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公務員考察報告4篇

根據中歐公共管理項目子項目四的計畫安排,200*年5月14日至28日,以國家行政學院培訓部主任谷昀為團長的中國國家行政學院培訓考察團一行11人(包括海南,重慶,青海,大連行政學院的領導和管理人員)赴歐洲的芬蘭,荷蘭,義大利進行學習考察.考察團應邀走訪了三國的一些公務員培訓機構,參加了一些培訓課程的學習,與三國同行交流了公務員培訓的情況和經驗.通過考察學習,考察團了解了歐盟一些主要國家公務員培訓方面的基本情況,學習了三國公務員培訓的一些主要經驗,比較圓滿地達到了預期的考察學習目的.

一,芬蘭公共管理學院基本情況

芬蘭公共管理學院的組織形式及運作特點:

芬蘭共和國位於歐洲北部,面積338145平方千米,人口520萬.芬蘭政府機構由中央政府(包括30個部委或中介組織),5個省級行政機構和444個地方自治政府組成.公務員總數為57.6萬人(包括中介組織工作人員,教師,醫生,市政人員及司機等),其中,中央為12萬人,地方政府為42.6萬人.全國實行高稅收,高福利政策,教育,醫療全部免費.芬蘭公共管理學院由財政部負責管理(財政部負責預算決算,也負責政府機關編制),是國家級的公務員培訓,諮詢和經濟戰略發展服務公司,也是唯一的中央公務員培訓機構,英文簡稱"haus".全院有全職教師65人,其中50人具有培訓師資格,培訓師具備獨立組織承擔培訓項目的能力,兼職教師300多名.

"haus"成立於1971年,當時名為國家培訓中心;1987年改制為行政發展中介組織,開始實行市場化,市場化的培訓份量逐年增加,中央財政支持逐年減少,到80年代末,完全市場化;1995年又一次改制為芬蘭公共管理學院,xx年再次改制為公共管理學院有限公司,產權由國家控股60%,赫爾辛基諮詢集團有限公司控股40%.

"haus"設立董事會,由董事會負責管理;董事會主席為學院最高領導,由財政部一名高級顧問擔任,董事會成員由財政部統一任命.董事會下設管理主任一名,負責學院日常工作;下設執行團隊,後勤管理部,諮詢與培訓部和國際項目培訓部(後三個部各設主任一名).諮詢與培訓部主要負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醫療衛生等部門的公務員培訓;國際項目培訓部主要負責領導者,行政法,行政管理服務和國際項目培訓.

財政部每年給"haus"下達一定創收指標,所有的培訓實行項目制,一個項目組由一名培訓管理者和一名助手組成,全院共有20多個項目組,項目組人員基本固定,項目組實行定額,定向管理,定額是指,每年要完成一定創收任務,定向是每個項目組負責某一領域或某一部門的培訓工作.

多年來,"haus"經過不懈努力,逐漸發展成為芬蘭培訓高素質公務員和為政府決策提供諮詢服務的重要基地,在芬蘭享有較高聲譽."haus"歡迎任何級別的公務員自願來"haus"培訓,它總是力圖把最好的培訓方法用在最適合的培訓課程上,增強公務員的創新意識,責任意識和行政能力,提升芬蘭政府以及歐盟政府機構的服務能力.

"haus"實行完全市場化的培訓,服務對象按比例劃分大致為,中央政府65%,地方政府15%,國際項目15%,其它組織,公司,合作者共5%;按照服務項目劃分,諮詢和公共行政管理培訓30%,對外培訓50%,國際項目15%,其它5%.xx年,培訓班次總計200多個,參訓學員8000多人,諮詢日總計1500多天次,流轉額830萬歐元,稅前利潤60萬歐元.

(二)"haus"組織公務員培訓的教學組織有以下幾個主要環節:

1,培訓需求分析.培訓需求包括國家,組織,不同公務員群體和個人等四個層次需求.首先要滿足國家需求,考慮國家要解決什麼問題;其次是了解組織的需求,根據國家發展戰略,組織內部要進行哪些改革,需要做什麼專題培訓;然後才考慮不同公務員群體和個人的需求.

培訓需求信息來源有五個方面:一是政府部門最近改革動向;二是國家最新的立法;三是組織內部的主要變化;四是通過面談形式,收集培訓需求信息;五是通過發放問卷調查,徵求意見表的方式,分析統計培訓需求信息.

歐盟三國公務員培訓學習考察報告
2024年公務員考察報告(2) | 返回目錄

根據中歐公共管理項目子項目四的計畫安排,200*年5月14日至28日,以國家行政學院培訓部主任谷昀為團長的中國國家行政學院培訓考察團一行11人(包括海南,重慶,青海,大連行政學院的領導和管理人員)赴歐洲的芬蘭,荷蘭,義大利進行學習考察.考察團應邀走訪了三國的一些公務員培訓機構,參加了一些培訓課程的學習,與三國同行交流了公務員培訓的情況和經驗.通過考察學習,考察團了解了歐盟一些主要國家公務員培訓方面的基本情況,學習了三國公務員培訓的一些主要經驗,比較圓滿地達到了預期的考察學習目的.

一,芬蘭公共管理學院基本情況

芬蘭公共管理學院的組織形式及運作特點:

芬蘭共和國位於歐洲北部,面積338145平方千米,人口520萬.芬蘭政府機構由中央政府(包括30個部委或中介組織),5個省級行政機構和444個地方自治政府組成.公務員總數為57.6萬人(包括中介組織工作人員,教師,醫生,市政人員及司機等),其中,中央為12萬人,地方政府為42.6萬人.全國實行高稅收,高福利政策,教育,醫療全部免費.芬蘭公共管理學院由財政部負責管理(財政部負責預算決算,也負責政府機關編制),是國家級的公務員培訓,諮詢和經濟戰略發展服務公司,也是唯一的中央公務員培訓機構,英文簡稱"haus".全院有全職教師65人,其中50人具有培訓師資格,培訓師具備獨立組織承擔培訓項目的能力,兼職教師300多名.

"haus"成立於1971年,當時名為國家培訓中心;1987年改制為行政發展中介組織,開始實行市場化,市場化的培訓份量逐年增加,中央財政支持逐年減少,到80年代末,完全市場化;1995年又一次改制為芬蘭公共管理學院,XX年再次改制為公共管理學院有限公司,產權由國家控股60%,赫爾辛基諮詢集團有限公司控股40%.

"haus"設立董事會,由董事會負責管理;董事會主席為學院最高領導,由財政部一名高級顧問擔任,董事會成員由財政部統一任命.董事會下設管理主任一名,負責學院日常工作;下設執行團隊,後勤管理部,諮詢與培訓部和國際項目培訓部(後三個部各設主任一名).諮詢與培訓部主要負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醫療衛生等部門的公務員培訓;國際項目培訓部主要負責領導者,行政法,行政管理服務和國際項目培訓.

財政部每年給"haus"下達一定創收指標,所有的培訓實行項目制,一個項目組由一名培訓管理者和一名助手組成,全院共有20多個項目組,項目組人員基本固定,項目組實行定額,定向管理,定額是指,每年要完成一定創收任務,定向是每個項目組負責某一領域或某一部門的培訓工作.

多年來,"haus"經過不懈努力,逐漸發展成為芬蘭培訓高素質公務員和為政府決策提供諮詢服務的重要基地,在芬蘭享有較高聲譽."haus"歡迎任何級別的公務員自願來"haus"培訓,它總是力圖把最好的培訓方法用在最適合的培訓課程上,增強公務員的創新意識,責任意識和行政能力,提升芬蘭政府以及歐盟政府機構的服務能力.

"haus"實行完全市場化的培訓,服務對象按比例劃分大致為,中央政府65%,地方政府15%,國際項目15%,其它組織,公司,合作者共5%;按照服務項目劃分,諮詢和公共行政管理培訓30%,對外培訓50%,國際項目15%,其它5%.XX年,培訓班次總計200多個,參訓學員8000多人,諮詢日總計1500多天次,流轉額830萬歐元,稅前利潤60萬歐元.

(二)"haus"組織公務員培訓的教學組織有以下幾個主要環節:

1,培訓需求分析.培訓需求包括國家,組織,不同公務員群體和個人等四個層次需求.首先要滿足國家需求,考慮國家要解決什麼問題;其次是了解組織的需求,根據國家發展戰略,組織內部要進行哪些改革,需要做什麼專題培訓;然後才考慮不同公務員群體和個人的需求.

培訓需求信息來源有五個方面:一是政府部門最近改革動向;二是國家最新的立法;三是組織內部的主要變化;四是通過面談形式,收集培訓需求信息;五是通過發放問卷調查,徵求意見表的方式,分析統計培訓需求信息.

