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重慶渝西學院參觀考察報告

赴重慶渝西學院參觀考察報告

一、 前言

在我國,只有教育部組織的各類評估來對高等教育質量作一定的監督與測量,且僅僅限於對結果的評價,尚無對過程予以監控的有效措施,這也是ISO9000標準引起眾多教育界學者關注的原因之一。重慶渝西學院將2000版ISO9000族標準與高校教學工作評價方案相結合,制定高校教學質量體系,單獨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標準體系,直接套用於高校的質量管理活動中。並於04年4月獲得了國家公辦第一個通過“三標一體”的認證。 “三標一體” 具有如下特點:強調標準化、規範化、系統化管理;強調職責明確、流程清晰;突出預防為主,具有持續改進的能力;考核重依據,具有良好的激勵功能;突出全面、全員、全程管理;倡導競爭性質量觀;強調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具有國際開放性和通用性。我院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參觀考察團一行9人,於2005年3月16~21日遠赴重慶,對重慶渝西學院進行了為期6天的考察訪問。這次考察活動由於院領導重視,行前又做了充分準備(備忘錄等),加之重慶渝西學院的熱情接待,精心安排,介紹的內容具體且翔實,各主控部門積極配合,使訪問團全體成員收穫頗豐。換句話說這次考察是一次成功的“洗腦”過程。大家一致表示對實施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有信心。這次的考察活動同時還增進了兩院的友誼,為今後更進一步地加強交流和諮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故這次的考察工作客觀公正地說取得了圓滿成功,甚至超出了期望值。

二、行程簡介

3月16日早晨6點,從南昌火車站乘K336次列車出發,歷經26小時的列車運行,17日早上8點到達了重慶火車站。下午一點多我們才風塵僕僕到達渝西學院。下午2點半,學院劉定雲副書記(正院級),也是渝西學院ISO9001:2000、ISO14000:1996、GB/T28001:2001三標一體的管理代表(簡稱管代)給我們進行了詳細介紹。接著是慣標辦劉主任介紹和解答提問。談話一直進行到下五5:30,仍然覺得意猶未盡。18日早上8點,渝西學院派出了多數是主控部門的中層幹部(簡稱中乾),對口接待。我們每一位都使出渾身解數,獲得了各部門的寶貴資料。20日上午乘坐K334次列車返程。歷時28小時。辛苦自不待言,但感覺不虛於此行。

三、 動機、過程、體會、經驗

(一)、 實施“三標一體”的動機

2001年5月,教育部批准原重慶師專和原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渝西學院(本科)。黨委書記兼校長牟延林是哈工大經濟法學碩士,畢業論文是“產品與顧客”,對ISO質量管理體系頗有研究。是學院實施“三標一體”最主要的倡導者和實踐者。他說當時最直接的考慮是為了合校的需要。 “最大的矛盾大於,一個學校的標準,很難得到來自另一學校的教職工的認可”;學院07年需要通過本科評估;學院的地理位置偏僻;知名度很小等等矛盾交織一起。如何解決當務之急?如何順利通過評估,又不僅僅是為了通過評估?如何把學校做大做強?如何為學校跨越式發展提供制度保障?是否有一種方法能成為高校新的辦學思路?如此種種,最終使渝西學院選擇了“三標一體”。

(二)、過程

1、標準的宣貫與體系策劃階段(2003年8月11—20日)。

2、檔案編寫與初始評審(2003年8月21日—9月15日)。

3、內審員培訓(2003年11月5—9日)。

4、第一、二次內部審核(2003年11月10日—12月30日)。

5、集中檔案評審(2004年2月5日—3月5日)。 

6、模擬審核(2004年3月11—19日)。

(三)、 體會

1、對本校的“產品”和“顧客”識別清楚、準確。

2、因素識別比較充分,依法治校心中有數。

3、過程識別基本準確,過程網路基本建立。

4、管理方針得到公認,目標指標具體可行。

5、體系檔案符合標準要求,基本聯繫學校實際。

6、不合格項的數量和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7、數據分析和監測結果證實過程和產品具有良好的符合性。

