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業考察報告2篇

現代農業考察報告 

為了貫徹落實市委六屆四次全會和市政府二次全會精神,加快我市農業結構調整,根據市委、市政府的統一安排,鶴壁市農業考察團一行18人在張俊成副書記、馬方建副市長的率領下,就現代農業企業的組織和經營模式,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加工、行銷,農業名、優、特、新品種,尤其是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規模化種植、農產品加工與流通、林果業等方面,於8月16日至24日赴上海、深圳、廣州等地考察學習。重點考察了上海市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浦東益益久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區華亭鎮聯華村蔬菜園區、市級千畝綠化苗木基地、上海市葡萄研究所、上海市農科院,深圳市保全區公明鎮的市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現代化奶牛示範場、樓村萬畝荔枝園、布吉鎮南嶺村、布吉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廣州市芳村區花卉博覽園、廣州市農科所等。在考察中,通過觀看錄像、聽取情況介紹、座談交流、實地察看、現場諮詢等形式,了解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看到了都市農業的光明前景,目睹了大市場、大流通的繁榮場面和萬畝無公害蔬菜的規模化基地建設,感受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快速流動,探求了農業結構調整的寶貴經驗,思考了我市農業發展的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通過考察,大家深深感到,思想得到了進一步解放,視野得到了進一步拓寬,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信心更加堅定,決心以這次考察為契機,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採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動我市農業結構調整。

一、外地的主要經驗

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在調整農業結構、發展現代農業的實踐中,創造了很多寶貴經驗。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上海等地農業結構調整較早,城鄉一體化進程快,農業發展十分迅速。面對新形勢,他們仍然高度重視農業,認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可以沒有農村但不能沒有農業,把農業真正當作國民經濟的基礎,放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位置來抓,加大投入,強化服務,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上海市抓住 開發浦東的歷史機遇,將農業定位為都市型現代農業,堅持城鄉一體、聯動開發的原則,於1994年9月建立了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經過7年多的開發建設,已形成9.5平方公里的規模,入駐企業40多家,現已將規劃面積調整到12平方公里。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已成為高科技農業的一個縮影,現代農業的一個示範樣板,農業觀光旅遊的一大勝地,科普教育的一個基地,吸引了200多萬國內外賓客前來訪問、考察學習,展現出都市現代農業的風采。上海市嘉定區華亭鎮聯華村為加快農業結構調整,1998年村委會作出了《全村土地全部實行有償轉讓的決定》,採取代種口糧田的形式,將全村土地全部集中起來,由村統一管理,發展高效農業,已建成1000畝市級綠化苗木基地,除種植部分速生楊外,還有桂花、香樟、銀杏等30多個品種;已建成600畝市級有機蔬菜基地,建有260座標準大棚,種有20多種優質蔬菜、瓜果。廣州市芳村區發揮當地種植花卉歷史悠久的優勢,大力發展花卉種植,總面積已超過9000畝,正在建設中的花卉博覽園占地260公頃,集展銷貿易、技術開發、信息交流、旅遊觀光為一體,前期3000多畝的花卉品種展示工程已完工,徜徉其中,使人流連忘返。上海農科院探索出以資產重組和技術入股為基礎,通過科企聯合,走科技產業化之路,共建立科研生產基地159個。

(二)農業發展標準高、起點高

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在農業結構調整中,堅持建設高標準、發展高起點的原則,積極採用現代工廠化生產設施、自動化控制、無土栽培等高新技術,把現代生物研究成果諸如基因技術、良種繁育、無土栽培等,現代工業的高科技產品如滴灌、溫室等廣泛運用於農業生產,創出一種“綠化工廠”式農業生產流水線,把對土地、空間、時間和人力的利用發揮到極致,在有限的自然條件下生產量大質優的農產品,極大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很難說清它們究竟是設施農業,還是綠色食品農業、觀光農業、精品農業,但毋容置疑的是它們代表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方向,體現了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上海市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按照都市型現代農業的要求,從荷蘭引進了3公頃自控玻璃溫室,採用了溫室自動化控制、無土栽培、營養液配方施肥、收集雨水灌溉、蜜蜂與人工輔助授粉、補充輸送二氧化碳等高科技。深圳市農業現代化示範區的育苗溫室引進成套的法國菲勒克萊連棟溫室,配設電動控制外遮陽系統、水簾降溫系統、移動噴灌系統等設備;溫室大棚採用綠鴨公司現代化大型溫室和以色列“肥滴佳”水肥灌溉控制系統。