2,設定培訓目標.設定培訓目標,首先要了解培訓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要組織這次培訓需要完成什麼工作然後是看組織內部現實的具體目標有哪些最後確定培訓課程.例如:培訓者培訓,設定有四個方面的培訓目標.一是要掌握更多的行動學習法的說教的知識和技能;二是要了解系統培訓的溝通技巧;三是要有發展自身學科領域的計畫技能;四是要有組織培訓的知識和技巧,並能運用它們.

3,課程設計.課程設計要完成八項工作:一是了解和分析培訓對象;二是確定培訓的組織結構,儘可能安排網路學習部分;三是排定培訓項目課時分配表;四是確定培訓的持續時間("haus"的培訓有的是非連續脫產學習);五是選定培訓材料;六是選擇最合適的培訓方法;七是走訪參訓學員;八是確定評估方式或方法.

4,培訓的組織實施.1,開始課程,破冰.2,理論授課,安排專家專題講授,授課教師有兩類,一是"haus"自己教師,二是外請教師,外請教師主要包括政府官員,大學教授,私人培訓者,外國專家.3,輔助學習方式:個人練習,小組討論,團隊工作.4,培訓者工具箱有:培訓計畫,培訓說明,目標群體分析,問題列表,行動學習方法,團隊工作,分組練習,演示輔助工具,角色扮演,情景模擬等.5,強調互相交流學習,創造和諧的培訓氣氛,學員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同行之間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5,培訓評估程式.選擇評估方法,確定評估標準,向學員和學員的上級發放評估問卷,進行培訓評估,運用評估結果,改進培訓工作.

二,荷蘭公共行政學院培訓基本情況

(一)荷蘭公共行政學院培訓管理運作程式

荷蘭政府各部門有義務對部門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部門管理者提供本部門年度培訓計畫,由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進行計畫制定,管理和分配培訓資金,並與培訓機構聯繫,提出培訓需求,一般是通過公開招標的採購方式,選擇適合的培訓機構簽訂培訓契約.

在這種運作體制下,各個行政學院有專人與各機構管理者進行聯繫,及時了解部門變化和培訓需求,並根據了解的信息提供培訓計畫.

(二)公共行政學院遠程教學項目

荷蘭公共行政學院有一個遠程教學項目,為政府機構提供培訓和決策諮詢服務.該學院80%的培訓課程時採取網上教學方式,具體操作是將不同地點的學員分成幾組,通過網路與培訓者連線,培訓者將討論題通過網路發布,各組學員在不同地點討論,並將討論結果通過網路傳輸給培訓者.學習過程持續幾個月,討論題目主要圍繞政府工作的重點難點問題,或者是政府工作的變革問題.

(三)海牙市地方公務員培訓

在荷蘭期間,我們應邀還走訪了海牙市政府所屬的公務員培訓中心.海牙共有8000名公務人員,公務員的培訓主要採用線上教學和綜合學習的模式.培訓中心是為公務員發展,成長提供智力支持.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公眾關係協調,計算機知識,個人績效評估等課程,在每個主題課程里包括一系列可操作性的子課程.以"個人績效"主題課為例,主要開設如下課程:時間管理,如何管理別人,如何指導別人,發揮團隊作用.培訓方式主要以線上學習的方式進行,僅XX年就有5000多公務員參加過學院開設的所有項目學習.每名學員在網上都有個人學習主頁,在主頁上可以找到所有註冊過的線上學習課程,上午授課,下午討論,在網頁上以動態情景引出討論的問題,引導學員線上討論.該培訓中心的精幹高效給我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該培訓中心主要依託一個培訓網站來運作,全部工作人員只有三人.學院進行的都是短期培訓和為市政府公務員量身定做的課程,課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強和時效性.

三,義大利考公務員培訓的基本情況:

在義大利期間,考察團訪問了負責義大利地方公務員培訓的弗邁茲行政學院,全國商會培訓機構tagliacarne學院和義大利公共行政高級學院.大家聽取了多方面的培訓情況介紹,並參與了一些內容不同,方式各異的培訓課程,比較全面地了解了義大利公務員培訓的體制,方式和方法,學習到一些先進的培訓理念和培訓技巧.

(一)弗邁茲行政學院(formez)簡況

弗邁茲行政學院是直屬義大利國家公共職能部的培訓機構,總部在羅馬,下設兩個分院,一個在那布勒斯,一個在撒丁島.整個學院共有工作人員400多人,另外還有以契約,公約形式簽約的合作人1200多人,培訓師主要來自於義大利不同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其主要職能是:開展政策研究諮詢工作;組織培訓活動;開展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合作管理研究.

學院設有董事會,校長和董事均由公共職能部直接任命.董事會一半成員由公共職能部指定,一半成員來自義大利各級政府協會.學院由中央政府撥款,地方政府以項目形式為其提供財政支持.學院的培訓對象包括:大區,省,市三級政府部門的公務員,以及希望進入地方公務員隊伍的大學畢業生.

學院的工作目標是培訓地方政府的公務員,提高地方政府公務員素質,更新他們的指示,培養他們的團隊意識,增強他們的行政辦事能力,提升公務員在民眾中的形象.此外,還涉及以下主要工作:協助公共行政部門進行必要的改革;幫助中央政府集權下放和簡化行政程式;將技術革新的最新成果套用到行政工作中去;開設為企業提供行政技術協助的服務視窗;組織政府部門人員招聘考試.

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日漸成熟,學院逐步推廣以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培訓手段,採用e-learning進行培訓教學,交換信息,交流經驗.

(二)全國商會培訓機構tagliacarne學院

tagliacarne學院是義大利全國商會培訓自己的行政官員的培訓機構,1986年建校,由當時的商會聯合會提供校址和經費支持.學校的第一個職責是面向商會組織和企業設計,組織各類培訓活動;第二是針對中小企業開展的研究諮詢服務工作;第三是開發新的服務項目,為地區經濟發展制定規劃和提供政策諮詢.

義大利每個大區和省都有商會,商會可以在某個大區成立商會聯盟或商會聯合會,商會聯合會為所有商會提供各種服務.義大利的商會屬於公共職能機構,在行政管理上有很大的自主性,其主要職責是協調地方商業,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每個商會是獨立的,有自己的章程,自主性強,活動經費來源於企業繳納的年費.商會在一定程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平衡各個企業的共同利益.每個商會有四個功能,包括履行行政職能,宣傳商會工作,追蹤地區經濟發展狀況,調節控制市場.商會需要一支非常專業的管理隊伍,對市場進行有效的監控調節.商會在培訓上投入的費用相當可觀,每年都要制定年度培訓報告,規劃全年培訓活動.

學院對商會官員的培訓目標:通過系統的專業知識的培訓,培養提高商會官員的觀察力和判斷力,使其敏銳地看到當地經濟發展的特點,把握企業的發展機遇,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

作為商會官員首先要全面了解商會的職能和職權,能夠分析某一個專業領域的關鍵性,決定性問題,把握企業的發展方向;其次是具備科學的管理能力,利用商會網路化的管理平台宣傳商會工作,加強商會組織的交流.另外,商會官員還要有領導項目的能力,協調公關能力,控制監督能力和宣傳教育能力.為全面提高商會官員的素質和能力,學院將不同類型的人劃分為不同的目標組進行摸底調查,並將調查結果作為制定培訓計畫的依據.

近年來,學院也開始面向社會招錄大學畢業生,進行管理專業的碩士課程培訓.管理專業的碩士課程培訓類似於美國的mba教育,雖然它有學歷,無學位,但可以保證參訓者的工作出路,對剛畢業的大學生很有吸引力.

(三)義大利公共行政高級學院

義大利公共行政高級學院建校於1962年,有5個校址,總部位於羅馬.學院原從屬於公共職能部,現在直接從屬於總統府.學院的主要任務是篩選和培養高級行政官員.學院院長由共和國總統任命,院長任命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學院管理隊伍由領導層,官員和教學人員組成.總部固定的教學人員30人左右,他們不單純從事教學,還要從事教學管理協調工作,既能夠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學習輔導,還具備獨立組織培訓項目的能力.教學培訓的師資主要聘請大學教授和政府部門的高級管理人員.

在義大利針對不同級別的公務員有不同的培訓學校,公共行政高級學院負責中央政府官員的培訓,弗邁茲行政學院負責省,市級政府官員的培訓.義大利法律規定,每年要用相當於全國行政人員勞動工資1%的經費培訓公務員,每一個公務員都有權利獲得知識更新的機會.

學院的主要培訓種類包括兩種,一是面向剛進入行政體制人員組織的初任培訓,二是面向現任官員的知識更新培訓.培訓除了理論學習外,還安排了實踐環節.

