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考察團赴外地學習考察報告

3、“三化”互動是實現現代化發展的關鍵。“三化”即規模化、組織化、特色化。按照 “政府組織、政策引導、科技支撐、企業帶動、農戶實施”的原則,楊凌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小麥良種、精品苗木、經濟林果、花卉、食用菌、生豬及奶肉牛繁育等八類產業。截至目前,八類產業累計建成5萬餘畝。其中,建成設施農業基地2.5萬畝。建成蘋果、獼猴桃、核桃以及抗乾旱觀賞植物等種苗繁育基地XX多畝,帶動農戶繁育種苗XX畝。發展以獼猴桃為主的經濟林果基地15000餘畝。發展生豬養殖基地占地1661畝,已存欄母豬2600頭。引進了陝西秦川牛業有限公司萬頭秦川牛養殖繁育基地(占地1019畝,計畫投資1.2億元)、陝西秦寶牧業發展有限公司肉牛產業示範園(占地1122畝,計畫投資1.6億元)和楊凌澳源牧業有限公司良種奶牛養殖(占地691畝,計畫投資8700萬元)等3個基地。發展小麥良種3000畝,輻射帶動區外發展7000畝。引進今日花卉公司占地328畝,已建成並開始育苗。建成年產1000噸杏鮑菇鮮品的工廠化生產線和年產8000噸的食用菌陰陽棚20座,帶動農戶發展陰陽棚60座;建成年產XX噸的杏鮑菇栽培工廠一座,帶動農戶建設120座食用菌中棚。企業帶動,農戶實施促進規模化、組織化、特色化,對產業發展起了關鍵作用,而在這一方面,我縣還處於以農戶為主導的發展狀態,成方連片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企業投資設施農業剛剛起步,帶動能力不強。同時,標準化程度低、品牌不響也制約了農業特色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亟需大力引導資本和生產要素向農業產業聚集、滋養和滋生,以做足規模基礎、提高組織化程度,形成區域特色。

4、創新體制活機制,是農業做大做強的保障。體制機制決定了發展的動力和活力,決定了一個地區的創造力和競爭力。楊凌按照“現代農業看楊凌”的定位,規劃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區。

在推進園區建設上,楊凌將各項任務分解細化落實到具體項目、具體工程、具體責任人員、倒排工期、倒推進度,有力地促進了園區建設。

在促進規模發展,推進土地流轉上,探索出土地流轉的新方式、新方法。楊凌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統一規劃建設占地15萬畝。園區規劃涉及四鄉一鎮70多個村的土地,要實現土地相對集中規模化經營,就必須打破鄉村地界,改變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現狀。XX年以來,他們借鑑外地經驗,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和“不變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經營權”的原則,提出了通過組建“土地銀行”,把農戶分散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集中起來,推動土地經營權向種養大戶、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流轉,實現現代農業園區的集約化、標準化、信息化發展。對土地銀行的定性是,在村兩委會領導下的農村土地流轉中介服務組織,從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收儲、出租、轉包等中介服務。主要職責:一是把農戶分散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集中到土地銀行,即“存地”;二是將土地銀行的“存地”對外租賃,即“貸地”;三是收取和兌現地租;四是協調流轉中的相關問題,調解糾紛等。在管理服務方面,逐步健全了區有中心、鄉鎮有辦公室、村有土地銀行的農村土地流轉管理服務體系。區上成立了土地服務流轉中心和土地流轉糾紛仲裁委員會,負責全區土地銀行的業務指導、規範管理,以及土地流轉糾紛的仲裁工作。各鄉鎮設立土地流轉辦公室,具體負責轄區內土地銀行的日常管理和監督,集中保管土地銀行的檔案資料,監督管理土地銀行的土地租金,調解土地流轉矛盾和糾紛。同時,區財政給土地銀行每年補助運行經費1萬元,支持土地銀行正常運轉,開展工作。在促進土地流轉,發展設施農業方面,我縣還需要進一步鼓勵和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