同時,上海、深圳等地十分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和標準化生產,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生產出一大批綠色農產品。上海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立足市場需求,從選育品種入手,經過工廠化、設施化栽培、飼養和生產,已開發生產出黃瓜、甜瓜、南瓜、番茄、甜椒、生菜、美芹、綠色豆芽、保健雞蛋等數十個品種的綠色食品,經嚴格的檢測檢驗,已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批准頒發綠色食品證書,允許使用綠色食品的標誌。目前,產品已打入航空公司、涉外賓館、大型超市,其中黃瓜、捲心菜等無公害蔬菜已運銷日本,開拓了農產品出口創匯渠道,並與日本的兩家株式會社簽訂了長期穩定的蔬菜出口協定。深圳市人民政府為了加快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相繼頒發實施了3個地方性標準 1個法規,極大地調動了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從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積極性,加快了農產品產地的生態環境建設,嚴格了農產品生產操作規程,加大了農產品產中與產後的檢測檢驗,所生產的農產品取得了綠色食品證書,獲得了進入國內外市場的通行證。深圳市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在推行標準化和綠色安全消費方面,探索了一套比較成熟的管理辦法,嚴格要求進入市場的產品“質量等級化、重量標準化、包裝規格化”,推行農產品質量IC卡管理制度,加大農藥檢測力度,促使農產品經營從追求量的增長轉到注重質量與效益上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符合綠色食品要求的農產品進入市場。

(三)堅持科技興農,把科技融入農業

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科技。現代農業的實質就是高科技農業,是高新技術在農業上的集結。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堅持科技進步,注重技術創新,用科技作支撐,把農產品作為商品,運用現代高科技手段,實行工廠化種植、養殖的模式來生產;用科技武裝農業和農民,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加快了農業結構調整,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在實踐中,他們採取多種形式,加大先進技術的引進力度,注重對引進成果的消化、吸收,並不斷創新,搞好示範與推廣,把科技真融於農業,促使農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他們的實踐再次證明,國內外先進技術的引進與創新是一個地區迅速提高農業發展水平的有效途徑。上海市葡萄研究所先後引進38個鮮食品種,利用現代科技篩選出近20個適宜於江南規模種植與設施栽培的品種,並研究總結出與之相配套的生產管理技術。其中以早熟葡萄8611(無核早紅)、中熟葡萄“森田尼無核”、晚熟葡萄“秋紅”(聖誕玫瑰)等為代表的一批優良品種在當地規模種植。他們不僅實現了葡萄的“計畫生育”,提高了葡萄產量,改進了葡萄品質,而且實現了時間上的差異生產,均衡上市,提高了葡萄種植的經濟效益。上海市農科院、廣州市農科所依託技術與人才優勢,利用組織培養等先進技術,培育了上海“青花菜”、“春麗”、“寶玉”等一批蔬菜、瓜果、花卉等新品種,輻射帶動周圍地區進行大面積種植。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通過自身選育和從國內外引進優良品種,已開發生產出黃瓜、甜瓜等數十個品種的綠色食品。

