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奔小康重點在農村

辭舊迎新的鐘聲剛剛響過,黨中央、國務院就召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研究、部署農業和農村工作,這充分體現了中央把“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思想。這次會議按照十六大的部署,對全面推進農村小康建設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今後一個時期農村工作的目標、任務已經明確,政策措施十分具體,現在需要全黨全社會行動起來,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真正把“三農”問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十六大確立了新世紀前二十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實現這個目標,必須有發達的農業作支撐。我國人民從缺吃少穿到溫飽有餘,實現總體小康,農產品供給的全面增長、農業的巨大進步作出了歷史性貢獻。但是,要完成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的歷史跨越,農業的基礎地位必須加強,絕不能削弱。只有面向市場,不斷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才能生產出更多的優質農產品,滿足城鄉居民日益豐富的消費需求;只有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農村購買力日趨旺盛,才能真正擴大內需,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穩定增長。沒有發達的農業,沒有繁榮的農村,沒有殷實的農民,就沒有全國人民的全面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和難點都在農村。這是我們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我國仍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階段,農村尤其不發達,全國人口的絕大多數在農村。農村能否完成建設小康社會的各項任務,對全國來說舉足輕重。從總體上看,目前農村的生產力水平不高,農民生活水平比較低,還有幾千萬人尚未擺脫貧困;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長期滯後,教育文化和醫療衛生條件亟待改善;城鄉和地區發展不平衡,城鄉差距和地區差距仍有擴大的趨勢。改變農村的落後面貌,推進農村的小康建設,任務艱巨,難度很大。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需要全黨更加重視農業和農村工作。各級黨委政府要從國民經濟發展的全局出發,著眼於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正確處理農民問題,正確處理工農關係和城鄉關係,使農業和農村的發展與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相適應。按照這樣的戰略思路,就要在制定國民經濟發展計畫、確定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重大經濟政策的過程中,把解決“三農”問題放在優先位置加以考慮,切實在建設和投入上向農業傾斜,給農民實惠。要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繼續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為農村經濟發展開拓新的空間,為農民收入增長開闢新的途徑,引導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要落實好黨的農村政策,調動農民民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把他們的聰明才智凝聚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上來。要加強對農業的支持和保護,千方百計幫助農民解決眼前的困難,謀求長遠的發展,提高農業的競爭力,逐步改善農村的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要發揮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要把社會事業的發展重點放到農村,並動員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實行科教支農、文化支農和衛生支農,促進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更加重視農業和農村工作,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的具體體現。只要全黨同志齊心協力,真抓實幹,把重視農業和農村工作的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就一定能夠開創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把黨的十六大描繪的宏偉藍圖一步一步變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