力資源、科技資源等等。沒有競爭意識,無疑於將生存發展的機會拱手讓人。

3、創新意識: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創新,才有生機勃勃的人,才有生機勃勃的企業。創新意識是創新行為、創新能力的啟點。

4、成本意識:無論是生存還是發展,都需要成本,所以我們必須抓好節流問題。

5、安全意識:安全生產是企業首要任務,沒有安全生產的企業,就留不住真心為企業工作的人。

6、協作意識:包括兩個基本點,一是協助別人,這是真正將企業利益置之於個人利益之上的根本標誌。是作為企業人的最基本的道德與素質要求。二是請別人協助。這是承認、欣賞別人的最好表示。個人主義、小集團主義是協作的大敵。對內與同事協作,對外與同行、客戶協作,才能為大家爭取最廣闊的生存空間與良好氛圍。

7、主人翁意識:樹立“企業即我,我即企業”的主人翁意識,員工與企業榮辱與共,同甘共苦,企業才有前途與希望。

8、創業意識:我們公司成立時間不是很長,還沒有經歷真正的市場風浪洗禮。實際上,我們還處於創業階段。因為我們還沒有真正脫離生存危機,因此,我們需要具備創業意識;因為我們是一批血性的人,因此我們具有創業精神。

六、步驟、方法與途徑:

正是由於廣東一品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不僅賦予自己創新的企業精神,而且擁有相應的創新組織及創新激勵機制。因而,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中,我們對自己的企業文化建設不斷及時檢討,不斷深化對企業文化建設的認識,進而不斷調整企業文化建設格局。最近,我們對自己的企業文化建設狀況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建設力量投入分布更加合理,目標更加明確,從而使我們的企業文化建設進入可控性與可操作性更強的境界。

(1) 基本理論:

一品文化建設的“因重難”(fed)理論。

1、要素、因素:

我們認為一品實業的企業文化主要以下因素構成:①精神理念、②物化標識、③制度規範、④行為方式、⑤誘發性社區文化。其中,精神理念指企業理念、思想、精神、理想等,屬於價值觀範疇;物化標識是傳達精神理念、思想的物質形式,如標識、環境裝飾、員工服飾、產品等;制度規範是精神理念價值觀細化而成的規章制度、行為規範;行為方式則是企業精神理念在企業管理行為、員工工作、生活行為上的具體表現;誘發性社區文化是企業精神理念在企業與社區其他主體互動關係中的體現。

對企業文化建設因素認識的理清有三個方面的意義:一是有助於我們明白企業文化建設應從哪些方面著手,並由此建立我們對企業文化建設狀況的衡量指標,便於我們檢討自己企業文化建設完整性、系統性;二是我們將諸要素與時代背景、企業發展階段等坐標指數聯繫考察,審視我們在諸要素建設上的力度、深度與合理性、科學性。三是當我們按照因素的要求,確立諸個要素的具體內涵時,它意味著我們只是完成了企業文化的基礎工作,是屬於企業文化建設的初始階段,也是企業文化建設最淺層次的境界。我們稱之為第一層境界。

2、重點。

企業文化按照存在狀態看,它可以分為靜態文化和動態文化。靜態文化包括企業環境裝飾、ci標識、規章制度、準則條例、產品等;動態文化則包括思維活動、行為等,是在行動中體現出的文化。我們認為,建設企業文化的重點是企業文化由靜態到動態的轉化。如果我們所建設的企業文化只停留在紙上,那這樣的企業文化是淺層次的、虛幻的文化。因而,企業文化由靜態到動態的轉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點。對企業文化建設重點的認識的釐清,有助於我們合理分配時間和精力,集中力量研究這一轉化的機制及過程,研究其轉化途徑與辦法,把握轉化的方向與性質,使企業文化真正從理論、概念、思想、制度、規則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精神活動與工作活動,使企業人的行為轉化為企業理念的具體表現。我們自己把這一轉化過程實施稱為企業文化建設的第二層境界,是略高於掌握重點的另一層境界。

3、難點:

企業文化按照它的表現形式看,可以分為顯文化與潛文化。顯文化是指被企業所認可的企業基本理念和價值觀及其在諸要素的展現。然而,這種顯文化只是處於被企業所認可的狀態,大多有規範的文本表現形式,如制度等。作為分散的個人或小團隊所認可的思想與行為模式,如習慣、習俗、員工個人思想及行為等,是與顯文化相對的潛文化。潛文化的存在,導致了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的一種病態現象,即“說”與“做”不一致的“兩張皮現象”。我們認為促使潛文化對顯文化的認同,或者將潛文化限制在一定範圍內,大力弘揚顯文化,使顯文化儘可能地滲透、支配潛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最大難點。我們同時認為,恰當處理潛文化,促成顯文化對潛文化的同化,合理利用潛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最理想的境界。我們稱之為企業文化建設的第三層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