(四)培育大市場,搞活大流通

我國農業發展已進入一個新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已由生產領域轉到了流通貿易領域,市場機制已成為調節農業發展的基礎機制。農業生產的效益不僅取決於農產品的品種、質量等生產環節,而且越來越取決於流通和貿易環節。一個地區農業發展,農民收入提高,同該地區農業的綜合競爭力密切相關,而這種綜合競爭力的提高主要在於培育大市場、提高大流通。產品形成市場,市場促進流通。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沒有市場,產品難以流通;市場容量小,限制產品流通;只有大市場,才能搞活流通。深圳市布吉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占地1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有天光場和花園式停車場1萬多平方米,是由深圳市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創辦的。該公司堅持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為中心,向生產、零售領域兩頭延伸;堅持以資本運營和管理創新為重要手段,兼併業務關聯度強、資產質量高、具有較好發展前景的企業,將一、二、三產業融為一體,延長了農產品的流通鏈條。該公司開創的“企業辦市場,市場企業化”的“布吉模式”,首開我國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之先河,使批發市場的物資集散、價格生成、信息發布、標準化建設、商品促銷、服務引導、產業帶動等七大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構建了“公司+銷地批發市場+中介組織+產地批發市場+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直接控制或間接引導了上百萬畝果菜基地生產,帶動了200多萬農戶進入市場,分享二三產業的利潤。公司堅持“管理的本質就是服務”的經營理念,不斷探索出農產品拍賣交易方式、肉菜市場超市化的連鎖經營模式等經銷方法,逐步實現了批發市場與連鎖零售、直銷代理與物流配送、有形市場與網路市場的有效結合,形成了全國性、多層次的農產品流通體系。

(五)發展農業需要政府引導和扶持

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個漸進的發展過程,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各級政府加強引導,給予必要的扶持。上海、深圳、等地現代農業的發展,就是抓龍頭、建基地、抓大戶,通過政策傾斜、資金傾斜、信息與技術支持等來扶持他們發展壯大,增強其輻射帶動能力,讓他們去帶動農戶,形成了農業產業化經營格局,增加了農民收入。扶持產業化就是扶持農業,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民。進入20世紀90年代的上海,經濟高速增長,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不僅是量的增加,而且是質的提高。如何使上海的農業與建設一流國際大都市相匹配,擺在了上海市政府的面前。上海市抓住開發浦東的歷史機遇,建立了孫橋現代農業開發區,在資金投入、土地徵用、技術引進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使開發區規模迅速膨脹,輻射帶動能力日益增強,成為上海市乃至全國農業的龍頭。深圳市政府拔款投資7000多萬元徵用了農民部分土地,又以每畝8000元的租金租用農民部分土地,建成了萬畝市級農業現代化示範區,輻射帶動了當地農業的快速發展。

二、思考與建議

(一)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高對發展農業的認識。農業是安民心、安天下的產業。我市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大,其發展速度快慢對國民經濟影響較大。只有壯大農業規模,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才能拉動和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市實行的仍是以家庭承包責任制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土地分散經營,一家一戶與大市場的對接矛盾十分突出,加之我們對農業研究不夠,指導不力,致使農業發展較慢。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儘快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已擺在全市各級黨委、政府的面前。發展是硬道理,我們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高對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的認識,學習外地發展現代農業的寶貴經驗,借鑑外地現代農業的科學模式,用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加快我市農業結構調整。在工作中,要牢固樹立以下幾種意識:一是機遇意識。用敏銳的目光捕捉機遇,用敏捷的反應搶抓機遇,用超常的工作創造機遇,用加倍的努力把機遇變為現實。二是創新意識。創新是發展的動力,創新永無止境。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要勇於探索,勤於鑽研,銳意進取,謀求突破,與時俱進。三是市場經濟意識。運用市場經濟理論指導工作,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發展經營,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四是品牌意識。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加快產品商標註冊,著力提高產品質量,注重名牌實力、名牌形象、名牌認知,積極培育自己的名牌,市場認可的名牌。打造一批名牌農產品,加快建立以技術標準為基礎、質量認證為形式、商標管理為手段的發展模式,實現由商品經營向品牌經營轉變。五是綠色食品意識。綠色食品是滿足市場消費者不斷追求食品安全的“綠卡”。加強產地生態環境建設,嚴格生產操作規程,加強產品質量檢測檢驗,逐步形成一個新興的綠色食品產業。

