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政法綜治工作調研報告

(五)民主與法制建設難以跟上

在農村,少數基層幹部的傳統工作方式與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民主意識、法制觀念不相適應;在民主方面,一些部門民主渠道不暢,工作中發揚民主不充分,特別是在決策過程中透明度不高,不注意聽取廣大民眾的意見,更沒有發動民眾獻計獻策;在法制方面,有法不依,動輒強迫命令,造成人為的偏差和不公正;法制宣傳還有死角、盲區,部分民眾法制觀念淡薄,致使產生大姓欺小姓,大村壓小村,“占地為主”,“占山為霸”等異端。

三、新形勢下需要進行新探索

發動和依據民眾維護社會治安,是我們的政治優勢,在新形勢下,必須進行新的探索,不斷解決面臨的新問題,以使民眾路線進一步發揚光大。為此,我們提出以下意見和建議。

(一)努力造就民眾參與治安的社會風氣

構建和諧社會必須要有良好的社會作基石,良好的社會風氣是在一定條件下,人們形成的觀念的、輿論的、道德的趨向。它是一種大氣候、大氛圍、一旦形成,就會以宏大的力量推波助瀾。在市場經濟運作中培植民眾參與社會治安,維護社會穩定的社會風氣,起碼要有三個基本的交點,一是千斤重擔人人挑。把參與社會治安當作自己的切身利益來看待,即“維護治安、人人有責”。二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把發現犯罪或破壞社會風氣當作是對自己的侮辱,即遇違法犯罪,人人挺身而出。三是各級領導要高度重視,把“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視為天職”。即守一方土地,保一方平安、促一方發展。這種社會風氣要通過政治的、經濟的、教育的、行政的等多種力量逐步培植,才能形成,各級領導應明確認識這個問題,並持之以恆地努力工作,去培植、去造就,不能一朝一夕。

(二)大力提高廣大政法幹警與人民民眾血肉聯繫的關係

現在的政法幹警,青年人占絕大多數,他們對走民眾路線的光榮傳統缺乏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工作中往往以管理者的姿態要求民眾如何如何,這是一個帶根本性的大問題,我市筷子巷派出所邱娥國同志,自進入公安機關後,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民眾做了大量的好事,解決了許多民眾難題,受到民眾的衷心稱讚。他在當內勤民警時,卻了解不少案件線索,從中破獲了不少大小刑(治)案件。這就說明,貫徹民眾路線不僅僅是方法問題,而更重要的是對民眾的態度問題,弄清了這一點,才是弄清了民眾路線的真諦。各級政法機關,尤其是公安機關應從這裡入手,教育幹警真心實意地為民眾排憂解難,使民眾感到貼心,哪怕做一些“份外”的好事,贏得人民民眾的衷心愛戴,這樣民眾才能有什麼話都說,有什麼重大社情都會及時反映,不要忙於抓兩頭,一方面不要動不動就忙於找基層幹部了解情況,布置任務;另一方面不要動不動就找重點人談話,忙於案子,放棄民眾思想工作和防範工作不做,防範工作搞不好,案件就越多,案子破不了,就越去忙於破案,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要下決心精簡機關,充實基層,實行警務前移,把民警放在社區和責任區中,建立警務,扎紮實實地為民眾辦好事、辦實事,這樣,一可使案件不發、少發;二可了解潛在不穩定因素和案件線索,現行案件偵破起來可能更容易、更及時。

(三)必須解決群防群治隊伍費用問題,實行適當有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