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學校評估的自評報告

每年定期由專人負責,輪流培訓一批骨幹學生擔當“感恩孝親”宣傳員、講解員。每年新生入學之際,向各班輪流講解“二十四孝”感人至深的“感恩孝親”故事。然後,組織各班分別召開《體驗親情》觀摩班會,邀請部分家長、社區代表參加,講事實、談感受。以身邊事述親情,感動了家長、感動了社會。接下來,利用板報、手抄報等校本資源媒介廣泛宣傳“孝親”典型。學校為學生每人印發一本《孝親手冊》,供日常學習體會。每月制定出“孝親日”,書寫《孝親報告》,座談“孝親”體會。每年按“學孝、行孝、評孝”三步,評選出“孝親小明星”。最後向全校和社會公示。

專門成立了校本教材編寫小組,編寫完成《感恩的心》等六部感恩教育校本教材。利用校本教材,把“感恩孝親”內容融於課堂,每周開設一課時。由經驗豐富、政治素質高的專業教師任教。課間傳唱《感恩的心》等十五首感恩歌曲。XX--2024年,每年的國慶節前夕,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導自演“魂系祖國、演繹感恩、情牽奧運、放飛希望”的青春樂章。

從感激父母養育之恩、感激老師教誨之恩、感激他人幫助之恩、感激祖國惠澤之恩等方面,探索了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感恩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新模式。贏得了顯著的社會效果:學生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學習和做事。學生在家懂得孝順體貼父母,勤儉節約,做個好孩子;在學校懂得尊敬老師,刻苦學習,做個好學生;在社會懂得遵紀守法,乘車讓座,做個好公民;平時懂得求知報國。幾年來年受到表彰的優秀學生、幹部、孝親小明星、助人為樂小標兵等品學兼優的學生2157人次,占學生總數的91.34%。積極參與各級各類大型活動,劉姍姍同學獲全國中學生作文大賽金獎,許嘉璐、顧秀蓮、文懷沙等國家領導人和北大教授在人民大會堂親自頒獎。在家庭、學校、社會引起強烈反響。XX年,我校王藝軒同學被《城市晚報》、市婦聯等有關部門評為xx市“十大孝子”。“全城尋孝子—14歲女孩兒是媽媽貼身小棉襖”的帖子發布在《城市晚報網》網站上。2024年被評為xx市xx“十大傑出青年”,接受吉林教育電視台專訪。

二是健全長效機制,求真務實做事。我校不但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更加關注黨員幹部的自身建設。結合自身特點,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使黨總支的組織生活更加制度化、規範化。首先是開展“五型班子”創建活動。緊緊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由黨總支書記帶頭,努力建設“學習型、實幹型、團結型、創新型、廉潔型”班子,切實解決好領導班子在思想理念、精神狀態、團結協作、廉潔從政以及領導科學發展能力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第二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緊跟形勢,努力搞好廉政建設,加快事業發展,我們始終走在全區的前頭。在XX年我們評為廉政建設宣傳教育先進單位,論文《淺議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腐敗》獲得一等獎。學校的黨總支部書記和校長,是行風廉政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對學校全體黨員、幹部開展經常性的反腐倡廉學習;加強廉潔從教的教育,觀看反腐專題片,召開民主討論會,堅定廉潔信念,堅持依法辦事;加強制度建設,源頭上預防和堅決杜絕腐敗現象發生;按制度管好身邊人。制度按照《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等制度,教育和管好自己的配偶、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沒有發生一起違紀事件。第三是開展廉政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領會廉政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切實做好廉政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的宣傳發動工作。成立教育活動領導小組,精心策劃,制訂詳實的教育活動方案,明確任務,落實責任,使廉政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有效開展。充分利用校報、校刊、黑板報、校園廣播等載體,開闢廉政文化進校園教育活動專欄,認真抓好系列專題教育活動。為實現xx市2024年跨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與世界接軌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