(二)抓龍頭、建基地、帶農戶,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在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我國農業逐步走向現代化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帶動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途徑。去年,市委、市政府確定了抓龍頭、建基地、帶農戶的發展產業化經營的工作思路,既符合鶴壁的實際,又符合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我們必須唱響這個主鏇律,按照這個工作思路抓下去,抓出成效,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發展。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關鍵是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是分散農戶小生產與大市場聯結的紐帶,具有開拓市場、引導生產、科技創新、深化加工、配套服務的功能。外地的實踐證明,沒有龍頭企業牽引的農業難以實現產業化經營者,而龍頭企業經濟實力的強弱和帶動能力的大小,往往決定著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程度、規模和成效。因此,要把龍頭企業的建設作為農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來抓。一方面,畜牧業是我市的優勢,產業化經營水平較高,以畜牧業為龍頭,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可以加快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我市種植業基本屬於傳統農業,扶持壯大龍頭企業,建設一批規模化生產基地,可以帶動一大批農戶參與基地建設,增加農民收入。在龍頭企業的發展方向上,要突出市場潛力大、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能力強,對具備這些條件的龍頭企業要實行政策傾斜,在人力、物力、財力上予以重點扶持,包括資金扶持、稅收優惠,用地優先、科技投入、信息幫助等多方面,促其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發揮其更強的輻射帶動能力。在經營主體上,要鼓勵和支持多層閃、多形式、多成分的龍頭企業發展,以輻射帶動能力強弱作為龍頭企業的重要標準。在經營形式上,採取契約、契約、股份合作及聯戶、聯營等多種模式,使龍頭企業與廣大農戶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濟利益共同體。目前,我市農業企業數量較少、規模小、帶動能力弱,只是龍頭的雛型,需要加強培育,扶持壯大,儘快制定出市級農業龍頭企業的標準和認定辦法;堅持“誰有能力誰牽頭,誰有能力扶持誰”的原則,出台扶持農業龍頭企業的具體優惠政策;農業龍頭企業要加快科技進步,提高產品質量,改善經營管理,增強競爭能力,從而形成具有市場開拓能力、資金運作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應對風險能力的法人主體。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還要注重基地建設。農產品生產基地是龍頭企業的依託,是連結農戶的載體,是農業產業化的基礎。只有形成較大規模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才能保證農產品的批量供應,提高市場占有率。當前,要突出抓好現有園區的管理,努力提高園區的經濟效益。以園區為龍頭,突出特色,膨脹規模,充分利用園區先進的品種和技術,帶動更多的農戶,創建一批具有我市特色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同時,要按照發揮資源優勢,合理區域布局的原則,儘快調整完善規劃,形成資源特點與市場需相適應的區域經濟格局。在基地建設中,要注重發揮專業村、專業大戶的示範帶動作用,走“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村,一村連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要集中財務、物力、人才,加強基地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不斷改善生產條件,提高基地的集約化水平;注重科技投入,提高基地的科技含量,培育自己的品牌,走品牌加規模的發展之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還要完善和創新運作機制。要推行投資業主制、運行公司制、科技承包制、連線農戶契約制,使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形成專業化、區域化、規模化的農業生產格局。讓農民在產業化經營中,真正得到實惠,增加收入。

(三)堅持科技進步,推進技術創新,為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鄧小平說:“中國農業最終要解決問題要靠高科技”。傳統的農業技術,就要是與解決溫飽問題相適應的高產技術,重量輕質,重社會效益,輕經濟效益。要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必須堅持科技進步,注重技術創新,用科技來支撐農業的發展。一是完善和落實優惠政策,鼓勵農業科研人員下鄉創辦科技園區、經濟實體。二是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範、推廣力度,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三是積極與大專院校、農業科研單位聯姻,加強合作,藉助外力推進技術進步;通過完善利益機,能夠把專業技術人員引進來、留得住,從而使技術依託單位變成我們真正的合作夥伴。四是加強技術培訓,普及先進實用技術。繼續搞好科技下鄉活動、舉辦各種培訓班等常規農業技術普及方式的同時,要注重利用現代傳媒手段,努力提高科技普及的廣度、速度和效果。電台、電視台、報刊要開展專題或專欄,適時傳播農業技術。五是加快農業技術人員知識更新,增強服務農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農業的能力。六是拓寬融資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農業科技投入體系,加大科技的投入。

