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參觀考察報告4篇

之前,一直都有聽校領導在驚嘆“杜郎口杜鏇風”的神奇,我總是暗自揣測:也許所謂的杜郎口中學不過是在管理制度上比較嚴格,執行力比較到位的一個普通國中學校而已。

3月28日零點整,我校教師在校領導王校長的親自帶隊下自學校出發,輾轉來到了山東聊城茌平縣杜郎口中學,參觀了一段時間來聞名教育界的杜朗口中學。

早上5:.30,我們進入了杜郎口中學,渴望解密我們心中的疑惑、揭開這股鏇風的神奇。

或許我是個班主任的緣故,從踏入走廊到教室內面,我被他們豐富而極有震撼力的班級文化建設所折服。每個班級的外面(教室走廊)都掛有積極向上、令人振奮的格言標語,可是令人驚奇的是格言標語上的不是名人名言佳句,而是杜郎口各班級的學生的照片和箴言。我暗自想:有這樣的文化展示,怎么能叫學生不自豪,學生又怎么會不努力去奮鬥,這才是真正的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的細節體現,真正的做到滿足學生內心的需要和表現的平台。杜郎口中學的每個班級共同點是設備設施基本相同,每個教室內面都有三塊大黑板,教師外面有個長12米的白板,都有多媒體教學設備,前面黑板上方的大都是學校的校訓:以人為本,關注生命;不同點是每個班級的設計均不相同,具有非常鮮明而有多樣化的班級文化,有該班級的班級旗幟標誌,有班級口號,其他如書法天地展示、數風流人物照片和箴言,有學生分組結對的黃金搭檔優秀組的照片展示、研究性學習分組各組別具心裁的圖示和名稱及團隊宣言、也有學生的感恩學校,教師,父母,生命的宣言。所有的一切著重體現出班級文化建設的創意性,實用性、全面展示了學生的才藝,更起到激勵鼓舞作用,具有鮮明的班級特色。

短暫的杜朗口中學半日之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室里濃厚的學習氛圍、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熱情、緊張有序的合作以及室內外密密麻麻的學生的筆跡,確實深深地震撼了我。給我以下啟示

一、用欣賞的眼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杜郎口中學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如何調動起來的?是不是有一種精神層面的東西去影響、感染學生呢?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覆的問題。在這裡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從人格上去尊重每一個學生”。雖然簡單,卻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學得真諦。教師不歧視每一個差生,讓後進生本已自卑的心靈得到安慰。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傾向於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備課時每一個環節都要首先考慮到學生如何參與進來。找後進生談心,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堅定信念是每一位教師必須盡到的責任和義務。學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學生都有了學習信心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話下了。再有就是通過一些具體措施激勵學生努力學習。一是劃分學習小組,小組長每天負責檢查各同學的預習情況和學習掌握情況,使每天所學的知識都能及時鞏固。班內的桌登擺放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圍坐在一起。這樣也消除了以前前排和後排的區別,每個學生平等地坐在了一起。二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一塊小黑板,學生要在自己的小黑板上寫上自己的學習內容。如果學生不學習,就沒有內容在自己的黑板上寫。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叫“黑板制約生存”。這是一個很好的措施。三是小組間開展學習評比,每個學生都為自己所屬的集體負責,儘量維護集體的榮譽。

二、以全新的課改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

在這裡,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得到了最大程度度的發揮。可以說,學生學習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是他們自覺主動的行為,預習、展示、反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

赴江蘇省部分國中名校參觀考察報告
2024年參觀考察報告(2) | 返回目錄

赴江蘇省部分國中名校參觀考察報告

為進一步加強教育管理,深化課程改革,4月11日—16日,國中教研室組織兩區教研室副主任、全市國中教學示範學校校長及部分市直、區直學校校長等12人,赴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南通市教研室、南通市崇川區虹橋二中、海門市東洲中學、溧水縣東廬中學等單位進行了參觀考察。整個考察活動安排緊張而有序,內容豐富而充實。為確保考察活動取得紮實效果,國中教研室要求每位同志都要帶著問題去,帶著思考回,真正把考察學校的經驗學到手、學進腦,以更好的指導我市的國中教育教學工作。在考察過程中,大家不辭辛苦,不怕疲勞,帶著激情和對教育工作的責任感,認真聽取所考察學校的校長介紹,深入課堂聽課研討,並與師生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座談交流,收到了良好效果。現將考察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一、所考察學校的基本情況

這次考察的學校,是江蘇省甚至在全國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學校,它們在學校管理、新課程改革、隊伍建設、課堂教學等方面都創出了自己的特色,洋思中學的“四清”教學模式、虹橋二中的協同教育、東洲中學的心理健康教育、東廬中學的以“講學稿”為載體的學教合一教學模式,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洋思中學

洋思中學課堂教學特色:敬業的教師創造了教育的神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

1、“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主要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先學”,即教師揭示教學目標後讓學生自己去看書、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開學生的手腳讓他自學。第二步是“後教”,即教師針對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點拔。第三步是“當堂訓練”,即當堂完成作業。此可謂“洋思經驗”之精華所在。理解和掌握的知識要通過訓練去強化,通過運用去鞏固和提高,作業放在課堂上完成,促使學生學習態度有了很大的轉變。課堂上學生自學、聽課都特別認真,學習目的性強緊張程度高。