學院還有一個重要的職能是主持領導官員的選拔考試和初任公務員的招聘考試.另外,學院還為義大利政府提供政策諮詢服務.

領導官員的選拔考試具有嚴格的程式,競爭也比較激烈,其基本程式包括:

①發布招考公告.

②個人進行報名申請.

③進行前期篩選.考前一個月,在官方公告上登出問卷,要求報名人員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內,從5000個問題中任選100個題目作答.

④組織筆試和面試.

⑤面試合格者要接受為期一年半的崗前培訓.培訓期間,除了系統學習行政管理,經濟管理,法律法規和歐盟事務等專門知識外,還要到即將任職的工作部門實習.

⑥最後還要經過期終考試,考試合格者才能正式上崗.

初任公務員的招聘考試,類似於我國的中央國際機關公務員考試.參加初任公務員招聘考試的人員,要求具備大學學歷,年齡在27-30歲左右.考試包括筆試和口試,還要撰寫小論文,通過評審委員會的答辯.只有考試的前幾名才有機會進入公共行政高級學院接受一年半的培訓,其中一年時間接受系統的課堂教育,半年時間在各部機關實習,成績佼佼者有機會直接進入領導層.

四,芬,荷,意三國公務員培訓的主要特點

芬,荷,意三國都是已開發國家,公務員制度比較完善,公務員培訓起步較早,形成了一整套完備的公務員培訓運作模式和方法.考察中我們感到,芬,荷,意三個國家在公務員培訓理念,方式,方法上主要有以下一些特點:

(一)國際化,市場化的培訓理念

歐盟國家的公務員培訓工作不僅著眼於地區,國家的發展,也著眼於歐盟社會,國際社會的大背景,服務於歐盟一體化和經濟全球化,具有寬廣的國際視野.

芬,荷,意都出台了專門法規,對公務員培訓作出了明確規定.荷蘭政府規定,公務人員的錄用,轉任或晉升等,都需事先經過一定時間的培訓,形成了"培訓――就職――再培訓一一晉升"這樣一個循環上升的機制,以確保每個層次公務員隊伍素質的最佳化與提高.義大利法律規定,各級政府部門每年都必須制定培訓計畫,中央級政府還要做培訓需求分析.

為了適應經濟全球化和歐盟一體化的要求,各公務員培訓機構都把歐盟方面的法律,法規列為重要的培訓內容,在培訓課程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除此之外,他們還都積極面向歐盟國家,面向世界開放培訓市場,充分利用國際國內資源,大力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與國外公務員培訓機構的合作,或者與國外合作舉辦培訓班,或者選送本國公務員到國外培訓機構培訓,或者聘請國外高水平培訓專家來開展培訓工作.尤其是注重開闢和拓展公務員培訓的國際市場.比如,芬蘭公共管理學院的國際培訓項目在整個培訓總量中占有較大比重,培訓人數占到學員總數的12%,而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XX年,學院專為國際培訓項目增加了近100萬歐元的財政預算.

公務員培訓的國際化與市場化是密切相關的.無論是為地區,為國家發展服務,還是為歐盟社會,為國際社會服務,說到底,都是為公務員培訓市場服務.歐盟三國各公務員培訓機構性質雖然不盡相同,但其經營運作方式卻是大同小異,基本上都是採取市場化模式.從培訓項目的爭取,培訓課程的設定,到培訓對象的開發,大多是以市場運作的方式進行的,學員被稱為"顧客".各培訓機構注重資源配置,講求培訓的質量和效益,嚴格進行培訓成本核算.為了追求培訓效益的最大化,積極建立健全以競爭,擇優,效率為先導的培訓管理機制,推行培訓項目的招投標機制.這次"培訓者培訓"考察團到芬蘭公共管理學院接受培訓,就是該學院通過向歐盟行政學院投標而取得的國際培訓項目之一.

(二)以能力培訓為目標的實用化培訓框架

各培訓機構的培訓框架基本上是一樣的,其目標都是提高參訓人員的能力,而不只是知識的更新,或者簡單工作技能的獲取.把培訓工作與人才開發,組織發展緊緊地結合起來,成為一種實現人與組織協調發展的有效機制,是這些培訓機構的共同之處.

各國公務員培訓都著眼於對其組織和個人職業發展提供幫助.從組織層面看,公務員培訓與組織的戰略目標,組織內部的溝通協調,組織戰略管理與變革管理等組織發展目標有機結合起來;從個人層面看,公務員培訓與能力開發,個人職業生涯設計,提升競爭力等個人發展目標緊密聯繫起來.

圍繞著組織和個人行政能力的提高,各公務員培訓機構從培訓需求的分析,培訓課程的設定,到培訓的實施,培訓的評估,都講求實效,以實用為原則.

芬,荷,意三國都以公共管理為公務員培訓的重點,課程涵蓋了法律,行政,管理,經濟,信息技術等多個方面.為了讓公務員了解和適應法律,法規的新變化,法律方面的培訓占了培訓內容的很大一部分,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斷出台的新法律法規,以及來自歐盟方面的新規定.

除了面向所有公務員開放的一般性課程外,更多的培訓是根據"顧客"特殊需要量身定做的課程.建立自主擇訓機制,設立培訓模組和培訓選單,把組織計畫調訓與培訓對象自主擇訓有機結合起來.以培訓內容而言,有市政建設,交通管理,地區發展等具體工作方面的培訓;以培訓對象而言,有根據部門類屬,職位高低而實行的差別化培訓,如芬蘭公共管理學院專門為較低級公務員開設了秘書,助手等方面的培訓課程;以培訓時間而言,短到一天,長到一年不等,還有培訓與工作交叉,分階段完成培訓的.培訓機構在做培訓計畫時,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培訓需求調查,既針對政府部門進行整體分析,了解地方經濟和部門發展的方向,同時還要對部門的組織結構,人員情況等進行細部分析,由此確定培訓的目標和內容,大大地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芬,荷,意三國在培訓評估方面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體系,制定了具體的培訓評估標準和流程.培訓評估除了對學員在培訓階段的受訓結果進行評價外,還特彆強調追蹤性評估,即在培訓結束一個時期後,對受訓對象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績效等作跟蹤調查.例如芬蘭"培訓評估方式",即在培訓結束一年後,再評估培訓對受訓者工作的影響.義大利的公務員培訓評估分為四個層次,一是學員滿意程度評估,二是學員掌握程度評估,三是組織滿意程度評估,四是公眾滿意程度評估.其中,第三個層次上的評估是在培訓結束後,通過電話詢問或抽樣調查,考察學員回到工作崗位後,行政效率和水平是否有所提高.第四個層次面向社會公眾,即公眾對經過培訓後的政府公務員所提供的行政服務的滿意程度.

如何加強培訓需求調研,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精心設計培訓項目,推廣個性化,差別化培訓,並通過科學的培訓評估,進一步增強培訓的實效性,全過程,全方位地控制培訓質量,芬,荷,意三國的公務員培訓也許可以為我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鑑.

(三)以參與式培訓為主導的多樣化培訓方法

各培訓機構針對培訓內容,培訓對象,培訓規模,培訓時間的不同,採取不同的培訓形式,運用各種培訓技巧,強調學員的參與,在互動中解決問題,提高能力.

在培訓的實施過程中,各機構採取了多種參與式培訓方法,其中既有傳統的講授式培訓,也有研討式,諮詢式,教練式,作業式以及實地培訓,網路培訓等多種多樣的培訓形式.近年來,三國在公務員培訓形式上有兩種明顯的變化趨勢:

一是網路培訓的規模不斷擴大,水平也不斷提高.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日漸成熟,政府信息化管理服務程度逐步提高,各國一方面加大了實施公務員信息技術培訓的投入,另一方面推廣以網路技術為核心的現代化培訓手段.他們依託網路多媒體技術平台,開發網路培訓軟體,加大線上培訓,遠程培訓的力度,將網路課程,網上答疑,實戰演習和經驗交流等集成化的培訓產品通過網路傳送給學員,方便了學員學習,拓展公務員培訓的規模.

二是教室里的培訓時間逐步減少,實地培訓的呼聲越來越高,開放式,參與式學習培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例如,義大利幾年前教室培訓占培訓總課時的80%,XX年教室培訓課時下降到17%.實地培訓有兩種形式,一是培訓者到受訓者工作機構,通過實地培訓解決實際問題;二是培訓部門僅僅充當一個中介,把受訓者推薦到其他實際工作部門進行培訓.還有些培訓採取了其他更靈活,更有針對性,從而也更有效的形式.例如,義大利"地區經濟發展"的培訓,是以做項目的形式完成的.芬蘭公共管理學院管理類的培訓,主要是以諮詢形式完成的.