(四)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增強農業抗禦風險的能力。要把農產品生產標準體系、質量檢測檢驗體系的建設放在優先地位,加快發展。參考外地有關標準,儘快研究制定我市農產品質量標準。分品種建立生產技術規程,用標準化手段促進農產品質量、效益的提高,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加快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建設;建立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完善農產品質量、農業生產資料和農業生態環境的安全檢測手段,提高檢測能力和管理水平,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完善流通體系建設,促進貨暢其流。一是健全中介服務組織,加快農民經紀人隊伍建設。採取扶持與引導,加快農村合作總會的建設,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把政府的意志通過總會變成農民的自覺行為;要加強對農民經紀人隊伍的教育和管理,提高經紀人隊伍的整體素質,規範交易行為,充分發揮他們在農產品生產流通、信息傳遞、科技交流、資金等方面的中介作用。二是要按照開放、統一、競爭、有序的原則,儘快培育並形成適應市場經濟、功能齊全、機制有效、布局合理、交易有序的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零售市場、和農業生產資料等專業市場體系,並遵循市場規律,加強監管。三是加強對外聯繫,拓寬銷售渠道。積極與外地大型批發市場、農產品超市、流通企業等建立密切的合作關係,促進農產品銷售,要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探索和發展農產品網上交易方式,積極發展訂單農業。

加強信息網路建設,為客商和農民提供服務。一是市級“綠洲農網”、兩縣信息平台建設要抓緊改版,完善功能,增加信息量。三區和沒有建站的12個鄉鎮要加快建立縣區級信息平台和鄉級信息服務站,新區周圍三鎮年底前要建成。二是儘快制定方案,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農業龍頭企業、市縣級農業園區、中介服務組織、農民經紀人以及種養大戶要先行一步,實現信息連網。三是積極籌備,儘快開通“168農信息熱線”,大力推廣普及“農信通”,拓寬農業信息傳達渠道。

(五)加強對農業結構調整的領導。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抓住機遇,把調整農業結構作為一件大事列入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真正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為調整農業結構提供指導和服務上來。主要領導要親自研究,分管領導要具體抓,抓具體,及時協調解決調整農業結構調整中的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要把農業結構調整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目標管理,加強督查力度,嚴格考核標準,依據考核結果,實施獎懲,真正把這項工作的好壞作為衡量一個地區工作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作為評定幹部政績和使用幹部的重要依據,要從本地實際出發,採用有效措施,儘快完善規劃,制定和落實具體政策措施,通過政策引導、信息服務、技術示範等辦法,切實加強對調整農業結構的引導。要及時調整同級農業結構調整領導小組成員,充實農調辦工作人員,保證農調辦必需的經費,認真聽取農調辦的工作匯報,及時解決農調辦工作中的實際困難。有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配合,協調行動,加強對行業結構調整的指導,積極支持當地農業結構調整,確保農業結構調整工作順利進行。各級農調辦要加強業務協調和工作指導,撲下身子,深入一線,具體指導農業結構調整工作的開展。各級黨委、政府的督查辦公室,要協助農調辦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對於工作好的通報表揚,工作差的通報批評,使農業結構調整見成效,見實效。

日本現代農業發展考察報告
現代農業考察報告(2) | 返回目錄

日本現代農業發展考察報告

12月,我隨省農委設施園藝農業技術培訓團,在日本進行了21天的學習考察。日本發展現代農業特別是設施園藝農業,保障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們的做法和經驗對我們具有借鑑意義。 

