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經驗交流發言

九上:1、獻給教師節的一份特殊禮物 2、舉辦中外戲劇知識大賽 3、主題探究學習:神話

九下:1、自己給自己編一本書 2、我和親人的故事 3、老年人生活情況及調查4、初識諸子百家

2、以教材為依託,根據學生實際,我校教師將國中各階段活動內容進行了重新設定

初一學年:

①我從哪裡來——“尋根問祖”找祠堂活動(自己姓氏探源)

②xx飲食文化(酸辣粉、火燒饃、母豬殼、黃辣丁、娃娃魚)

③xx縣城東門上那棵永不枯萎的黃角樹,那一段保留的城牆------xx歷史變革探究

④我那可親可敬的先輩們(嫘祖、文同、趙蕤、袁詩堯、蒙文通)

⑤<<到民間採風去-----尋覓春天的蹤跡》

⑥《科海泛舟-----探索月球的奧秘》

初二學年

①雲遊xx(高山公園、董叔亭、嫘祖陵、xx湖、鳳靈寺、西部花都、工業園區)

②<<走上辯論舞台》

③佳聯妙對廟柱尋

④尋覓xx農諺歇後語的足跡

⑤《漫遊語文世界》

⑥《古詩苑漫步》

初三學年:

①古老而神奇的xx民俗風情

②《成長的煩惱》

③走近嫘祖-----探究蠶桑文化

④《青春隨想》

⑤《微笑著面對生活》

⑥<<歲月如歌——我的國中生活》

以上內容為三年國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的話題。學生可以根據教師引導的方向,本著"只求過程,不問收穫"精神,想方設法去收集、整理信息。

三、充分開發課程資源,拓展“綜合性學習”領域

1、教科書資源。教科書是重要的課程資源,綜合性學習要依託教科書進行開發。大多數的綜合性學習,都是綜合教材的內容和要求,按照課本主題或通過改進來設計的。如錯別字調查、神話、青春期的困惑、學會利用圖書館、現代科技給我們帶來什麼、文學採風、旅遊資源調查 、新聞、環保小課題研究、婦女解放 、從古詩看古代交通、獻給教師節的一份特殊禮物 、自己給自己編一本書 、我和親人的故事、老年人生活情況及調查、初識諸子百家等。

2、學校圖書館資源。課堂小天地,圖書大課堂,圖書內容包羅萬象,匯納百川,鑽進圖書館,就是投身生活。我校規定學生購買教育部推薦的中學生課外必讀篇目,每學期規定讀什麼、讀多少和指導怎么讀,要求學生有讀書筆記。學校公費給各班訂閱一報一刊,部分學生還自費訂閱了《讀寫天地)》、《作文報》、《故事會》、《語文報》、《國中生閱讀》、《演講與口才》等多種報刊雜誌,交換閱讀,資源共享。

3、影視資源。電影電視是大眾媒體,特別是電視,覆蓋面廣,信息量大,只要收視得當,學生收益也是很大。我校每間教室都安裝了等離子大螢幕電視,要求學生每周星期天第一節晚自習收看由學生擔任記者採訪製作的校園電視台自辦節目,每周一三五晚上收看中央台新聞聯播;要求學生周末、月假時間收看《電視散文》《百家講壇》等有利於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欄目,指導學生在收看影視節目時,蒐集優秀廣告,以及富含哲理的歌詞,節目串詞,並將其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4、網路資源。與影視相比,網路又是目前內容最豐富,速度最快捷的傳播媒體,雖然良莠不齊,真假難辯,但我們不能全盤否認她對推進人類文明發展的貢獻,關鍵是如何正確引導。我校每間教室都安裝了電子白板,網路進教室,覆蓋整個校園,平時、周末都對學生開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如何上網查找整理資料,製作網頁,創建個人部落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審美情趣。

5、地方資源。包括鄉土地理、民風民俗、傳統文化,生產生活經驗等。多數學生生在xx,長在xx,她們對民間生活有深刻體驗。xx歷史上的嫘祖、文同、袁詩堯等名人,學生家鄉的田園風光和野花野草中蘊含著的無盡知識都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源泉。

四、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綜合實踐活動

1、結合課文內容、鞏固語文知識。如課前三分鐘演講,創辦手抄報,表演課本劇,舉辦辯論賽,課本劇表演等。.

①創建雨荷文學社,編輯<<絲雨>>社刊。學校文學社成立了寫作輔導班,進行寫作指導。利用每周三下午課外活動時間舉辦專題講座,向文學社會員開放。輔導教師以我校語文教師為主體,外校名師,綿陽晚報教育周刊記者、綿陽師院、西華師大漢語言文學系講師作為補充(我校是綿陽師院、西華師大掛牌的大學生教學實習基地)。文學社成員每學月上交一篇作品。由我牽頭負責,每學月定期編輯文學社社刊<<絲雨>>,連同<<xx學報>>分發給全校師生。

②開展“校園之聲”廣播活動。成立“校園之聲”廣播站,播音員從各班優生中產生,分工負責,具體到人。每天早餐、晚飯後用15分鐘時間播音。作品由語文老師輪流提供,主要為學生喜聞樂見的校園文藝節目,如校園新聞、配樂詩朗誦、歌曲欣賞等。每學期評選“優秀播音員”、“最受學生喜愛的節目”進行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