2、“每節課都要像考試一樣緊張學習”的課堂教學效率。洋思中學衡量課堂教學效率高的標誌是“每節課都要像考試一樣緊張學習”。每節課都經過教師的有效引導,學生通過有意緊張來完成。教師通過集體備課、個人備課精心設計學生的學案,主要解決學生學什麼、怎么學的問題。集體備課勾畫出框架,個人備課處理好環節,充實好內容。每節課學生從上課到下課都是考試,教師講課的實質是對考試的評價。

3、“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逐級教學把關制度。“四清”的實質是不停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堂堂清”、“日日清”是由任課教師和學生來完成的,內容就是教材上最基本的要求,過不了關的學生要用自習時間或課間同學之間補課,直至過關。“周周清”是由年級組組織進行的,過關內容就是本周所講的教學內容,過不了關的利用休息日找教師補課。“月月清”是由學校組織進行的,是一種正式的考試,由學校統一出題、統一制卷、統一考試、統一閱卷。

(二)虹橋二中

虹橋二中實施素質協同教育,即以管理協同、德育協同、教學協同、社區協同、評價協同為主要內容的素質協同教育。以素質協同教育理論為指導,形成和諧教育體系。和諧教育來自和諧的管理。學校協同管理確立了六種理念:堅持以全面發展為本質的素質教育觀;堅持以學科觀念為核心的科學教學觀;堅持以塑造人格為中心的發展評價觀;堅持以掌握學法為目標的主動學習觀;堅持以分層施教為主題的教育效率觀;堅持以社會效益為根本的辦學質量觀。

在這六種理念的指導下,學校在辦學模式上樹立了十個觀念,即:管理理念上樹立法德雙治的觀念;管理宗旨上樹立協同發展的觀念;管理志向上樹立爭當龍頭的觀念;管理目標上樹立學生至上的觀念;管理策略上樹立主動超前的觀念;管理動力上樹立科研提質的觀念;管理人力上樹立競聘上崗的觀念;管理財力上樹立優績優酬的觀念;管理物力上樹立效益優先的觀念;管理實踐上樹立不斷創新的觀念。在工作實踐中,確立了以“學生管理上採取‘一主四師’協同模式,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為主要內容的十二大創新模式。正是這些創新的理念和協同的模式將學校的各項工作和諧地統一成一個整體,保證了學校的良性循環,也成為了南通教育的一大亮點。

(三)東洲中學

海門市東洲中學位於海門市區東部,是1987年創辦的一所海門市直屬中學。學校自建校以來,先後被評為首批省實施現代化教育示範學校、全國實施素質教育先進學校,連續三屆被評為省模範學校,連續兩次被評為省德育先進學校。近幾年來,又成功舉辦了江蘇省德育整體改革現場會、江蘇省國中教育現場會和江蘇省農村國中素質教育現場研討會。學校創辦人張炳華校長先後被授予全國推進素質教育先進個人、省心理教育專家、省勞動模範等稱號。張校長多次應邀到省內外講學,還參加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研究會,受邀作專題演講,交流辦學經驗。他的辦學理念是當名校長、鑄名教師、創名學校,創造自然教育生態環境,把每一個學生培養成高素質人才。學校的辦學經驗,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國家教育電視台、江蘇省教育電視台、江蘇省衛視台、《人民教育》、《中國教育報》、《江蘇教育》、《成才導報》等報刊媒體都專程到校採訪並予以宣傳報導。

東洲中學的辦學特色就是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依託,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學校自1995年開設心理健康教育,歷經心理輔導(針對學生已經發生的問題)、心理預防(預防學生可能發生的問題)、著眼未來(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三個階段,使心理健康教育與學校的常規管理、教師管理、課堂管理、學生管理介入互動,為東洲中學學生的健康發展、終身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張炳華校長富有前瞻性的辦學理念的引領下,從實際出發的治校策略的管理下,學校發展成“領導個個教育行家、教師人人教學能手”的先進群體,連續八年獲市中考綜合考核第一;校園展現出“師生物皆可入畫、山水樓交相掩映”的秀麗環境,處處張揚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校園文化。

(四)東廬中學

東廬中學是一所鄉鎮中學,辦學條件相對薄弱。自1999年以來,該校在陳康金校長的帶領下,大膽摒棄傳統管理模式,嘗試進行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合一”的教學改革。其教學過程是:讓廣大教師充分占有資料,根據各個教師的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工,每位教師輪流主備部分內容,其他教師協助查找資料,形成初稿;再由備課組全體教師討論修改後定稿,形成包含學習目標、重點難點、學習過程及探索提高等內容的格式統一、師生共用的“講學稿”。教師將“講學稿”提前發給學生,學生預習後交給老師,教師批閱後課前再發給學生,然後師生共用這一文稿實施課堂教學。課堂上,學生會的教師不講。教師主要引導全體學生邊練習邊訂正錯誤,放手讓學生思考、討論、提高。課後,教師要在“講學稿”上填寫“教後記”,針對課堂教學情況形成“錯題簿”,學生填寫“學後記”,當作複習時注意的問題。對每份“講學稿”教師做到有發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評。課堂上,學生帶著預習中的問題走近課堂,變從教師出發的題海訓練為學生自主的先思考後練習。測試時教師從“講學稿”上選擇題目,引導學生利用“講學稿”這一優質資料經常地進行複習,極大的減輕了學生負擔,提高了課堂效率。