一、日本農業經濟概況 

日本是由3900多個小島組成的島國,面積37.77萬平方公里,人口1.26億,農業人口1279萬,城市人口占77.4%。日本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平均每平方公里329人,屬典型的人多地少國家。日本資源匱乏,耕地短缺,土壤貧瘠,主要為黑土(火山灰)、泥炭土和泛鹼土,山地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80%。日本屬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夏秋多颱風,年平均氣溫在10℃以上,年降雨量1000-毫米,分為北海道、關東、九州等9個農業區。,日本人均GDP3.75萬美元,農業增加值1125億美元,占2.5%,農戶平均年總收入為1000萬日元,非農業收入占70%左右。一、二、三產業從業人員比重為5:35:60。 

二、日本發展現代農業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舉全國之力保障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民收入水平。農業已成為日本目前最大的政治問題、經濟問題和民生問題。日本正在舉國家和全社會之力,以穩定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民收入水平。 

一是加大財政對農業的投入。雖然日本農業增加值只占GDP的2.5%,但財政對農業的投入所占比重很大,以大分縣為例,農業投入在財政投入中列第四位(第一是政府開支,第二是教育,第三是土木建築,第四是農業),達到60億元(749億日元),占財政總支出的12.3%,財政補貼每個農戶10.7萬元(130萬日元),占農戶平均年收入的13.4%。 

二是制定農產品價格安定法。國家、縣、農協三方建立了價格安定基金(國家出50%、縣出30%、農協和農戶承擔20%),明確了價格安定的補助品種,價格低於生產成本,農戶損失全部由基金補足,因自然災害減產也可獲得基金的救濟。 

三是重點扶持農業生產專業戶。日本的農戶數由1960年的605萬戶減至的324萬戶。在這些農戶中,專業農戶占16%,其餘為兼業農戶。為確保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日本開展了農業經營者認定計畫,被認定的專業生產農戶,政府在設施建設、金融信貸等方面給予大量補貼,並提供全方位的技術和流通服務,確保專業農戶年收入處於社會中等偏上水平。 

(二)建立農協把農民由弱者變成強者。農協是日本舉足輕重的政治、經濟力量。農民可自願加入農協,住在農村的非農戶也可參加農協。農協組成主要有四個層次:一是組合員(農家或以農家為主);二是市、町、村JA農協;三是縣JA農協,包括信聯、共濟聯、經濟聯、厚生聯、中央會五部分;四是全國JA農協,包括農林中金、全共聯、全農、全厚聯、中央會五部分。縣和全農主要從事農業專業性工作,市、町、村農協是縣的視窗,各級農協都是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農協將弱勢農民聯合起來成為日本社會強大的經濟共同體和利益共同體。農協具有五項職能: 

一是信用事業。農協將農民的錢集中起來,成立了中央農林金庫,目前各類存款和組合員資金達73兆億日元,為日本第二大銀行。五十年前,農民貸不到款,貸到了利息也很高,現在他們有了自己的銀行。中央農林金庫可從事任何金融增值業務,增值後的利潤分給農民。二是保險事業。日本政府對其他保險公司的險種有限制,農協所辦的保險機構則可以從事所有業務,可以從事保險資金的增值業務,主要是投資股票、債券和發放貸款。目前,農協共濟聯持有保險金400兆億日元,在日本僅次於生命保險公司,處於第二位。三是經濟事業。主要是幫助農民共同銷售農產品、購買生產資料和部分生活用品。去年全國47個縣經濟聯買賣金額3.3兆億日元,是日本最大的經營共同體。四是厚生事業。主要是辦醫院,從事防病、治病等解困事業。五是指導事業。主要是代表農民給政府和政治家(主要是議員)提建議和意見,在生產經營、社會生活等方面對農民給予指導。 