8、體系意識不斷提高,應急能力普遍增強。

(四)、 經驗

1、理解標準是基礎,找到結合點是關鍵

2、領導重視是前提,健全機構是保證,全員參與是核心

3、制度建設是手段,提高管理水平和辦學效益是目標

4、績效考核是槓桿,目標管理是重點

5、人才資源為第一,帶好隊伍促發展

四、思考與建議

ISO9000標準在高等教育中套用的研究在國內掀起熱潮,這一現象說明了什麼問題,不能不令人思考。我們認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國高等教育質量的控制與保證除了行政干預以外,再無其他手段,從機制上缺少有效的控制措施,更缺少公正性評價。ISO9000標準認證是第三方認證,有一定的客觀公正性,這種監督與評價的形式正符合人們的構想,於是很多學校便寄希望於通過ISO9000認證後,可以向外界宣稱自己的質量是經得起考查的,是客觀的而不是自我認為的。二是中國的高等教育正處在從精英到大眾的轉軌時期,擴招給大學教育質量所造成的衝擊已到了不容忽視的地步,人們迫切需要一種能夠控制和保證質量的有效手段,而目前又暫時沒有比ISO9000標準更合適的選擇。三是經濟全球化使我國的高等教育面臨嚴峻的挑戰,高等教育必須從提高教學質量入手,所以借通過ISO9000標準認證達到與國際接軌的目的也就順理成章了。

在過去的五年中,我國高等教育的總規模擴大了一倍,正在完成從精英到大眾的跨越,有的城市甚至已進入普及化階段。根據著名學者潘懋元教授的分析,高等教育質量在當前主要有兩個問題不容迴避:一是在知識經濟時代,高等教育應當具有什麼樣的教育質量?二是高等教育大眾化使受教育者的數量大量增加,這會不會導致質量下降?任何大的跨越,隨之而來的是平衡的打破,在擴招所引起的諸多不平衡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如何保證和提高高等教育的質量。實踐和理論證明,高校是可以通過貫徹實施

ISO9000族標準來改進質量和提高業績的。2000版ISO9000族標準是在八項質量管理原則的基礎上建立的,而其中“以顧客為關注焦點”的質量管理原則,處於八項質量管理原則之首。在2000版ISO9000族標準質量體系的建立和實施中,組織在思想觀念和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轉中,都要從這項基本原則出發。以顧客為關注焦點強調的是:組織依存於顧客,組織應當理解顧客當前和未來的需求,滿足顧客需求並爭取超越顧客期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現組織存在的價值。對高校組織而言,應準確領悟這一原則的深刻內涵及其必要性,並貫穿於教學管理的實踐中去。只有通過嚴格管理程式,強化過程管理,才能持續改進教育教學服務,來保證教育質量,使學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我們分院下一步工作是積極準備通過認證,實施教育品牌戰略,提供優質的教育服務,使我院不斷持續發展隨著我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時代步入大眾化時代,高等教育的質量觀也發生變化。在精英教育時代,質量是指符合人才培養指標的程度,質量標準是“技術指標”。在大眾化教育時代,高等教育質量是指高等教育滿足教育需求主體明確或潛在的需求的程度。適應性是高等教育質量的本質屬性,適應社會和個人的需要、為社會發展服務,才是高等教育價值的根本所在。高等教育質量的評價主體,也由高校自身轉向了顧客(學生、政府和社會)。如果高等教育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得不到社會的承認,沒有被“購買和消費”,最終只能是“合格的滯銷品”。總之,我國的高等教育質量評價標準與評價機制的研究工作還處於起目測階段,有待於更多的質量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部門的努力。要建立與完善我國高等教育評價標準與體系,趕上已開發國家或地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綜上所述,將ISO9000標準引入高校的研究,從更深層次來說是在呼喚中國教育評估體制的健全與完善,呼喚獨立於政府部門的專業化的教育評估中介機構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