東廬中學憑藉以“講學稿”為載體的“教學合一”的教學改革,在短短几年內連獲殊榮:被江蘇省確認為示範國中;獲得南京市教育教學突出貢獻獎;被評為南京市師德先進集體;成為全縣、全市乃至全省中國小學習的先進典型。

二、所考察學校的基本經驗

(一)開放鮮活的辦學理念是鍛造品牌教育的基石

“江蘇教育”品牌的真正魅力不僅僅表現在教學成績的炫目上,其魅力源頭還在於開放鮮活的辦學理念。所考察的幾處學校,在辦學主體上,改變了政府包攬辦學的格局,積極探索政府、社會、企事業單位和個人多元辦學主體;在教育對象上擴大了教育範圍,普遍建立了家教輔導中心,家長也成了教育的對象;在教育內容上,除國家規定的課程外,增設發展型課程,如東洲中學的心理教育課就頗具特色,教育效果顯著;在教育空間上,把課堂搬到部隊、工廠、農村甚至國外,讓學生接受更全面的素質教育,如東洲中學每年都組織師生到國外考察、學習,真正實現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在教師隊伍上,城鄉之間、中小與村小之間經常互派教師,進行長期交流,學校內部實施“青藍工程”,實行捆綁式評價,開放、靈活的教師對流動交流機制和評價機制極大的調動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與提高。

(二)以校為本的課改實踐是創建特色學校的關鍵

課程改革堅持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名優教師帶動一般教師,加強課程資源、評價、個案方面的研究,將課程改革植根於學校的教育教學當中,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成了以上考察學校創辦特色的關鍵。洋思中學敬業的教師創造了教育的神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模式,“每節課都要像考試一樣緊張學習”的課堂教學效率,“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逐級教學把關制度,均稱為全國關注學習的土生土長的課程改革實驗經驗。東廬中學的“講學稿”的利用,將學、教有機的融合在了一起,極大的提高了教學效率,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學特色。東洲中學採取“交叉聽課、對話點評,一題多課、課例展示”的形式,積極組織全員參與的校本課例研討,提高了課堂教學水平,同時堅持開展校本課改研究,每學期初,學校制訂學期課改工作計畫,圍繞教學方式的轉變、課程資源的開發、教學評價等學習相關理論、開展集體研究,堅持走以課題開發促進課程開發的校本化道路,積極開展“農村國中進行親職教育心理教育的研究”的課題研究並取得豐碩成果,中央電視台《新聞調查》欄目組對此進行專題採訪並報導,校本課程開發取得顯著成果;虹橋二中則以協同教育理論為指導,形成素質協同教育,構建和諧教育體系,以人為本,以校為本的改革舉措,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和諧地統一成一個整體,保證了學校的良性循環,也成為了南通教育的一大亮點。

(三)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是鑄就輝煌成績的根本

江蘇四校教育之所以成功,關鍵有一支高素質的管理隊伍和教師隊伍,素質過硬的師資隊伍是取得輝煌成績的根本。從教育主管部門到學校,從領導到教師,都有強烈的教育發展意識,把教育作為一種“事業”來辦,把發展教育,提高教育質量,與自我成長、自我發展結合起來。

一個好校長就有一所好學校。東洲中學校長張炳華是江蘇省人大代表、心理學教授,他積極倡導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並承任教師培訓及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教育管理和人才培養上有遠見卓識,高度重視教師隊伍的培養,提出了“讀書不能增加一個人的長度,而能增加一個人的寬度”的理念,倡導教師多讀書、多學習。東洲中學還建立了“青年教師發展中心”,每位教師都制訂自己的發展計畫和目標,同時還為每位教師建立成長檔案,客觀地記錄教師的成長和發展過程,促進了教師素質的快速提升。東廬中學在發展初期,也多次派出教師在洋思中學蹲點學習。所考察的四處學校,名校長多、名教師多,還得益於他們對“青藍工程”的重視。各學校都成立了活動組織委員會,通過活動使青年教師儘快成手、成材。青藍結對,不拘一格。他們打破原來“一對一”、“一幫一”的格局,逐漸變為“一師多徒”、“多師一徒”,有的教師既“上拜師傅”又“下帶徒弟”,形成多層次的師徒結對。許多青年教師在名教師的“傳、幫、帶”下走上了教育科研之路,拿到了解讀教育教學科學規律的“金鑰匙”,使自己登堂入室。同時,推行教職工全員聘用制,做到競爭上崗,優勝劣汰,定期進行教育系統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培養和評選,初步建立了教師成長成材的合理梯隊和人才脫穎而出的活力機制,促進廣大教師積極進取、奮勇爭先。正是多年以來持之不懈的努力,才打造出一支支素質良好的教師隊伍。