(三)推進“一村一品”運動。日本產大米16元(人民幣)/斤、西紅柿10元/個、大白菜24元/棵、菠菜20元/斤、山水梨24元/個。日本產的蔬菜、大米、水果價格雖然比進口高几倍甚至十幾倍,但國民還是喜歡買本國產的農產品,除了高收入因素外,主要是因為日本農業通過開展“一村一品”運動,大大增強了日本國民對本國農產品消費的信心。日本目前80%的城市居民,對所消費的農產品質量缺乏安全感。而“一村一品”運動的核心,是將具有當地資源優勢和特色的農產品,在品質、營養、商品性、文化底蘊等方面做精、做細、做特,做成全國和世界一流。 

(四)大力發展設施園藝農業和畜牧業。隨著城市化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為了穩定蔬菜副食品供應,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勵設施園藝農業和畜牧業發展。農戶每建造一棟大棚或溫室,可從國家獲得50%的補助,加上縣、市、町、村補助30%,農戶只需出資20%,並擁有全部產權。日本農業結構已經發生明顯變化,糧食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為18%左右,畜牧業占25%左右,設施園藝農業比重高達40%左右,成為日本最大的農業產業。 

(五)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一是提高消費者信心。不定期到產地(超市)抽樣監測,並通過各種市場行銷組織,經常把消費者或商社請到現場參觀考查,在增進互信的基礎上籤訂供銷契約。二是推行實名制銷售。日本農產品從產地生產到協會、加工企業、進入市場都是採取實名制。在產地和生產企業抽查監測,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產品不能進入加工企業或市場,並按商品標註退回原產地。三是完善農產品產地標識認證制度。日本全國農協中央會決定,在底之前對通過全國農協上市的肉類、蔬菜等所有農產品編排識別號碼,實施“身份”管理制度。 

(六)強化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工作。日本建有由國立和公立科研機構、大學、民間組織等三大系統組成的農業科研和技術推廣體系。日前日本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農業科研經費占農業總產值的2.2%左右。烏拉圭回合後,日本政府為增強農業的國際競爭力,大力扶持降低農業生產成本的技術開發與套用,特別對民間系統的研究給予資助。日本的農業推廣服務主要是通過政府農業改良普及部門和農協進行。目前,日本有591個“地域農業改良普及中心”、經國家考試錄用的專門技術員6680人和經地方考試錄用的改良普及員10356人,這些普及員均為公務員。農協還擁有近2萬名的營農指導員。 

(七)健全和規範農業決策程式。日本農業決策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程式。農協:要求解決的政策、技術、資金問題——政府管理部門:歸納分析、優選課題(超前1-2年)、公開招標——各類專業協會或諮詢機構競標:課題調研、提出對策----反饋給政府管理部門——報上級和同級議會討論——法定程式審批——下達政府執行。這樣的程式能充分體現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最大限度地減少決策失誤。 

三、啟示與建議 

我市人多地少,農業的家庭經營方式與日本有相近之處。借鑑日本發展現代農業的經驗,我們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一)以行業協會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日本發展農業經驗表明,只有通過行業協會、合作經濟組織把農民和農業企業組織起來,才能為科技推廣、質量安全、品牌培育、高效管理、農民維權等提供有效的載體和運轉平台,才能把單家獨戶經營的弱勢農業變成規模化、產業化、社會化經營的強勢農業。借鑑日本的經驗,加強行業協會和農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關鍵要把握四點:一是將政府的一些具體的經濟職能,轉由協會和合作經濟組織行使,政府主要通過制定規章、準則、標準,搞好監督管理,特別是要適應鄉鎮擴大的趨勢,強化鄉鎮一級協會和合作經濟組織的職能,使其在某些方面起到政府的作用;二是以專業大戶和行業龍頭企業為載體率先推進;三是從市場前景好、種養效益高的農業行業領域重點突破;四是按照政府引導、農民自願、市場運作、企業經營的原則,穩步推進。