為了進一步提高培訓效果,培訓者還開發,運用多種培訓技巧,調動學員的積極性,主動性.例如,"卡片展示法"(metaplan),"六頂思維帽","因果樹","坐標評估",以及各種各樣的"破冰"技術等,在各培訓機構都得到了廣泛的套用,並且收到了良好的培訓效果.

參與式培訓,重在強調學員的參與,發揮培訓者在培訓過程中的催化作用,這就對培訓隊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訓隊伍社會化,也是芬,荷,意三國目前公務員培訓的特點之一.

在考察的過程中,各培訓機構的專職培訓和管理隊伍人數之少,工作效率之高,給考察團成員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為芬蘭目前最好的公務員培訓機構,芬蘭公共管理學院總共有65名專職人員,XX年總計完成了8000人次的培訓.

所有這些培訓機構都是以外聘培訓者為主.培訓隊伍包括政府部門官員,大學教授,以及來自私營培訓機構的培訓師等.如芬蘭公共管理學院外聘的培訓者就多達300人.當然,外部聘請的培訓者往往是某一方面的專家,卻未必精通培訓方法和培訓技巧,如何讓外請專家掌握有效的培訓方法,找到專家與培訓者之間的恰當的結合點,也是各培訓機構共同存在的問題.

五,考察學習的幾點體會

1,重視培訓管理者隊伍建設,提高培訓管理水平.

現代培訓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求每一名培訓管理者要不斷更新知識,樹立現代培訓理念,清楚地認識作為培訓管理者的角色與職責定位,掌握培訓管理最新工具.培訓管理者要有責任感和急迫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學習現代培訓管理知識,了解成人學習規律,探索開展公務員培訓的有效方法.培訓組織機構要為培訓管理人員創造和提供培訓學習機會,激勵培訓管理者參與國內外的學習交流機會,開闊眼界,增長見識;鼓勵培訓管理者大膽探索,結合所學對培訓工作多做理性思考,不斷提高培訓管理水平.

2,創新培訓方式,促進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向培訓師轉化.

在考察過程中,我們了解到歐盟各國公務員培訓的明確目標就是提高公務員的行政能力.公務員的培訓,特別是對中高級公務員來說,重要的不是增加學術性知識,而是要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深化已有的理論知識體系,促進知識轉化為技能,改變工作態度,提高工作效率.在今後的公務員培訓實踐中,我們應注重不斷創新培訓方法,重視能力培訓,改變單一的理論講授的授課方式,採用參與式,研討式的培訓方法,運用現代培訓新技術,活躍課堂氛圍.應該根據國內情況,適時研究制定培訓師標準.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要轉變角色,逐步向培訓師轉化,既能夠系統講授理論,又能夠熟練運用培訓技巧,具備良好的交流與溝通能力,善於在課堂上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成為培訓活動的引導者和催化者.

3,深化教學改革,研究開發一些核心培訓課程.

歐盟一些國家的公務員培訓機構,在教學方面比較有特色的就是都有自己的核心培訓課程.這些核心課程,主要針對公務員通用性或專業性的培訓需求,包括了知識更新,技能提高,經驗交流等項培訓內容.核心課程培訓時間可長可短,有的長達一周數周,有的短則一天二天.核心課程目的明確,教學內容緊湊精幹,針對性很強.有了這樣的核心培訓課程,在組織各類培訓項目時,根據培訓對象及其需求,進行選單式組合,既方便了教學安排,也便於學員自主選擇培訓課程.我們應該根據我國公務員培訓的特點和需求,在分析通用性需求和專業性需求的基礎上,組織各教研部制定開發出一批有鮮明特點的核心培訓課程.

4,拓展培訓空間,探索建立公務員培訓的網路環境.

目前我們的公務員培訓在培訓的時間和空間上,大多沒有突破傳統模式,以集中脫產培訓,課堂授課為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培訓效果和效率.應該把培訓視為一種持續性的,貫穿於公務員職業生涯全過程的活動,把培訓的空間拓展到崗位現場,增加實習實踐鍛鍊環節,開展實地培訓.另外,還可以藉助計算機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教學手段,開展網路教學,建立培訓超市,推出特色培訓課程,為公務員提供自主擇訓的機會,吸引公務員利用業餘時間進入網路課堂,瀏覽圖書資料,參加研討交流,在模擬的環境中進行實際技能的操作練習等.

5,加強培訓需求調研,增強培訓的針對性.

培訓需求分析,是培訓工作的基礎,能夠幫助我們準確地確定培訓目標,科學地設計培訓計畫,確保培訓對象得到有效的培訓.可以考慮針對計畫內的常規培訓班次,成立由培訓管理者和培訓者共同組成的調研小組,深入實際,調查了解培訓對象的現實狀況和個體需求,送訓單位的組織需求,在詳細調查,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制定培訓計畫,設定培訓專題,選用培訓方法,增強培訓活動的針對性,提高培訓實效.

6,完善培訓質量評估體系,全面控制培訓質量.

歐盟國家注重對公務員培訓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評估.除了對學員在培訓階段的受訓結果進行評價外,還特彆強調追蹤性評估,即在培訓結束一個時期後,對參訓對象在實際工作中的表現,績效作跟蹤調查.義大利的公務員培訓評估分為四個層次,一是學員滿意程度評估,二是學員掌握培訓內容程度評估,三是組織滿意程度評估,四是公眾滿意程度評估.我們的培訓評估目前大多停留在學員對課堂教學滿意程度的單一層次,今後要完善評估體系,將培訓評估貫穿於培訓教學活動全過程,延伸到培訓活動完成後,擴大到學習層次,機構層次和績效層次,為改進培訓工作,加強培訓管理,提供較為全面可靠的信息.

縣域經濟發展公務員對口培訓班考察報告學習小結
2024年公務員考察報告(3) | 返回目錄

能夠參加這次參加浙江與寧夏縣域經濟發展公務員對口培訓班我很高興,也很珍惜這次機會,通過為期15天的培訓班,學習縣域經濟發展有專業理論,了解浙江縣域經濟發展和個私經濟發展實踐,實地考察浙江縣域經濟發展狀況,並進行研討,交流,使我進一步更新了觀念,開拓了視野,掌握了知識,增強了本領,取得了很大的收穫.現將學習情況小結如下:

一、浙江縣域經濟發展的基本情況

改革開放30年來,浙江經濟迅猛發展,多項經濟指標全國排名有了明顯躍升。浙江經濟的高速發展,得益於縣域經濟的快速膨脹。XX年,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市)浙江就占據了26個,其中排名前10位的就有4個。浙江縣域經濟人口規模小,百強縣相對富裕程度高、差別小,城鄉統籌條件比較突出。呈現如下特點:

1、個私經濟發展強勁.浙江省經濟的活力在縣域,縣域經濟的活力在個私經濟。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浙江省經濟之所以一直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很大程度上正是依靠於浙江個私經濟的先發和壯大。早在80年代,沿海率先改革開放的大潮中,浙江省獲得了先發優勢,縣域經濟實現了率先發展。90年代,他們按照生產關係必須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規律,尊重和保護民眾首創精神,積極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較早地形成了相對領先的體制優勢。特別是抓住了個私經濟這一市場經濟條件下最活躍、最具潛力的增長點,不失時機地加以培育,使浙江個私經濟在全國獨占鰲頭,成為縣域經濟成長主力軍。

2、塊狀特色經濟發展迅猛.積極最佳化調整產業結構,產業發展從多樣化轉向特色化是浙江縣域經濟發展的又一特點,區域特色塊狀經濟已成為縣域經濟成長的重要載體。多樣化的產業和產品結構,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浙江鄉鎮企業和縣域經濟起步階段的特色。九十年代以後,浙江把小城鎮建設與專業市場、鄉鎮工業園區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專業化分工、社會化協作的企業群和特色產業集聚區,有效地促進了縣域產業從多樣化轉為特色化。這種區域塊狀經濟以主導產品、骨幹企業、大型市場為龍頭,以眾多的家庭工業、中小企業配套協作為基礎,以特色工業園區為載體,走專業化生產、社會化協作的路子,形成了“小企業、大群體”、“小商品、大市場”和“小產品、大產業”的發展格局。

從這次考察學習了解到的情況可以看出,浙江經濟發展較快的地方往往區域特色塊狀經濟優勢比較明顯。如浙江慈谿,有“家電之都”、“輕坊基地”、“軸承王國”之稱,綜合經濟實力躋身全國前列。各地具有特色的塊狀經濟的發展增加了農村居民的收入,加快了農村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增強了縣域經濟的綜合實力,極大地促進了浙江縣域經濟的發展。