(四)嚴謹務實的管理舉措是實施高效辦學的核心

江蘇省、市均實行模範學校評選,以此推動學校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實效化。管理是學校的生命線,管理是學校的晴雨表。在所到的四處學校,給我們的普遍印象就是學校管理的科學化和實效化。

一是學校管理突出以人為本。考察學習中處處感受到各個學校的管理,都是在嚴格有序的基礎上,緊緊圍繞如何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挖掘人的潛力上作文章,充分體現了一種更廣泛意義上的“以人為本”。二是環境建設突出園林特色。注重體現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學校辦學理念、發展思路及大量的格言警句充滿校園各個角落,把學校建成學生學習的學園,生活的樂園。三是制度健全,制度建設涉及方方面面。虹橋二中編印的《學校管理制度》,大到學校總章程,小到駕駛員崗位職責,均制定了科學而又嚴格的規章制度,做到每個部門處室、每個人職責分明。同時,各學校嚴格按照規章抓好落實,確保制度的權威。如東洲中學“沒有制度外的人,也沒有制度外的事”已達成學校師生的共識,確保了學校管理制度的紮實有效地貫徹落實。

(五)以人為本的評價機制是促進學校發展的保障

所考察的四處學校,在各類評價改革上,都明顯的體現出了“以人為本”。對教師評價,按照教育教學、教科研、差生轉化、教學常規、履行職責等方面,分A、B、C、D四檔進行考核,對教師上課、輔導、綜合實踐活動、興趣小組等所有教學環節也都進行了量化細化,並直接與教師的績效工資掛鈎。對學生的評價,則注重學生的發展,突出整體發展質量的評價,堅持各學段教育教學有機結合,關注學生未來發展情況,把學生聯考及未來發展情況也作為對國中、國小及其教師評價的重要依據。對學校的評價,各地市將重點學校與薄弱學校教學工作捆綁起來進行綜合考核,作為重點學校的評估成績,這樣既有利於加強重點學校對薄弱學校教學指導,也有利於薄弱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幾點思考與啟示

對照江蘇先進的教育理念、嚴謹的管理措施、一流的教育質量,反思我們自己的教育工作實際,我們深深地感到教育發展和改革的緊迫與壓力,在今後一段時間裡必須大膽改革,敢於創新,嚴格管理,精細求實,發展特色,打造品牌。

(一)走內涵發展之路應當成為學校長期發展的戰略決策

江蘇教育能夠取得今天這樣驕人的成績,保持這樣一種“高位持續走強”的態勢,的確是與其苦練內功,堅持內涵發展分不開的。走內涵發展之路,是南通人從自身實際出發作出的現實而明智的選擇,同時也應和了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要素化、集約化、內在化的發展特點,這一點給我們的啟示是深刻的。學校的發展需要一流的、現代化的教育設施,但這不能成為學校上等級、上台階的根本標誌。在確立發展規劃時我們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而要從長遠利益出發,實事求是地“定好位”,在“特色”和“個性”上下功夫。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的辦學理念要提升、管理模式要改革、教師隊伍建設要創新、教學質量控制體系要最佳化、校園文化建設也要重新整合,這些都是需要我們不斷思考、探索和實踐的。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不完全在規模上,而在內涵建設、科學管理上。惟有如此,學校才能保持強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創出品牌,才能將學生髮展、教師發展、學校發展推向新的高度。

(二)積澱校園文化,發展學校特色,努力增強學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加強學校的文化建設,打造學校的獨特文化內涵,形成學校的辦學風格與理念。我們以往在學校的辦學質量上強調了管理、師資和生源等顯性要素,但卻忽視一個極其重要的隱性因素——學校文化。學校文化可以分為四個層面:一是表層的物態文化。物態文化首先是師生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課、論文發表等,其次,比如校園環境、學校建築等等;二是淺層的行為文化,包括聽課評課、學術交流等等;三是中層的制度文化,包括學校常規制度等等;四是深層的精神文化,這是學校的核心文化,主要包括辦學理念、學校精神、團隊風貌等等。一所學校最根本的是要有一種精神文化存在於師生員工的腦海和心靈之中,正是這種精神文化才產生強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們的學校所缺少的正是這種學校文化的生成和培育。下一步,我們應當學習南通人,立足學校實際,充分挖掘學校內涵發展的要素,如辦學理念、治學風格、優質師資、優良傳統等。努力積澱自己的校園文化,發展自己的校園特色,提煉出自己的學校精神核心,聚結成學校最寶貴的財富,激發出廣大師生奮發向上的情緒與敬業勤奮的精神,推動學校工作不斷前進。

(三)將教育科研作為“一把手工程”,進一步強化推進措施

強化教學科研,夯實課題研究,讓教研直接為教學一線服務。現代學校教育制度下的教育科研(包括教學研究),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推動因素,是大面積、加速度提高質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徑,不僅是一種現實的生產力,而且是一種凝聚力、組織力和戰鬥力。下一步,我們也要將教育科研作為一把手工程,強力推進。校長要親自抓科研,從各自優勢出發,以課題為紐帶,組建起自己的科研集團軍,形成一支教育科研骨幹隊伍。大力推廣科研成果,使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課堂教學效益,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使更多的教學骨幹和教科研能手成長起來,邁向科研型、學者型教師的行列。同時,緊密結合高中教學區域化管理,探索加強高中教研的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徑,形成合力,為提高高中教學質量服務。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使全市教師儘快形成良性的梯狀發展格局

