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水文化禮儀

楊平是個性格豪爽的北方人,酒量又大,號稱“辛巴威”(斤把不違),最近又被委任為公司副總,應酬自然就多了,喝酒更是常事。在和國內客商的合作中,他的這個特長被發揮得淋漓盡致,而且“酒醉事成”。

8月份的時候幾位外商來考察合作事宜。在歡迎晚宴上他就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長”,不停地勸酒,一會兒來一句“感情深一口悶(乾)”,一會兒又來一句“飲酒不醉非君子”,幾位老外很快就“歇菜”了。

第二天一早,楊平美美地準備好了契約書,就等外商大筆一揮了。但就在第二天上午,外商們竟然直接回國了。

在西方禮儀里,喝酒的時候沒有吆五喝六以及勸酒等我們認為熱鬧的場面,他們喝酒更多的成份是在品酒,而且認為勸酒、灌酒,是失禮的,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只要有一線的選擇餘地,誰願意和不尊重自己的人合作?

一.酒的禮儀

  1.選酒及取用

吃中國菜時可以喝白酒、黃酒、藥酒、啤酒。西餐時,可以選用葡萄酒或啤酒,而啤酒只有在吃便餐時才選用。

在國內,白酒是飲用最普通的酒,它可以淨飲乾喝,也可以用來幫助吃菜下飯,甚至可以用來作為藥引泡藥。白酒一旦和其他酒類如啤酒、汽水、可樂等飲料同飲,就很容易醉。

在正式場合最好用專門的“肚量不大”的瓷杯或玻璃杯盛酒,這樣就好“對付”我們中國人講究的“一飲而盡”、“酒滿敬人”等不成文的規定。喝白酒時,不用加溫、加冰,也不必用水稀釋。

西餐用酒分飯前、進餐和飯後三類。

一類是飯前酒或稱開胃酒,是在入席前請客人喝的酒類,常用的有:雞尾酒、威士忌、麥亨登、浮毛斯、馬丁尼以及啤酒等。另外還應準備果汁、汽水及可樂等飲料。開胃酒的目的是刺激食慾,喝得太多反而沒有食慾,所以,不要多喝。

一類是進餐酒,是上菜時配合菜餚用的葡萄酒,常用的有:雪醴、白酒、紅酒、香檳等,以及我國的黃酒、紹興酒等。宴會中,如果是喝中國酒類,主人僅供應一種酒,客人無需選擇。但最好多備幾種酒,請客人自行選用。正式西餐,每上一道菜,侍者就會奉上一次酒,酒隨菜不同而不同。常用的葡萄酒有雪醴酒、苦艾酒、香檳酒或雞尾酒。

一類是飯後酒或稱助消化酒,常用的有:白蘭地、雪醴及薄荷酒等。

在西方,正確的斟酒方法是只倒半滿的酒在杯子裡;而吃中餐時,我們習慣於給客人斟滿杯酒,表示對客人的敬意。

不管在家裡還是在飯店,如果你以你的酒為榮,可以讓客人看看酒簽。

如果不是名酒,最好放在一個漂亮的玻璃盛酒瓶里。

紅酒應該保存在溫度低的房間,好的紅酒要在餐前先打開瓶蓋,讓它呼吸一個小時的空氣,口味會更好。如果在很冷的季節為客人上紅酒,應該建議客人把酒杯握在手裡幾分鐘,這樣可以使酒快速升溫。

餐前,至少應該把白葡萄酒在冰櫃里放兩個鐘頭。如果你有冰酒器,在有冰塊的水裡放20分鐘。要多準備一些酒杯,因為在用過的杯里倒另外一種酒,會使酒的味道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