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語文結題報告

從實驗過程和實驗結果來看,網路的教育功能在語文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這種體現具體分析起來,主要表現在八個方面:教材多媒化,教學內容隨著多樣媒體的介入呈現出動態化、形象化的特點。在《寶黛初會》的教學中,我調用了視頻、音畫、網頁、BBS、白板等多種媒體,營造意境,恰當呈現,取得了教好的教學效果。資源全球化,就是共享公共資源,使研究信息無限豐富,從而形成信息對等。《雷雨》的網路教學就是充分運用網路資源和人力資源的典範,網路上的虛擬信息和實際生活中網路那頭的智慧頭腦的介入,信息來源大大超過傳統課堂的傳播可能性。教學個性化,就是為了開展網路教學而研究學生和網路,研究自身實際,使得教學真正量身定做而不是套千篇一律的教案。學習自主化,是就學生建構的主動性和自由性而言,充分發揮其主體性。《如何看待網路文學》的網路研究性學習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在教學《寬容》時,學生自發組織編寫課本劇搞演出,這是學生個體在學習活動中高度自主的表現。活動合作化,也是網路建構思想下帶來的新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氛圍,本課題探索出的探究協作模式就是從這一點上著手並進一步提煉升華而來的。至於管理自動化、環境虛擬化和系統開放化已經成為網路環境下開展實驗的基本環境,在這裡不再贅述。

4.對網路媒體與語文課程加以整合形成易於操作的教學模式是本課題的重要任務。在五階段的遞進深入開展的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總結不斷提煉不斷改進,同時參考同行研究成果,將網路環境下的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加以整合,基本構建起了以培養學生語文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宗旨,以網路學習為主要教學方法,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要評價方式,以建構主義為主要理論依據,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自主探究為主線的“三主一體”探究式教學模式,即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協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和自主探究協作探究相結合教學模式等三種基本模式。其中,基於網路環境的語文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自主探索——網上協作——綜合測試——自我小結”的縱向維度上展開,而基於網路環境的語文協作探究式教學模式則在競爭、辯論、協同、夥伴、角色扮演等五種模式的橫向維度上展開。像《如何正確看待網路文學》採用了辯論式協作學習模式,《雷雨》教學綜合採用了協同式和夥伴式協作學習模式,都是最終形成三種基本模式的有益探索與積累。這種模式的重要意義在於保證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自己的學習進程和參與寫作的時刻表;這種模式的重要意義還在於它促進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尤其是實時的交流方式使每個人都處在一種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於活躍的狀態。

5.基於網路環境與語文課程整合的“三主一體”的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和結構特點的探討也是本課題研究的重要任務之一。韓軍在討論自主探究與協作探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時,從三個維度闡述這種模式形成與存在的合理性,即價值論上由灌輸到薰陶感染、潛移默化,閱讀與思想的自由得到保障;本體論上由自主性閱讀到探究性閱讀,量變為手段質變為目標;操作論上由重分析理解到重積累感悟,使閱讀寫作真正成為了學生的個性化行為。筆者在實驗過程中深切感受到這種變化確實是網路環境和建構主義下的語文教學設計必須遵循的基本理念,深切感受到“三論”充分體現了“三主”的獨立精神和存在價值。具體說來,這種教學設計的基本原則是以問題的發現和探究為核心驅動學習,學習問題必須在真實的情景中展開,強調學習任務的複雜性,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協作學習的重要性,強調非量化的整體評價等。而這種教學模式的結構特點主要在教學過程的四要素上體現出來,即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學生知識建構的促進者,學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學生是信息加工與情感體驗的主體,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學媒體既是輔助教師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與情感激勵工具;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師指導、自主學習與協作交流,學生可以從多種學習對象和多種教學資源獲取多方面的知識。