建設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興教之本。如南通市在紮實推進“名學校、名校長、名教師”工程的基礎上,又把名教師、名校長等教育精英整合起來,建立了南通教育的專家庫,用他們成功的經驗打造出一批新的名師,帶動了整個師資隊伍的建設。“以教師為本,以人才為貴”產生了巨大的核聚變能量,這一點也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教師隊伍的素質與水平,直接影響著教育事業的興衰成敗。學校內涵發展的根本動力在於教師素質的不斷提高和教師隊伍的整體最佳化。下一步,我們一方面要精心打造一批名校長、名教師,另一方面也要扎紮實實、持之以恆地推進自己的“青藍工程”,逐步建立起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育幹部、教師隊伍,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人本基礎。

(五)進一步增強抓質量的意識,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江蘇教育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質量一流。始終堅定不移抓質量,正確處理好課改背景下實施素質教育與提高教學質量的關係,既不用聯考成績代替素質教育,也不把實施素質教育與爭創聯考佳績對立起來。他們持續走強的秘密就是走一條科學發展的道路。在此基礎上,我們需要研究的就是學生怎樣才能取得好成績,學校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升學率。通常,讓學生考出好成績從而提高學校的升學率有兩條基本途徑:一是“揠苗助長”——通過加班加點、針對考點,進行機械反覆的“應試訓練”,促使學生出好成績,這是拼消耗;二是“順其自然”——通過巧妙地組織、引導和必要的科學訓練,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和學習力,學生自然而然出好成績,水到渠成。在南通,家長們都樂意把孩子往南通中學送。他們這樣做,不只是孩子學得好——“進了通中的門,就是大學的人”,更重要的是孩子在那裡學得輕鬆、學得愉快——有文化學習和琴棋書畫球等興趣愛好發展之樂,無拖課、補課之苦和“題海戰術”、機械訓練之累。南通中學的老師們是怎樣讓學生輕輕鬆鬆成為大學的人呢?他們的“生根之策”便是“導學”——按認識規律,為學生設計一條求知之路,一條將教學內容、方法及師生活動組合起來的最好進程,不僅讓學生會學,還讓學生樂學。花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效益。南通的這種做法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研究。

國中教研室

二〇〇六年四月二十日

赴義烏參觀學習考察報告
2024年參觀考察報告(3) | 返回目錄

為祝賀“義烏**商會”成立,我到義烏小住了兩天。我很想了解義烏崛起的奧秘,所以特別注意收集有關情況。湖北老鄉引導我們參觀了義烏小商品市場,談了很多感受。義烏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同志在祝賀義烏**商會成立的講話中,介紹了一些簡要的情況。我趁機同**同志攀談了較長時間,並向他索要了一些資料,使我對義烏髮展的情況有了一些了解。

我原來只是知道義烏有規模較大的小商品市場,誰知義烏已被聯合國、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譽為全球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成為有名的“世界超市”!

目前義烏市場經營總面積達400餘萬平方米,商位6.2萬個,經營170多萬種商品。義烏的同志告訴我:如果你在每個商位前停留3分鐘,那么逛完義烏市場得占用你一整年的時間。巨大的市場,不但吸引了130萬外來建設者(其中湖北人在義烏有12萬人,義烏戶籍人口只有68萬人),而且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名境外客商常駐義烏進行國際採購。有80多個國家的2500多境外企業在義烏設立代表處。市場商品出口到215個國家和地區,XX年義烏海關出口標準箱80萬個,平均每天有XX多個標準箱。

義烏還創造了許多“全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占世界生產總量40%的電子鐘錶、占世界銷量60%的聖誕禮品、占全國70%的飾品、50%的拉鏈、35%的襪子等等。

**同志自豪地說:我們義烏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富有自身特色的區域發展之路,被省委授予了地市級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

我經過消化、思考和梳理認為義烏崛起的奧秘是:

一、義烏奇蹟源於發展戰略的正確抉擇

義烏在改革開放初期(上世紀80年代末)就提出了“興商建市”的戰略目標。xx在任浙江省委書記時說:“義烏的發展經驗充分說明,對於經過實踐檢驗的正確的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要一以貫之、一任接一任、一屆接一屆,接好‘接力棒’、打好‘接力賽’,絕不能‘城頭變幻大王旗’。同時,打好‘接力賽’也必須有所創新,有新思路、新舉措、新作為”。可貴的是,30年來,義烏的領導換了一屆又一屆,但“興商建市”戰略始終沒有動搖。歷屆黨委政府還不斷賦予“興商建市”戰略以新的內涵,先後提出了“以商促工、貿工聯動”、“以商強農”、“建設國際性商貿城市”等一系列發展策略,始終把市場作為區域“發展極”來培育,“工作圍著市場轉,城市繞著市場建,產業跟著市場育”,充分發揮市場效應,以市場得持續發展作為推進整個區域市場化、工業化、城市化、城鄉一體化和國際化的基礎和動力。

