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聯村自治的交流材料

推行聯村自治提升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水平

各位領導、同志們:

首先我代表縣委,對市委領導和兄弟縣(市、區)領導光臨我縣指導工作,表示熱烈歡迎!市委在我縣召開聯村自治工作現場會,這是對我縣工作的支持與鼓舞,必將對各項工作的開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下面,我把推行聯村自治的有關情況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作以簡要匯報。

共有17個鄉鎮黨委、754個行政村。去年以來,縣委以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執政能力,構建和諧文明新農村為著眼點,在市委的指導下,按照“維護既有利益,發展共同利益”的原則,積極推行聯村自治。目前,全縣已建立聯村35個,涉及115個村莊,占全縣行政村總數的15%。通過建立聯村,拓展了村級組織的服務範圍,增添了村級組織服務功能,提升了基層組織建設水平。

一、推行聯村自治的動因

近幾年來,我們縣委高度重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通過深入開展“三級聯創”等一系列基層組織創建活動,抓村班子建設,抓黨員隊伍建設,為加強“三個文明”建設,提供了堅強的組織保證。在此基礎上,如何進一步激發農村基層基層組織的活力,使之更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成為建設和諧文明新農村的主力軍?一直是我們不斷研究探討的課題。去年冬季,在村“兩委”換屆工作中,市委提出了“聯村自治”構想,為我們開展這方面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縣委決定在全縣推行聯村自治工作。為了確保聯村自治能立得住,推得開,出經驗,見成效,縣委把聯村自治列入基層組織建設“創新工程”,當作大事、要事來抓。專門成立了以分管副書記任組長的聯村自治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集中精力抓好組織實施。針對農村千差萬別的情況,我們圍繞怎樣聯、如何建、乾什麼這三個關鍵環節,多渠道、多層面聽取黨員幹部民眾的意見,論證分析聯村自治的必要性、可行性。通過深入調研,全面摸清了農村幹部的脈膊,了解到民眾想富、盼富的念頭,取得了民眾的大力支持,把廣大黨員的思想認識統一到聯村自治上來,也增強了縣委搞好聯村自治的信心和決心。經反覆論證,縣委決定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從好村、從有一定基礎的村抓起,本著靈活多樣有利發展的原則,組建不同樣式的聯村,保證了聯村自治的順利實施。

二、推行聯村自治的主要做法

一是宣傳發動。聯村自治是建立在民眾自願的基礎上的,民眾的支持成為組建聯村的關鍵。為了保證聯村的成功,我們提出要在80%以上民眾同意的基礎上才能組成。因此,深入宣傳發動、廣泛徵求意見,成為組建聯村工作量最大的一環。我們採取先黨內後黨外,先幹部後民眾的方式,逐級動員,層層發動。通過召開黨員幹部聯席會、民眾座談會、進村入戶座談,發放徵求意見表,面對面地虛心聽取黨員民眾開展聯村自治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並對這些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分析歸納和匯總,充實到聯村工作方案中。充分運用廣播、電視等媒體,反覆宣講聯村的責與權、利與益,打消幹部的顧慮,民眾的擔憂,為聯村營造良好的氛圍。像在組建馬園聯村時,5個村莊挨家挨戶的跑了一遍,光徵求意見表就發放了3800份,其他聯村也都是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保證了廣泛的民眾基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