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養老發展考察報告

不論你在馬路上行走,還是乘坐公車,或在醫院就醫、超市購物、公園健身,你會發現我們周圍的耄耋老人越來越多。據了解,我國目前60歲以上的老年人己達1.43億,占總人口的11%;蘇州市60歲以上的老人也已達到106萬,占總人口的18%;這些數字表明: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進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已經(提前)進入了老齡化時代。如何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秀傳統美德,孝敬老人、贍養老人,切實做好為老年人服務的工作,是各級政府非常關注的問題。作為一名多年從事城區工作和社區建設的實踐者,這也是我時常關注社會、留心思考的一個課題。

今年五月,我有機會參加市委組織部組織的赴新加坡學習社區建設專題培訓班,九天時間雖然短暫,學習的課程和內容也比較多,通過上課聽講、專人介紹和實地考察,在參觀了新加坡市區重建局和建屋發展局、警察總署、惹蘭勿沙市鎮理事會、大巴窯鎮中心、芽籠綜合診療所、宏茂橋社區鄰里警署、小印度社區、飛躍家庭服務中心、怡安產業公司、東鄰社區民眾聯絡所等地之後,我對新加坡的基本國情、人文概況、政治經濟發展歷程、政府機構的設定與運作、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等方面,都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特別是通過多看、多聽、多問,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與新加坡在社區管理方面進行了對比,感到新加坡在養老服務和管理上有許多寶貴經驗和成功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借鑑。

一、新加坡養老發展的概況

新加坡共有420萬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占總人口的20%。他們把老年人稱為樂齡人士(與我國相比,這個稱呼我們感到比較人性化)。新加坡政府十分重視培養全民的家庭觀念,在輿論導向上不遺餘力地在向人民灌輸儒家思想——宣傳孝道,號召全社會關愛、孝敬老年人。每年的農曆新年,新加坡都要開展敬老運動,政府官員和議員以身作則,經常到社區和自己的選區慰問老年人,在全社會樹立尊重老人、關愛老人的風尚。

新加坡採取以下幾種辦法實現老有所養:

——居家養老。家庭是老年人的大本營、終身的依靠和歸宿,中華民族延續幾千年的優秀道德傳統之一是尊敬老人、孝敬父母。新加坡政府在制定養老政策時也傳承了這個美德,為了防止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家庭出現“空巢現象”,在購買組屋時制定了一個優惠政策,即對年輕人願意和父母親居住在一起或購買房屋與父母親居住較近的,經有關部門審核、批准後可一次性減少3萬新元,目的是鼓勵年輕人贍養父母、照顧老人。

——日托養老。對於無暇照顧在家的老年人和孩子,新加坡成立了相應的機構——“三合一家庭中心”,相當於我市的一些日間托老所。所不同的是這個照顧中心將托老所和託兒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即照顧了學齡前兒童、國小生,又兼顧到樂齡人士。有些家庭可能是每天由年輕的夫婦將老人和幼兒一起送到這裡。老少集中管理,即順應了社會的發展需要、解決年輕人的後顧之憂,又滿足了人們的精神需求,增進了人際交往與溝通,防止了“代溝”的出現。目前我國有些地區也有類似的嘗試。

——機構養老。與我國目前各類養老機構主辦的老年公寓一樣,也分為高、中、低等不同檔次的收費標準,這裡就不再展開細說。

此外,中國人常說讓老年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筆者認為它們是互相貫通、彼此難分的。百聞不如一見。通過考察參觀中的幾個事例,也讓我們親身體驗到新加坡的社區在這幾個方面獨樹一幟的魅力:

——老有所學。1978年新加坡首創了樂齡俱樂部。創辦這類樂齡俱樂部的主要宗旨是讓老年人感到:生命過了60歲,生活依然璀璨。樂齡俱樂部經常舉辦衛生保健講座、三代同堂舞蹈、集體晨運、生日派對、茶會、退休者座談會等。各類主題活動形式多樣、異彩紛呈,既讓老年人在這裡學到知識、陶冶情操,又使老年人的生活充滿朝氣和樂趣。

——老有所樂。5月10日晚上七點多,我們考察團參觀了東鄰社區民眾聯絡所。這是新加坡一個高層次的社區,絡繹不絕來到社區活動的即有年長者,也有年輕人和少年兒童;既有醫生、博士,也有船長、工程師等社會各界人士。聯絡所是由幾幢高層建築圍成半園型的房屋組成,各類活動都有固定的區域,共有陶藝室、武術館、調酒室、健身室、練聲房、烹飪室、樂隊室、繪畫室等等,僅武術館的占地面積就比籃球場還要大。每個來社區活動的人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在這裡找到知音。

我們來到300多平方米卡拉ok會場裡,出現在大家眼前的是這樣一幕場景:台上表演者放聲高歌,台下觀眾積極互動。參加活動的人群中絕大多數是華人,但也有不少馬來人和歐美人,老年人占了相當大的比重。當得知我們是來自中國蘇州的客人時,表演者立即為我們獻上一曲中國民歌。聯絡所活動的組織者還為我們精心準備了中文版的卡拉ok伴奏帶,熱情地邀請我們的團員與他們同唱一首歌。儘管我們的膚色不同、語言有差異,但是當一個和而不同、和睦共處的國際大家庭顯現在我們的面前時,竟然讓我們參觀團成員流連忘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