請看義烏產業呈幾何擴張的經濟奇觀:1個市場和2.5萬家工業企業共生共榮;1個市場衍生出10多萬家服務企業;1個市場帶動周邊30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真是“市場興、百業興”!現在,義烏髮展的脈絡在我的頭腦中十分清晰了:市場帶動工業、工業支撐市場、市場與產業聯動。市場變成了一座巨大的反應堆,引發了資本、人力、信息等生產要素的連續裂變,變出了一個以第三產業占主導地位(三產占義烏gdp比重的50.9%)的現代產業結構,變出了一個能引領國內外消費潮流的現代小商品製造業,變出了一個輻射江浙、接軌國際的“義烏經濟圈”。

二、義烏經驗的核心是創新

區域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有待於一套具有區域特色、充滿活力的發展體制和發展機制的形成。而體制機制的形成則依賴於創新,是創新成就了義烏的成功。

1、關於市場創新

把商貿業作為義烏的主導產業,這種選擇本身就是創新。

十分巧妙地處理好繁榮市場與規範市場的關係,既不採取約束過多的行政干預,又不放任自流撒手不管。他們通過攤位的有序合法流轉和交易區“划行歸市”(將同類商品安排在同一地段經營),可以開展充分的競爭,提高商品價格的透明度,防止假冒偽劣,也便於廠家及時了解市場行情。認真實行明碼標價和質量管理,建立完善的市場管理制度,使義烏市場獲得了“全國重質量、守信用市場”榮譽稱號。

他們對小商品市場經過8次搬遷、11次擴建,經歷一次次嬗變,經過硬體完善、功能拓展、網路擴張、業態提升,提升了市場檔次,創新了市場業態:從傳統的集貿市場、批發市場向展示貿易、電子商務、現代物流、國際貿易發展,向商品展示、信息匯集、價格形成、產業研發等方面拓展,市場交易方式由傳統的現金、現貨、現場“三現”交易為主向洽談訂單、物流配送等現代交易方式轉變。義烏市場已經成為不同於集貿市場、百貨公司、西方沃爾瑪的國際新型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和展示中心,成為全球小商品集散地。

義烏十分重視展示交易平台建設。其中專設進口商品交易區,還有“非洲產業展銷中心”等境外商品展貿專區。他們加快國際商貿電子信息化改造,運用線上電子探頭等技術,在網上實現市場商品的實時實物展示,再造一個網上“國際商貿城”。

2、關於產業創新

小商品市場有賴於強大的產業支撐,沒有強大的工業就沒有繁榮穩定的市場。他們引商轉工、貿工聯動,走出了一條獨特的工業發展路子。多年積累的商業資本利用信息和銷售網路向製造業擴張,政府因勢利導,使義烏60%的工業企業是從商貿業轉入的,轉入資本達250億元。還湧現出襯衫、毛紡、飾品、拉鏈、工業品等十多個優勢產業。

為了避免小商品生產企業“低、小、散”問題,義烏走上了產業集聚發展的路子。集群企業分享全國、全球銷售網路和地區專業化生產這兩種集聚效應,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雖然企業數量多,規模小,但專業化程度高,企業互相配套,物資供應、信息交流、人才流動方便高效。義烏提出“抓領軍企業就是抓中小企業”的理念,各優勢行業都培育出了一批龍頭企業,其中針織行業有芬莉、浪莎、寶娜斯、夢娜等4家企業躋身全國針織銷售收入50強。

義烏構建了公共科技服務平台,建設虛擬研究院、義烏創意園、浙大義烏技術轉移中心和創業育成中心,使義烏成為創意產業的領跑者。

3、關於城鄉一體化創新

為了進一步統籌城鄉發展,XX年義烏制定了全國第一個縣級市城鄉一體化行動綱要,編制完成了城鄉一體化社區布局規劃,把全市800個行政村統籌規劃為290個社區,爭取到2024年基本完成城鄉一體化任務,實現農村向社區、農民向市民、農業向企業轉變,實現城鄉融合,共享現代文明。大力發展都市農業,建設高端都市休閒農業度假區,開發農業休閒旅遊帶,辦好紅糖節、蓮藕節等農產品展會,創辦名特優新產品展銷中心。等等。

三、義烏成功的關鍵在於有一個開朗、務實、有為的黨政領導

遵照浙江省委“乾在實處、走在前列”的要求,義烏市委提出“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勝人一籌”的前列理念,增強幹部跨越發展的意識、膽魄和能力,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實幹氛圍,並加強“服務到位、考核到位、監督到位、懲罰到位”的效能建設,增強了黨的引領能力,推動了義烏跨越式發展。

1、把發揮政府這隻“有形的手”的作用和發揮市場這隻“無形的手”的作用有機結合起來。

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政府該管的堅決管好,該放的充分放開,讓市場在法制的軌道上充分發揮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使政府真正回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督、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的本質上來。1993年義烏實行了“管辦分離”,一方面政府及時退出了市場主體角色,另一方面堅持控制土地使用權和市場攤位等事關市場發展的戰略性資源。由政府控股的“中國小商品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市場主辦者進行市場硬體建設、配套服務、經營開發和物業管理,興建各類專業市場和專業街區。牢牢掌握了市場建設主動權,實施市場發展總體規劃,推進市場結構調整和合理布局。