3、市場體系日趨完善.浙江地處我國東南沿海,並沒有特別優越的經濟發展條件。但其經濟發展卻煥發出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景象,這是培育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市場主體的結果,是建立發達的專業化市場和遍布全國、走向世界的市場行銷網路的結果,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又一亮點。浙江人突破地域局限,以率先闖市場聞名於世,充分發揮了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他們抓產品、跑市場、興產業,不以利厚而趨之,不以利薄而棄之,而是從一針一線極小的商品中,挖掘全國乃至世界無限的商機。各種各樣的專業市場與成千上萬的個體工商戶、家庭企業相互依存、互動發展,形成了“生產在一家一戶,規模在千家萬戶”的特色經濟,市場體系也由原來單一的商品市場,轉變為以消費品市場為中心、專業市場為特色、要素市場相配套的市場體系。

專業市場的不斷發展,擴大了產業的經營規模,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圍繞市場形成了一大批專業村、工業村等產業群體和企業群落,有力地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達到了“建一個市場、活一方經濟、富一方農民”的目的。

4、外向型經濟強勢推進.近年來,浙江縣域積極開展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實施對外開放戰略,努力擴大進出口貿易,尤其是外貿出口的強勁增勢,有力地推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增長。一些企業雖然起步較晚,但其經濟外向度高、起點高、發展快,出口能力顯著增強。同時,積極引進外資,通過建立良好的投資環境,開展魅力工程,吸引外商投資;通過開展居家工程,留住外商長期創業。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有力地增強了縣域經濟發展的實力。

二、幾點啟示

(一)推動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必須解放思想、創新體制。個體私營經濟是縣域經濟中最具活力和最具潛力的增長點,具有產權明晰、利益直接、風險自擔、機制靈活等特點,與市場經濟有著天然的親和力,表現出很強的競爭力、極大的膨脹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在新形勢下,尋求縣域經濟跨躍式發展很大程度上要靠個體私營的

發展來實現。浙江縣域經濟之所以充滿活力,就是因為當別的地區還在為企業轉制爭吵不休、左右為難的時候,浙江已經開始並完成了企業轉制等制度創新,通過股份制和私有化等措施,比其它地區提前發掘了生產要素的潛能、釋放了生產要素的活力,經濟快速增長,資本原始積累順利實現。

(二)推動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必須依託自身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雖然縣域經濟的發展很不平衡,地區差異較大,但各地都存在相對的比較優勢和比較劣勢,應揚長避短,注重依託各地的特色資源、區位、技術、市場、人才等經濟要素,發揮比較優勢,從一草一木中尋找特色,在一針一線間培育規模。選準角度,找準空間,精心謀劃和打造一批叫得響的拳頭產品、特色產業和龍頭企業,把產業做大,把企業做強。

(三)推動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必須產銷互動,以產品興市場,以市場帶動產業發展。生產需要流通來引導和帶動,作為加工環節直接延伸的流通環節,也是今後減耗增效潛力較大的領域。縣域經濟中應把流通作為一個大產業來發展。義烏“雞毛換糖”競換來了全國最大的小商品市場和日用小商品生產基地的“頭銜”。雖然初始流通方式較為原始,但在改革開放初期,正是這種原始的活動,使浙江人較早地領悟了產業培育市場,市場促進產業,市場與產業互為依託共同發展的辯證關係,進而使浙江成為全國的“市場大省”和“區域特色經濟大省”。

(四)推動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必須搶抓機遇,擴大開放,藉助外力求發展。國際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表現為生產要素全球性流動與配置,產業結構全球性調整和轉移,產業鏈全球範圍布局和重組;國內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的產業西移態勢已日漸明顯,這種國際、國內產業調整局面,為我們承接輻射,實現跨越式發展帶來了不可多得的機遇。我們要象浙江人那樣,抓住新的機遇謀求發展,構築新的開放格局。在開放對象上,既對內開放,又對外開放;既對境外政府、企業界開放,又對民間組織開放,要利用各種關係,拓展開放空間。在開放內容上,既引進資金、設備,更引進知識、技術和人才。在開放領域上,既要有第二產業,又要有一、三產業。在開放過程中,既要認真研究國家相關政策,又要認準自身優勢,抓好招商引資。通過抓項目引資金、引技術、引人才,增加並最佳化組合縣域經濟的生產要素,推動縣域經濟的發展。

三、加快石嘴山惠農區縣域經濟發展的想法

作為欠發達地區,石嘴山目前正處在爬坡追趕、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而作為轄區城市,目前惠農區有21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7萬,農村人口4萬人,要實現縣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以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為核心,以轉變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為主線,強化工業產業化、生態環境、基礎設施、教育、城鄉一體化五個基礎,狠抓重化工企業集群化、特色優勢產業、改善民生、最佳化發展環境四個關鍵,奮力譜寫縣域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新篇章。

(一)以產業集群為抓手,全力提質增效。進一步強化工業和農業基礎地位,以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為核心,重點發展重化工企業轉型升級、生態農業。一要大力發展支柱產業。以實施煤加工、整合生產工藝不高散中小化工企業集群化工程為重點,實現產值提質增效;以實施矽石有序開採、單晶矽生產、光伏產業產業鏈循環經濟為重點,全力提升市場競爭能力。二要加快設施農業建設。堅持把設施農業作為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突破口,精心規劃,科學布局,因地制宜,強力推進。三要紮實推進新農村示範村建設。繼續抓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建設新農村生態示範村試點工作。

(二)突出抓好項目建設,千方百計保增長。我市經濟屬典型的出口外向型經濟,能不能產業升級,事關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抓集群化、進行產業升級是當前我市經濟工作中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一要抓好重點項目轉型升級。特別是煤焦化提質增效項目。二要加快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農村能源建設工程、加快城鄉一體化。三要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打好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障制度攻堅戰。四要做好項目的論證、篩選和儲備工作。要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做項目,按照資源優勢做項目,按照項目工作的規範做項目,把項目的論證、篩選工作做得更實更細更深,做到論證一批,儲備一批,爭取上馬一批。五要廣開門戶大招商、招大商。全力創新投資發展環境,牢固樹立招商引資合作雙贏意識,緊緊圍繞我市的優勢產業、自然資源,以紮實的工作、優惠的政策、優質的服務做好招商引資、項目推進工作。

(三)突出抓好二三產業,集中精力保發展。一要全力提升工業經濟效益。要把加快工業發展作為奮起趕超的突破口,以工業的提速增效促進經濟總量的迅速擴張,以工業的做大做強提升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水平。目前,我市工業發展還處於資源低端開發和農副產品初級加工的較低層次,我們要突出特色,創出品牌,力爭把我市建成西北最大的重化工精細基地。要突出抓好礦業、建材、能源等行業,繼續開拓市場,提高效益,增強對我市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另外,要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步伐,提升市、縣工業園區發展水平,加強園區管理和協調服務,吸引好企業、好項目入園,拉長產業鏈條,培育產業集群。二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作為寧夏工業體系比較完善的老工業基地,優勢和潛力在第三產業的發展上。要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比較優勢,進一步完善產業功能,充分發揮老工業基地的積聚、輻射和帶動作用,努力在集群化和轉型升級上實現突破。三要打造好西北最大的陸路口岸即惠農區陸路口岸功能區作用。口岸物流產業要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現代化”的要求,抓緊制定總體規劃,在市區交通便利地段,建立貨運、倉儲物流園區、批發市場貿易市場園區、精品商業示範街等重點物流園區,促使第三產發展科學化和規範化。四要要著力培育新興行業,積極發展社區服務、倉儲運輸,信息諮詢、教育培訓、中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認真實施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發展農村連鎖經營、物流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構建好農村市場流通服務網路。

(四)突出抓好實事落實,竭盡全力保民生。社會建設,重在民生。改善民生,重點要抓好四件事:一是要落實好各項惠民政策。對於國家和自治區實施的教育“三免一補”、農業種糧補貼、種子補貼、農機具補貼、“家電下鄉”補貼等各項補貼政策必須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實;對於市委、政府制定的市區失地農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提高土地徵用補償標準等各項制度,必須不折不扣嚴格執行。二是公共財政要向民生傾斜。重點解決好受災民眾、特困民眾生活安置,切實辦好教育、衛生、科技、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社會公共事業,積極研究解決涉及教育、醫療、住房、環保、社會保障等影響民眾生產生活的突出問題。三要繼續辦好30件實事。要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牢固樹立科學發展意識和以人為本理念,全面落實年初確定的改善民生30件實事。四要切實做好全民創業工作。以就業和創業培訓為先導,以創業基地建設為突破口,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千方百計促進全民創業和就業。