(二)以發展設施農業和養殖業為重點,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日本發展經驗表明,工業化和城市化必然導致農業生產結構的改變,糧食、油脂生產必然呈下降的趨勢,蔬菜業、養殖業將成為農業的主導產業,設施農業成為集約型農業的主要形態。因此,無論是滿足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還是提高農民收入水平,都要求大力發展勞動密集、產品新鮮度高、市場銷路廣、經濟效益好的設施農業。近年來,我市工業化和城市化步伐加快,為設施農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我們要適應這一形勢,把中央政策與合肥實際結合起來,堅定不移地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動設施農業、養殖小區和農業產業園區快速、健康發展。 

(三)以最佳化質量和品質為重點,大力突破國內外市場農產品綠色壁壘。日本農戶年收入最少要達到80萬元人民幣,務農者才能穩定。歐盟基本上也是這個水平。比勞動力成本,日本和歐盟根本無法同我們競爭,這點他們也非常清楚,危機感很強,做了很多細緻的對策性研究,制定了很多保護性措施,主要為兩條:一是提高質量檢測標準,樹立技術壁壘;二是採取綜合技術措施,提高本國產品的質量。我市農產品要提高國內外市場競爭力,最關鍵的是要突破質量和品質的“瓶頸”制約。一要以專業大戶為龍頭,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品牌,為質量追溯制度和信用檔案的建立奠定基礎;二是從老百姓最關注的夏季葉類蔬菜著手,推行實名制銷售,提高消費者信心;三是以外銷前景廣闊、附加值高的農產品為重點,集中財力和人力攻關,提高產品的品質和營養價值,增強對國內外消費者的吸引力;四是採用信息公開的方式,全過程向消費者宣傳保障質量、改善品質、增加營養的措施。 

(四)以實施“一村一品”、“一鄉一品”工程為重點,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我市開展“一村一品”、“一鄉一品”工作起步比較早,但由於缺乏持之以恆精神,特色農業未能真正做精、做深、做大、做強。在農業發展新階段,圍繞農民增收,發展特色農業,全面推動“一村一品”、“一鄉一品”工作,借鑑日本經驗,關鍵是走好兩步棋:一是政府引導,農民自願,集中力量開發一個主導產品,造就一個成功範例,引導農民圍繞主導產品發展生產經營;二是把從事主導產品生產的農民組織起來,建立合作經濟組織,形成利益共同體。 

(五)以扶植種養大戶為重點,大力培育專業務農者。日本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農村人口稀疏、農業衰退、勞動力老齡化和女性化等問題,也是我們難以避免的。為了穩定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和提高農民收入水平,遵循WTO的綠箱政策,積極採取應對措施。一是適應勞動力轉移就業的趨勢,大力扶持專業農戶提高機械化水平;二是針對老齡化和女性化的趨勢,大力扶持省力化栽培品種和技術的研究推廣;三是加強對專業務農者的技能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促進由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轉變;四是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六)以“兩個體系”建設為重點,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日本專家研究指出,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中國15—20年後,蔬菜供應將出現短缺,必須通過現代高科技武裝農業,以生物技術、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的集成套用來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我們要把科技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突破口,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統籌整合城鄉資金源,加快建立健全農業科技推廣服務體系和農村勞動力教育培訓體系,使科技在農業發展中真正發揮“第一生產力”的作用。 

(七)以完善和規範程式為重點,大力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借鑑日本經驗,可採取以下措施:一是注重調研廣度和深度,廣泛聽取意見特別是農民的意見,真正掌握“三農”面臨的主要問題,針對農民的需求,提出解決方案,優中選優,作為決策的重要依據;二是建立重要農業問題招標和論證制度,注重發揮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社會中介組織、國內國際同行的智力優勢,從定量到定性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評估,為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三是建立市、縣農業重要政策和項目審議制度和聽證制度,儘量多組織跨行業、跨部門、跨所有制的專家和當事人進行審議和聽證,形成共識後付諸實施;四是進一步發揮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在農業政策研究制定中的決策、協調、統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