2、堅持“放手養魚”,輕稅薄賦,巨資支持

義烏政府捨得投入,義烏批發市場大多是由政府出資建設的,經營市場的利潤投入市場在建設、再開發,如此循環往復、良性發展。

為支持農民走向市場,在市場培育初期採取“定額徵稅”辦法,以50個攤位為一組,俺營業額大小大家坐下來評議納稅額,個攤位按確定的等級納稅。

為穩定經營人員長期在市場經營,解決其戶籍、購房、子女入學、治安保護等問題,消除了後顧之憂。

3、打通義烏國際通道,搭建更高的對外開放平台。

義烏建設了內陸“無水港”,使義烏成為繼杭州、寧波之後的浙江第三大物流中心,成為具有集散、儲運、包裝、理貨、分送等綜合功能的“始發港”和“目的港”。引進或申請設立了垂直管理的涉外經營管理機構,如海關、商檢、港務,使“義烏港”與港口口岸、邊境口岸無縫對接,實現“一次申報”、“一次檢驗”、“一次放行”。他們於1995年創辦了“中國義烏國際小商品博覽會”,已連續舉辦了xx屆,是由商務部舉辦的繼廣交會、華交會後第三大展會,先後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展會。並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專業展會落戶義烏,使“文博會”、“旅博會”、“森博會”等越辦越紅火。鼓勵更多的內外資銀行、大中型商務服務類企業進駐,加快金融改革和創新,探索外匯管理制度改革,不斷推出新的金融產品。

總之,義烏的成功,領導是關鍵。有一位經濟學者說,義烏的經驗歸結一條,就是一個開明的政府加上一批聰明能幹的商人。義烏的經驗對我們應該有一些啟發。

教育調研參觀考察報告
2024年參觀考察報告(4) | 返回目錄

為了大力推進我系科研發展以及與基層中學的教育聯動,促進我系健康快速發展,dd年4月23日至4月25日,由xx帶領、我系一行10人對dd市dd縣進行了為期3天的歷史和地理方面的科研——教育調研。對dd屯鎮革命烈士紀念館、zy一中、zy博物館、zy縣歷史沿革和旅遊現狀及民辦教育等進行了考察學習。通過座談交流和實地參觀,我們深切感受到zy歷史文化、經濟社會、旅遊教育狀況,獲得了許多寶貴經驗和有益啟示,有助於進一步推進我系科研教育的發展。

一、調查目的

中學新課標是當前教育改革的熱門話題,大學教育科研也是當前大學工作的重點。順利開展大學教育科研活動、為基層輸送適應新課標的合格人才、推進我系以及與基層中學的教育和科研聯動,促進我系健康快速發展,是我們系的工作策略。

我們開展dd縣科研調研與中學教育現狀的調查活動,旨在了解目前dd縣中學教師對我系教育科研的態度、教育科研知識掌握的程度、參與教育科研的情況、對我系教育科研的困惑、期望等;了解開展教育的認識、組織、管理以及教育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等方面;了解dd縣歷史文化、經濟社會、旅遊教育狀況,為我系科研發展服務。通過調查求得第一手原始資料,再對原始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從而對問題進行歸因分析研究,尋求解決問題的路徑,提出工作建議,為我系教育科研的深化發展提供指導、服務、管理決策等方面的參考。

選擇dd縣作為調研對象,這與dd縣的特徵有關。

dd縣位於dd市西南部,全縣共轄 7鎮17鄉215個行政村,總面積3500平方公里,總人口51.98萬(XX年)。dd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沃土平疇,物華天寶,曾是陝甘寧邊區的重要組成部分。dd古屬雍州,秦屬北地郡,位於黃河中游、涇水以北的黃土高原,為華夏古土。糧食作物尤以黃花、杏子為最。黃花菜享譽全國,香飄五洲,被國家外貿部命名為“dd金針菜”;杏產品品類繁多,風味獨特,產量居全國第二,素有“紅杏之鄉”美稱;菸葉質優色黃,香味濃郁,被定為全國商品菸葉生產基地縣;畜產品以皮張、羊毛、羊絨等比較有名;石油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開發前景廣闊。改革開放以來,dd人民發奮圖強,艱苦創業,使全縣經濟社會有了長足發展。dd縣是dd市的文化大縣、教育大縣。因為dd縣不僅歷史文化積澱深厚,名人輩出,而且在建國後,基礎教育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聯考升學率在全市名列前茅,並產生了聞名全市的“平泉精神”。目前,其教育規模在我dd市也是名列前茅的。

二、調研過程及其內容

四月的隴東,雲淡風清,鳥語花香;賓士於一望無際的塬面上,看天地遼闊;行進於輾轉曲折的盤山公路上,觀曲徑通幽;一樁樁一件件,都叫人深思、感嘆!

