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國小複習工作

3、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建構。

在複習中,要改變多做題、少思考甚至只做題不思考的做法,引導學生在練習中思考,做到同化和順應。通過對知識的歸類練習,讓知識同化;對教學薄弱環節要強化練習,或改變學生的思維慣式,做好知識的順應。如閱讀中要把整體把握思想內容和探究重點詞句結合起來,防止對思想內容的淺識輒止,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在習作練習中,對記實作文中的表達感受,要引導學生在事情的發展過程寫感受,而不是僅在開頭、結尾發幾句議論而已,從而改變學生平時習作養成的某種不良的寫作思維定勢。

總之,要把複習的過程看成是查漏補缺的過程,是幫助學生總結提高的過程,運用語言的過程;複習要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如何做好六年級畢業班的語文複習工作

畢業班的語文複習不像數學複習那樣,其範圍之廣,內容之多,真讓人無從著手。死記硬背書本知識不行,再說學生怎么背的過來;靠做試卷又生怕漏了什麼,心中放不下。既要背,又要做那么多的題目,學生累,教師也累,還得不償失。為了做好複習工作,使其高效有序的進行,必須做到一下幾點,僅供探討。

(一)歸類知識,突出重點。抓重點、抓關鍵點、抓融會貫通點。要扎紮實實夯實基礎知識。對字詞句篇標點等各種知識和聽說讀寫等能力培養的標準要清楚,嚴格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的要求。

(二)“大語文觀”引領。做到語文與生活相結合,語文與閱讀相結合,語文與寫作相結合,閱讀與寫作相結合。複習要以課文複習為主,並做適當的擴展。以課文為主,通過複習讓學生做到溫故而知新;通過複習,把方法轉化為比較熟練的技能。複習課文要給學生新鮮感,在方法上:一、遷移重點訓練項目;二、變換課文類型的訓練。如把略讀課文變為精讀課文,把精讀課文變為略讀課文。

(三)以學生為本,注意勞逸結合,控制作業量,關注差生成長。

1、洞察學生心理。複習階段作業量多,學生感覺很累,心中難免抱怨,及時有效地減輕他們的壓力,是很有必要的。教師要採用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形式開展複習,不要整天要么就是講,要么就是單一的練習。要根據學生複習過程中的心理情況隨時調整自己的複習計畫和設計相應的複習內容與形式。

2、變換教學方式。在複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教”是至關重要的。這裡的教不是單一的老師的講,而是學生在教師不斷變化的教學組織形式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內化知識,進一步提升語文能力。

3、發揮學生主動性。只有學生的主動性得到充分的發揮,才能使複習省時高效,收到最佳的複習效果。應努力求“活”,就是在複習中引導學生把知識學活。不要相信老師講過了,講過了不一定掌握了。

4、精選訓練題目。械重複是複習的大忌,應該努力避免。

(四)切忌忽略寫字訓練。在複習階段仍要強化寫字訓練,使學生養成嚴格認真、一絲不苟的良好寫字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