關於德國和法國公務員培訓教育工作的考察報告
2024年公務員考察報告(4) | 返回目錄

這次考察中,德國和法國安排了兩所專門培訓國家公務員的國立行政學院供我們考察,通過考察,我們對這兩個國家公務員的培訓教育有了一個較為清晰的了解和認識。 一德國教育和德國公務員培訓教育 (一)德國教育基本情況 德國的教育深受德國聯邦體制的影響,雖然《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規定“整個學校教育在國家監督之下”,按照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聯邦制結構,教育事業的管轄權在聯邦和各州之間進行分配。也就是由聯邦確定教育體制的基本框架,而由各州對義務教育、組織形式以及考試的承認等問題作出具體的規定。但具體執行主要是各州,聯邦並無實際的教育管理權。從1969年開始為了協調全國教育事業,聯邦議會通過《基本法》第74條和第75條修正案,並對第91條作了修正,聯邦先後建立了一些教育機構,主要有:常設各州教育部長會議、聯邦教育和科學部、聯邦與州教育計畫委員會等。德國實行的是免費教育,從國小到大學,學生都不用交學費,不但國立的學校可以得到國家的補貼,凡是國家承認的私立院校,其花費也享受國家相當大比例的補貼。 目前,德國實行的是12年義務教育制度,也就是說,每個人從6歲開始到18歲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其中9年的全日制學校的學業是必須完成的,如果不能繼續全日制普通學校或者全日制職業學校的學業,那麼其餘3年也必須上非全日制職業學校。所有公立學校都是免費的。 除了基礎教育之外,德國還建立了完備的高等教育體系、職業教育體系和成人教育體系,讓每個公民從小到老都完全享有接受教育的權利。這種教育體系為德國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人力資源。目前,德國的國立高等院校。基本上都是州設設立的。只有幾所私人和教會辦的大學;聯邦國防軍的大學以及德國聯邦公共行政管理學校是聯邦舉辦的。德國的高等教育品質卓越、享譽全球。德國現有高等院校300多所、綜合大學80多所、套用技術大學130多所、藝術音樂院校40多所,涵蓋專業400多個,學生註冊人數約190萬,其中外國學生135,000人。德國大學沒有級別名次的排列,只有歷史長短和規模大小的不同,任何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特色。德國大學一般不設學士學位,學生完成學業後直接獲得碩士學位。德國的高等教育師的德國成為一個科學之國,直到世界二次大戰為止,所有45位諾貝爾物理獎的獲得者中,有10位是德國人;40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中,德國人占16人。根據德國的基本法規定,整個德國的教育事業置於國家的監督之下,教育制度非常嚴格,因此,德國的學位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聲譽。 (二)德國聯邦公共行政管理學院和公務員的教育培訓 4月20日,我們一行8人在德國icon(伊康)公司所派的地方陪同李雅瑞(德國人中國名)女士和翻譯顧小姐(德國籍華裔上海姑娘)的陪同下,來到了德國位於北萊茵-威斯特~州的布呂爾市。德國聯邦公共行政管理學院(以下簡稱為聯邦高專)就坐落在這座城市裡。這是德國唯一的聯邦舉辦的專門培養和培訓各類公務員的高等學校。學校的基礎部主任、基礎課教師艾德姆先生和專業部主任、專業教師,同時又是XX年波恩市下屬的特羅斯托夫(dusseldorf)市長的候選人皮特(peter)先生,負責接待我們。由於早在4月19日晚上,我們在波恩市議政大廳,觀摩市長候選人提名竟職和選舉過程時我們已經認識了,所以,今天我們的見面感到輕鬆、自然。 艾德姆先生首先讓我們參觀了整個校園,然後來到接待室向我們介紹學校的基本情況。德國的教育制度從不同的側面有不同的理解與劃分方法。艾德姆先生為我介紹了德國的一種從就業和人生與教育制度相關的劃分方法。這就是教育與職業生涯系統的教育制度和教育與專業技術職務系統的教育制度。德國的教育主要是專業技術職務系統的教育。人們通過從國小到高中再到大學,學到專業技術,在社會上和企業里獲得一定的專業職務,在這一系統里發展靠的是技術水平,不是閱歷和年齡。在德國的職業生涯系統分為四個如同梯子一樣的階梯。學習1—5年的為最低一級階梯,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工作。學習6—9年的為第二階梯為中等階梯,可以做一些文秘性的工作。學習在10-13年的為優秀階梯,是可以做運用法律的的工作的。13年以上的則是最高的階梯,是可以做立法工作的。每一個階梯之間又有不同的級次,一般在同一階梯里依據工作時間、閱歷、經驗可以不斷提升,但是很難超越的本階梯。艾德姆先生介紹說,我們的聯邦公共行政管理大學就是屬於德國職業生涯系統培養優秀階梯人才的學校。為聯邦機關培養非技術性的高級運用法律的公務員,向學員傳授從事公務員職業生涯中必需的科學知識與工作方法,以培養其實際的工作能力。 聯邦高專自1979年成立至今,已經有5萬2千名學員~完成學業,目前在校學員有6千3百名,專職師資力量354名。目前德國聯邦政府有5000多名公務員,幾乎都是這裡培養的,各州政府的公務員也主要來自聯邦高專。可以說這裡是當代德國培養政治家的搖籃。學校的招生面向聯邦及各州的行政部門,為公職管理部門培養非技術性的行政官員,包括公共內務行政管理、勞工管理、外事管理、國防管理、鐵路管理、財政、氣象服務於地球物理諮詢服務、公共安全、社會保險、農業社會保險部門。行政高等學校與其它高等學校不同,不進行公開招生,只有在上述部門就職的並被列為培養對象的人才能進入其中就讀。在行政高等專科大學就讀的學生是試用期的國家公務員。一般來說是具備了高中畢業或同類學校畢業水平,符合國家公務員條件和就職部門的特殊條件,已經被國家機關錄用的人員。 聯邦高專有一隻遍布全國的教育網路,他的總校在布呂爾市又在全國分布了十幾個按專業區分的分校。大致情況是這樣的:總校在布呂爾市,設有總系,負責內政綜合管理系、聯邦邊防警察系、公安系和氣象預報系的基礎課程教學。內政綜合管理系也設在總校里,該系負責專業課教學。聯邦邊防警察系設在呂貝克市,公安系聯邦情報專業設在哈爾市,氣象預報系設在郎根市