首先參觀屯烈士陵園。屯烈士陵園是為紀念1948年春西府隴東戰役屯鎮戰英烈、啟迪後人、激勵人民民眾的革命精神於1977年5月動工修建的,並有展覽廳、陳列室、接待室等。展覽廳內布展了屯鎮戰鬥及屯烈士陵園簡介等,陳列室里陳列著部分屯鎮戰鬥遺物。

然後去潛夫山公園。潛夫山公園位於甘肅dd縣城正北潛夫山,因東漢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論家王符在此隱居而得名,相傳山上古柏為王符親手所植,潛夫亭為王符的讀書壇。潛夫山公園從1987年開始修建,目前已建成潛夫亭、杏花亭、通明宮、佑德觀、書畫展覽廳、烈士陵園、烈士陳列館、怡園、沁園、悠園、古城牆等景點,園內古柏蒼翠,香氣氤氳,有古柏、國槐等風景樹30多種3萬餘株及各種花卉,五色繽紛,景色宜人。

潛夫山公園有一定的特色。潛夫山公園距縣城1公里,交通、食宿極為方便,地理位置優越,並且因王符已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的歷史名人,名人效應較高,具有較強的開發性和前瞻性,對全鎮的旅遊有一定的組織帶動作用。dd以本地文化開發為主以行教化的城鎮旅遊文化建設思路有一定的建設意義。

訪問zy一中,我們虛心聆聽了中學老師的講課,並與中學老師就歷史和地理教學及學校管理方面問題進行了面對面的交談。通過交流,我們與中學加深了情感,對中學教師培養方向和自己的特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就年輕教師管理方面,中學有關人員提出的“135”和“358”計畫較有意義。所謂的“135”計畫,就是一年站穩講台,三年成為合格教師,五年成為教學骨幹。所謂“358”計畫就是三年做一個合格的教師,五年成為優秀,八年成為教學能手。有關人員並提出延長大學生實習時間的問題。

參觀了dd縣博物館,也認真聆聽了縣政府有關負責人的報告。dd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人輩出,在遠古時代當地保留了一大批的人類活動遺蹟,當地也同時出土了不少聞名遐邇的文物。由於種種原因,有些文物仍沒得到有效的保護,被盜、被破壞的現象時有發生;有些文化還不知道其名、價值,還需進一步挖掘和研究;有些文物還放置在倉庫之中,尚未發揮其教育價值和功用。

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dd快速發展的民辦教育。dd縣新星中學成立於XX年,是由原dd地區教育處批准成立的一所民辦完全中學。學校位於平泉鎮南街,建校以來,新星中學逐漸形成了“不求人人升學,但要個個成才”的辦學宗旨,鑄就了“勤奮進取,爭創一流”的新星精神,形成了“自強不息,行大於言”的校風,“嚴謹求實,敬業愛生”教風,“文明進取,誠實守紀”的學風,總結出了新星的辦學理念。其民辦教育發展的特點是:起點高、投入大、質量好。

三、調查結果分析

首先,宣傳了我系,加強了高校與所在區域的聯繫,加強了我系與基層相關單位的聯繫和交流,加強了當地高校與當地政府的交流與合作。

其次,了解了基層辦學的基本理念、管理方法、教學技能及存在問題,有利於促進我系教學科研與基層相的銜接。

再次,更深刻的感受到我系辦學的特色和不足之處,為順利開展我系教育科研等各項工作提供依據。

此外,了解了dd縣歷史文化、經濟社會、旅遊教育狀況,有利於為我系科研的發展。

最後,通過這次調研,鍛鍊了隊伍,調節了教師,促進了老師之間的了解,尤其是開闊了年輕老師視野,增長了年輕老師得不經驗,活躍了年輕老師的思維,有利於年輕老師的培養和發展。

此外,覺得可以此為契機,加強與各有關區域單位的聯繫與合作,從而促進我系教學科研發展。覺得應該讓學生及更多的人來瞻仰先烈、感受深感戰爭之殘酷、和平來之不易,從而珍惜現在的和美生活,繼承和發揚傳統優秀精神品質。覺得dd以本地文化開發為主以行教化的城鎮旅遊文化建設思路有一定的建設意義,但也似乎有不到之處,反思其事,覺得我系教育科研大有所為。就教學而言,中學教學與大學教學各有特色,中學教學受聯考指揮棒影響較大,內容較局限。以升學為主要目標;大學則前沿性科研性較為明顯。教法也應該有相應的側重,大學應該更為靈活多樣。就年輕教師管理方面, “135”和“358”計畫較有意義。延長實習時間似乎也可,但在教學理念和培養方向上貫徹理論與實踐更為可行。至於博物館的建設給人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文物的保護和考察。平泉鎮新星中學“先育人、再教學”的辦學理念和他們的開創精神發人深思。

查看更多:
蘇州參觀考察報告
赴紐西蘭參觀新農村的考察報告
華西村參觀學習考察報告
職業教育參觀考察報告
關於參觀學習漳州廈門醫院管理的考察心得
教師赴外地學校參觀學習考察報告
荷蘭參觀考察報告
參觀幼稚園的考察報告
對上海、蘇、杭三地交警參觀學習考察報告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赴參觀學習情況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