九、有待進一步研究的若干問題

在這個課題的研究過程中,我在前行者的基礎上繼續前行,將語文學科、網路載體和建構理論進一步整合,探索出了一套在建構主義思想滲透於指導下,基於網路環境的中學語文教學的一般特徵、基本原則和教學設計模式,這些建構基本完成了當初的目標預設,對指導教學實踐、提高教學質量都產生了較顯著的作用。但是,網路環境的日新月異和語文教學的普遍改革所取得的成果,都給實驗帶來了很多有益的啟示,也帶來了很多值得進一步思考的問題。網路的開放性帶來的信息資源的難於甄選,不是一個教師一台伺服器一個校園網能過濾的;網路帶來的學習自主與建構主義的淡化監控,都跟語文教學日益注重過程性評價產生了一定程度的矛盾,這又不是短期的實驗和膚淺的理論分析所能解決的,這是兩種理論的矛盾,是理念的矛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與網路環境中的科學性是否真的像現階段實驗所證明的這樣能夠無縫整合,兩者的整合能在什麼維度和切點上更切實際地走到理想主義的邊緣,筆者常常為此枯腸。這樣的問題還有不少,課題實驗雖然已經暫告一個段落,但是這樣的思索無法停止。只有不斷思索不斷前行不斷反思不斷提煉,實驗中和發展中的許多困惑才會慢慢散開謎團,雖然那一天並不是抬頭可望。

十、結語

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深刻反思基礎教育存在的弊端和問題的基礎上,旗幟鮮明地提出:要“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特別是只重視知識的單向灌輸,以考試分數作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標準,以及過於劃一呆板的教學模式,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促進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路環境的基本形成,建構主義的全面滲透,語文教學的急切呼喚,都使得在最近一個時期內,大力促進網路教學與語文課程的有機整合,努力實現網路教學與人文意識的整合,不斷探索學科、載體和理論三者有機融合的科學模式,成為現代語文教學和改革的主要突破口,而這也必將是未來語文教育的制高點。

十一、參考文獻和附錄

參考文獻:

1.曾祥芹:《閱讀學新論》,語文出版社1999年版

2.王榮生:《語文科課程論基礎》,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版

3.區培民主編:《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版

4.韋志成:《語文教學藝術論》,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5.張奇:《學習理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版

6.顧明遠、孟繁華主編:《國際教育新理念》,海南出版社2001版

7.[美]R.M.加涅著,皮連生等譯:《教學設計原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版

8.林華玉、卿平海等著:《中學教育整合模式》,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版

9.張鐵明:《教學資訊理論》,江蘇教育出版社1990版

10.王吉慶編著:《信息素養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1.祝智庭編著:《網路教育套用教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版

12.王德華主編:《網路環境下的教與學》,東南大學出版社2003版

13.閻寒冰:《學習過程設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視角》,教育科學出版社2005版

14.孟建、祁林:《網路文化論綱》,新華出版社2002版

15.霍益萍:《研究性學習:實驗與探索》,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版

16.何克抗:《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建構主義學習環境》,教育傳播與技術,1996年第3期

17.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電化教育研究,1997年第3、4期

18.陳琦、張建偉:《建構主義與教學改革》,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年第3期

19.高文:《建構主義學習的特徵》,外國教育資料,1999年第1期

20.高文:《建構主義與教學設計》,外國教育資料,1998年第1期

21.張建偉:《基於問題解決的知識建構》,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

報告附錄:

參見課題研究成果,另附目錄。

江蘇省第四期中國小教學研究立項課題

《基於網路環境的建構主義中學語文教學》課題研究部分成果目錄

案例部分

1.《寶玉挨打》的WebQuest課例設計

2.網路環境下《寶黛初會》的教學設計案例

3.讓“雷雨”下在網路的天空里——網路環境下的高中語文研究性閱讀教學實踐

4.網路文學研究性學習實例

5.《研究性學習課程指導》案例設計——正確看待網路文學

6.《如何看待網路文學》活動簡案(全國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學術研討會觀摩課)

7.《如何看待網路文學》教學實錄(全國高中綜合實踐活動學術研討會觀摩課)

論文部分

8.基於建構主義網路課程的語文教學設計

9.網路環境下的建構主義語文閱讀教學

10.網路語文教學與創新人格的塑造

11.學習型網站與語文研究性學習結合的實踐與思考

課程建設部分

12.網路文學的透視與創作(校本課程)

BBS摘錄部分

13.《寬容序言》問題教學的BBS摘錄

14.《寬容序言》教學後學生在BBS上的感言摘錄

15.《五人墓碑記》教後學生在BBS上的反響摘錄

16.開展網路學習之後師生關係轉變在BBS上的言論摘錄

研究筆記部分

17. 《基於網路環境的建構主義中學語文教學》課題研究筆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