,以上細的所在地負責專業課教學。聯邦軍事管理系和工作管理系設在曼海姆,外交系設在波恩,財政管理系設在明斯特,農業社會保險系設在卡塞爾,公安系刑警專業設在威斯巴登,公安系憲法保護局專業設在斯威斯塔爾—海默茨海姆,社會保險系設在柏林,他們即負責基礎課教學又負責專業課教學。 關於聯邦高專的管理體制,這裡採取的是行政主管與業務主管雙軌制管理的體制。聯邦內政部為主聯合有關業務部局組成監理委員會,建立委員會任命校長,校長向監理委員會報告工作。聯邦各有關業務部局組成校務委員會作為校長的業務諮詢機構,同時還負責指導各系的教學工作。在校長以下設中心領域委員會、教學領域基礎課程、科學性工作和中心管理等職能部門管理聯邦高專。 關於課程,聯邦高專的教學管理與課程設計,深受德國雙元制教育理念的影響。每屆學生共學習1440小時,其中基礎課程學習和實踐性課程各占720學時。每學年第一學期在校進行理論學習,第二學期就到所錄用的政府機關實習。其中基礎課程共有7個領域的課程,他們分別是行政管理的國家法和政策方面的基礎知識80學時,占11.1%;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基礎知識,主要是行政管理法、民法、公務法,194學時,占26.9%;行政管理方面的國民經濟和財政經濟基礎知識116學時,占16.1%;行政管理方面的企業經濟基礎知識,組織機構和信息加工100學時,占13.9%;以上四個領域的課程都需要筆試。而且只需失敗一次。如果有兩門課程不及格,就不能畢業了。行政管理的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50學時,占6。9%;專業對口的工作領域課程100學時,占13.9%;多專業領域的教學課程80學時,占11。1%;這三個領域的課程只需要口試。 關於教學,這裡的學生必須按時上課。與普通大學相比,其自由度相對較少。高等專業學院的一個學年也分為兩個學期,分別為冬季學期和夏季學期,但上課的時間(包括冬季學期和夏季學期)要比大學長得多,一般為36周。教學形式基本主要是:講課、練習、研討班、實習。這些教學形式貫穿於包括基礎階段和主課階段,也稱專業課階段的整個學習過程中。在德國聯邦高專里,各專業系只決定學生必須修滿的課程數,並不替學生制訂課程表,學生在每學期初根據自己的情況自由選課,但必須注意緊扣已制訂的學習計畫,在毫無頭緒的情況下,也可以向各系或教研室的教學助教或者高年級的同學請教。講課主要由教授或講師就某一個專題在講台上講一些要點、重點或者講課者覺得自己特別有心得的內容,學生必須通過課外閱讀補充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為了保證教授講課思路的連貫性,一般在課堂上不進行討論或提問,但在一些規模較小的專業課上,教授往往允許學生在聽不懂的情況下當場提問,但不展開討論。德國高校的課堂教學氣氛相對來說比較輕鬆,特別是專業課,教授從不點名,學生可以在課堂上乾別的事,甚至半途退場,唯一的前提條件是不能影響別人。研討班作為一種教學形式,主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和參與精神。教授一般會在學期初開列一張本學期將舉辦的研討班的題目清單,這些題目並不一定與講課的內容相關,而往往與教授的研究課題有關,有些題目是跨學科的,甚至是相當領先的,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向教授登記主講某個題目,並確定日期。當然,如果學生有好的題目建議,教授也會採納,並補在題目清單上。登記並講的學生必須在廣泛收集和閱讀大量資料的基礎上擬定提綱,寫出發言稿,內容要求能羅列各種觀點和思路,但並不強求作出結論。一次研討班的活動一般由一個人主講,講完後展開討論,所有的參加者(教授、助教、科研人員、學生等)都可以各述已見,進行辯論。 關於實習,實習是德國聯邦高專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些專業要求學生在入學前已在企業或行政機關中實習過,具有該專業的基本的實踐知識。從廣義上講,實習既包括在校外企業或機關中實習,也包括在實驗室、工地、計算機旁以及在任何一個地方學習科學的工作技術和研究方法,對於自然科學、工程科學以及一部分經濟、社會和地球科學的學生是必修的內容,學生必須在主課階段完成一至幾次的專業實習,不同的高校、不同的專業對實習的要求也不一樣,有些專業還要求必須在主課階段至少在實驗室外成功地完成一次實驗。 二、法國教育與公務員的培訓教育 (一)法國教育基本情況 法國教育是一種比較複雜多樣的教育體制。6-16歲為義務教育。公立國小和中學實行免費教育,國小和國中使用的教材也免費提供。高等學校除私立學校外,一般只繳納少量註冊費。國小入學率100%。學前教育在公立和私立的幼兒學校、幼兒班中進行。初等教育學制5年,每星期授課時為26小時。中等教育包括普通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兩類。普通中等教育分為國中和高中兩個階段,學制7年,其中國中4年、高中3年。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近年來發展較快,主要包括技術高中、職業高中、藝徒培訓中心、就業前教育適應班4種類型和層次。高等教育分為綜合性大學、高等專業學院、高等技術學校和承擔教學任務的科研教育機構4類。現有71200所國小和中學,教師和學生比例1比16;有90所大學、3600所高等專業培訓學校,教師和學生比例1比30。XX年教育預算為3881億法郎,約占國家總預算的26%。1999-XX年在校人數:學前、國小、初等和中等教育1250.8萬人,高等教育209.5萬人。 法著名高等學校有:巴黎大學、格勒諾布爾第一大學、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學、里爾第一大學、里昂第一大學等。巴黎大學是法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法著名高等學校有:巴黎大學、格勒諾布爾第一大學、斯特拉斯堡第一大學、里爾第一大學、里昂第一大學等。巴黎大學是法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大學。法國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和發展工作,專業研究人員達30多萬人,XX年科研預算經費達558.7億法郎,主要領域包括生命科學、空間、數學、物理等。 (二)法國公務員與法國國立行政學院的基本情況 4月28日上午,我們考察團一行8人,在德國宜

康公司李雅瑞女士的陪同下來到法國國立行政學院簡稱ena(埃納)(以下簡稱ena)。ena國際關係部亞洲處的主任夏蘭賽芙蘭女士和副主任桑德麗娜女士接待了我們。在這裡我們也見到了中共中央黨校派往該校高級訪問學者胡振良博士。夏蘭賽芙蘭女士向我們介紹了ena的基本情況,使我們對法國的公務員培訓教育有了一個全面的了解。 法國公務員在法國社會生活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們在國家的政治、經濟和公共事務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被認為是“政治權力的形式化”,是國家政策和文明社會的體現。法國公務員分為a、b、c三個等級,a類為高級公務員,b類為中級公務員c為一般公務員。目前,法國公務員約有530萬,其中300多萬為在職公務員,由國家公務員、地方公務員和公立醫院系統工作人員三大部分組成。在總就業人口中,公務員所占比例為22.6%。ena是具有50多年歷史的培養法國高級公務員的搖籃。ena同時也是法國政府公務員晉升高級職位的必經培訓途徑。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法國歷屆政府首腦及部長等均畢業於該學院。該學院的特殊地位使得其它們在長期培訓中積累了獨特的經驗。 在法國公務員的培訓教育的理念有著悠久的歷史,他的發展過程卻是曲折的。雖然早在1845年《公務事務科學》[vivien ,1845]一書把行政管理作為一門科學,認為行政管理是可以通過傳教、經過訓練而臻於完善的一門科學。但在實踐上一直是非常坎坷的,公務員接受培訓教育長久以來一直遇到的是眾多障礙。特別是自法國王朝復辟以來,部長們希望掌握對公務人員任命的自由決定權,任何人提及在法國建立行政學院的項目都遇到各方面的阻力。 1848年歐洲革命為法國公務員的培訓帶來了一線希望,在法蘭西學院裡出現了行政學校,可惜只有一年的壽命。當時公務員的培訓教育之所以舉步維艱,就是因為在國家行政系統里出現里了這樣一種理論,認為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識只能從實踐中獲取,創建一所專業的行政學院,只能促進行政精英人才圈子的形成,並且使通往國家高層次職位的口徑逐步封閉化,不利於公家公務員的民主化、大眾化。這種理論或者說觀點現在仍然對法國公務員的教育培訓有著根深蒂固的影響。 ena是根據法國政府1945年10月9日政令創建的公共機構,隸屬於總理。他的誕生有著複雜的原因,一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當時法國面臨著政府重建,需要強大的人力資源,特別是需要高級公務員。以往對公務員的招聘,由政府各個部局獨立招聘,形成了人才的封閉性和決策的封閉性的弊端也為人們所認識。這一年也是法國改革的一年,做出重大決策的一年。其中法國出台了《法國公務員制度》,為了統一國家公務員的招聘,為了使公務員的招聘更加公眾化、民主化就成立了這所學院。 ena由三處地方,在巴黎有2處,在斯圖拉斯堡一處。幾乎沒有常規的工作人員。他們的主任開玩笑的說,我們學校只有兩名教員,一名物理教育老師,一名為外國學員準備的法國語教師,其它的工作人員和教員每年都要經過學院的學員和學院的評估更新。這裡問起誰的資格老,他們或者回答是問年齡?還是問職位?如果問的是教學資歷,他們只能說,那位教員在這裡講得課時最長。學院的教師和工作人員大部分是國內的公務員,教授他們所從事的領域方面的課程。ena辦學獨具特色,入學考試、實習、教學等緊緊圍繞著為政府行政部門培養業務素質高、實際工作能力強的高層次公務員的目標開展,在公務員培訓領域獨樹一幟,聲譽卓著,被譽為法國高級公務員的搖籃。據統計,83%的畢業生目前在行政管理部門或國有企業工作;2/3的畢業生在國家政府行政部門工作。 在這裡學習需要27個月的時間,分為第一年的實習期和第二年的學習期。教學的安排學院目前的學制是根據公職部1982年9月27日第82—819號部令,以及由公職部批准的學院內部管理條例進行組織的。部批准的學院內部管理條例進行組織的。ena不發放學位。也就是說,不發給任何法國學員,他們在ena的培訓意味著進入國內服務機構工作。我們在最近幾年已經開始對外國的留學生髮放學位,因為他們回國後需要用到ena學歷文憑和學位。如果他們成功修完學習的所有課程,將授予公共管理的文憑。一些我們的外國學員還修完一些附加的學習課程,並且獲得了公共管理的碩士學位。法國國立行政學院多年來接受國外公務員來法國培訓。學院開設的國際班有二個:長期班和短期班。國際長期班學制18個月,其中3個月在省政府實習,其餘15個月外國學生與法國學生共同學習,同樣的課程,同樣的學習要求。參加學習的主要是外國的年輕公務員或公共部門工作人員,也有即將進入公職部門的大學畢業生。報考國際長期班的條件是:公務員、公共部門工作人員、準備進入公職部門的大學生;具有高等教育第二階段學習畢業文憑;年齡在35歲以下;較強的法語口頭和筆頭能力;對法國和歐洲的社會和制度有充分的了解和具備基本的國際知識。 國際短期班學制9個月,為繼續教育培訓班,參加學習的學員是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外國在職公務員,學制包括2個月的行政管理理論知識強化學習,2個月在巴黎的中央政府各部門的行政實習,最後5個月與民事行政官員選拔進修班的法國學員共同學習。報考國際短期班的條件是:公務員或公共部門工作人員;具有紮實的工作經驗並在行政部門承擔重要職責;較強的法語口頭和筆頭能力。法國駐國外的使館負責國際班學生的招生,並組織入學資格考試。入學資格考試包括法語水平測試(非法語國家考生參加)、業務知識考試和使館官員作為考官的面試。筆試試卷寄回學校判卷。資格考試通過後,學院派人到考生所在國與使館人員共同對考生進行錄取面試,最後確定錄取入選。 從各國招生的人數沒有定額限制,只考慮考生在人的素質和能力因素。國際班的總人數有限制,為法國學生人數的1/3,因此,國際長期班為40人,國際短期班為25人左右。外國學生學院的學習是免費的,在法國期間的生活費用則由學生自理。通常外國學生享受法國政府頒發的獎學金或本國獎學金,個別學生也有自費學習的。自1949年至1998年,共有100個國

