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誠信醫院交流材料

隨著我國醫療市場和醫療機構產權所有制的放開,市場經濟體制的導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逐步推行,社區衛生服務網路日漸完善,民眾醫療需求不斷變化,國外資本、民營資本、社會資本的紛紛湧入,醫療服務市場化使醫療機構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在這場競爭中,不僅對手越來越多,而且競爭也由低層次向高層次轉變,由單一的競爭向多角度多方位的綜合性競爭轉變,其中品牌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醫院只有在競爭中用誠信構築醫院品牌,大力實施品牌戰略經營優勢,才能增強自身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誠信的內涵及作用

“誠信”作為一種德行,是各個民族普遍認可的基本道德規範,對個人來說是做人的根本,對單位來說是構築時代品牌的基石,對社會來說是形成凝聚力的根基。講誠信不僅是市場經濟的黃金規則,也是社會對各行各業從業者的道德要求。

1.誠信的內涵

“誠”與“信”在古人那裡本來是兩個意義相近、可以互相訓譯的名詞概念。如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就以“誠”釋“信”,又以“信”釋“誠”,所謂“信,誠也”、“誠,信也”,都是“真實無妄”之意。如仔細推敲,兩字的意義並不完全相同,誠的本義是真切、真實,引申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會行為則有誠實、誠懇、真摯、真情實意、童叟無欺等含義。信的本義是求真、守誠,引申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會行為則有追求真理、堅持真理、信守誠若、篤守約定等含義。

在當今的社會背景下,賦予了誠信新的含義。首先,誠信的精神是真實無妄,它要求人們尊重客觀規律,樹立求真、求實的精神,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其次,誠信作為一種價值觀,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它要求社會群體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要求每個社會成員樹立起公正、公平的處事態度和大公無私的道德觀念。再次,在現代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條件下,“誠信”所內涵的人文精神,要求人們自覺守法、真誠守信,樹立起適應市場經濟體制和法治社會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2.誠信的作用

從哲學意義上講,“誠信”既是一種世界觀,又是一種社會價值觀和道德觀,無論對於社會或者個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對於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來說,“誠信”是立國之本。我國自古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民訓,“誠信”就是取信於民,團結人民、凝聚民心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對於醫院而言,“誠信”可以說是立業之本,也是醫院的核心競爭力。“誠信”作為一項普遍適用的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是建立行業之間、單位之間、醫院與病人之間、醫師與病人之間互信、互利、良性互動的道德槓桿;是社會、單位穩定的道德基石。對社會每個成員來講,“誠信”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寶。“誠信”精神可以培養社會成員高尚的道德情操,指引人們正確處理各種複雜關係,是日常生活中做人處事的重要道德準則。

因此,我們可以說,“誠信”的原則和精神,是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道的基石;它不僅對促進社會穩定繁榮、導正社會風俗、醫治社會精神疾病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對加強社會成員的個人道德涵養、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質,培養有知識、有作為、講道德、守紀律的一代公民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立國、立業之本,也是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