家的1866名學生參加了國際班的學習。外國學生學習結束回國後在政府行政部門中普遍擔任了重要的領導職務,其中有一部分畢業生在外交部門工作,也有一部門分在國有和私有企業工作。還有一些人進入了政界,有的成為國家元首或政府內閣成員。此外,學院還積級參與與國外雙邊和多邊的國際合作。每年受委託為外國公務員舉辦20多個培訓研討班。法國國立行政學院與中國有合作關係。至今,已有30名中國國家人事部選派的國際長期培訓班學生。 (三)法國國立行政學院的公務員教育培訓 1.培養目標和公務員的招考 學院的目標是培養法國國家行政管理部門中,除工程師職系和專業技術人員職系以外的行政管理高級公務員。具體目標是,一是使國家重要崗位上的高級公務員都經過同一的錄用和培訓;二是使國家高級公務員都經過系統的專門行政訓練,具備很高的素質。學院學生畢業後進入以下公務員高等職系:行政法院、審計法院、省長職系、外交和領事職系、經濟對外擴展職系、地區審計法庭、行政法庭、財政監督職系、行政監督職系、社會事務監督職系、民事行政官員職系、巴黎市政府行政官員職系。 ena的學生也不同於一般的普通大學的招生,在這裡全部法國的學生(為區別於外國留學生)從他們入學那天起就成為法國的公務員了。他們的所有經費都是政府投資的,而且他們也是帶薪上學的。學院根據他們職業生涯的現狀確定他們的第一職務。畢業後就職於該轉業的等級職務。學院必須服務XX年,如感到該職務或者等級不滿意,要離開公務員的位置他們必須償還學費。這裡的學員入學資格是通過三種會考後取得的,一種是面向當年畢業的大學生的會考,也就是從大學生中選拔公家公務員,二是面向全體法國公民大眾的的會考,目的是在更大範圍內選拔人才。三是面向現在任公務員的會考,目的是在公務員中選拔高層次公務員,是國家公務員制度更加民主化。以上一二兩種形式的會考又稱為外部會考競爭,第三種形式的會考稱為內部會考競爭。內部考試即對面向在職公務員的考試,這類考試對文憑沒有特殊要求,但條件通常是要求有5年以上的公務員工作經驗,年齡放寬到50歲;外部考試則對所有人開放,根據報考的級別和專業不同,通常有文憑要求和年齡限制。在考試之前,公職人事部要在政府和部委公報上發布訊息、刊登廣告,詳細介紹考試的規則、範圍、時間和地點。考試一般分筆試和口試,內容主要包括基礎知識、專業知識、語言表達、行政法規等等。考場保證封閉和安全,不允許出現不規範行為,如果發現任何違規舞弊現象,除當事人受到嚴厲的處罰外,將取消全部考試成績。考試成績由評審委員會核定,並在政府和部委公報上公之於眾,一切做到公正、公開、透明。 通過以上會考招聘制度,使得法國公務員打破了以往主要在巴黎的地理界線,在社會層次上更具有代表性,在地理範圍上更具有廣泛性。為了保證公民參加公務員選拔的會考,法國各大區都設立了政治學院,為在校的大學生提供參加招考公務員會考的預科學習和獎學金,為使在職的公務員能在會考中取得較好的成績,凡是有學歷的,政府提供一年的帶薪預科培訓,沒有學歷者,政府提供二年的帶薪預科培訓。學院在會考錄取學員時,有一套特別的挑選和競爭的程式,從口頭到寫作來進行對各科的官法的測試,主要測試的是國際關係、社會事務、公共財務、常用知識、公共法律等。這個程式將持續三個月。最難的是口試部分的測試是一項公共測試,在這項在45分鐘測試中,參賽者將會被問到所有能想到的科目並進行回答,包括人的個性和行為動機。每項測試由一個獨立的有權威的評審團進行測評,而且1所有的ena的測試均在一種秘密和匿名的方式下進行批閱。現在我們的錄取比例是10:1,近年來有下降的趨勢,這反映了與私人部門的薪水相比,公眾部門薪水的下降。倫理在我們的選拔學員中是重要的尺度。學校的格言是服務於國家而不是變成權利的僱傭。我們在我們長時間的口頭測試中將測試參加者的動機和倫理。據他們所說,在他們的學校從來沒有一例政治的或不好的影響。 每年大約有100到120個法國學生,是一個分散的群體。他們中有一半是在經歷至少四年的高等教育之後直接進入此學校的,一般都取得了幾個學位。另外一部分學員是從國內服務機構中層梯隊中有最少五年工作經驗人中招收的,還有數量很少的一部分是有8年工作經驗但未取得學位的成員。這三部分成員走到一起組成一個班級。年齡分布從二十多歲到五十多歲,婦女大約占30%。 2.學院的培訓課程 院的教學圍繞三種培訓來進行:公共課程的培訓;注重實際研究和集體研討方式的培訓;個性化的培訓。 (1)公共課程的培訓 公共課程的培訓是指向學生提供他們在今後承擔重要責任的工作中必不可少而且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和工具,同時開發學生的首創精神。課程分為幾個教學進程,教學要求統一,課程安排要求有助於各個行政部門的融會貫通和他們之間的交流。公共課程的培訓有以下7個課程:地方行政管理;共同體程式和事務;公共管理(及傳播、談判和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分析和決策實例;行政管理和司法問題;預算和稅務問題;國際問題和外交行動。 1)地方行政管理 這個課程旨在讓學生深入了解和學習法國地方行政管理的方法和實際操作。地方行政管理包括國家權力分散後在地方的派出機構的工作與地方議會政府(市鎮及其聯合體、省和大區)工作的友好相處和協調。課程設定同時包含了國家行政管理和地方議會政府行政管理的內容,因為國家的權力下放政策已使國家和地方議會政府根據各自的職責行使行政管理的權力,地方議會政府也已承擔了公共服務管理和實施國家政策的重要角色。課程的教學方式主要是講座,為以後的案例分析和概況課程作準備,使學生對行政管理實例首先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和明確的定位。學校還安排學生選擇性地參加一些有關地方行政管理經驗的教學活動,如:有關地方行政管理的講座、地方行政法庭和審計法庭的開庭、地

方議會政府的行政委員會會議或制訂預算的會議。 2)共同體程式和事務 學校希望通過這個課程強調,歐洲問題已完全進入各國政府高層次行政管理的範疇。事實上,有關歐洲事務已不再僅是要求對簡單情況或其外部問題的了解,應看成是各國行政管理領域不可分離的延伸。與此相關的歐洲聯盟內部實施的各種工作方式和程式有其自身的特點,學生作為未來的行政管理者必須充分掌握大多數以至全部交給他們承擔的相關職責。共同體程式和事務課程的教學以儘可能具體而實際的方式,向學生提供歐洲聯盟的各個組織和機構的各方面業務知識:基本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決策機制、歐盟機構與各成員國的關係和政府間合作、部際協商程式及與法國行政部門的聯絡等。該課程的教學採取一系列講座的形式,其內容涉及到學生在學業考試中卷宗分析考試的內容。學生進行相應的模擬練習作為課程教學的補充。這些不同的練習,內容涉及廣泛,如:歐洲聯盟的重大政策、經濟和貨幣聯盟、自由流動、對外關係、訴訟等,向學生提供了熟悉有關歐洲的基本材料和套用檔案的方法。另外,相應的概況課還向學生介紹歐盟所面對的重大發展方向和今後各主要發展階段的有關信息和思考。學校還安排考察歐盟的一些主要機構,如:歐洲理事會、歐盟委員會、歐洲議會、歐洲法院等。 3)公共管理 公共管理課程作為必修課程主要是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術能力和業務素質。課程設立的傳播交流、談判和人力資源等課供學生選擇。這些方面的職業技術能力和業務素質對高級公務員來說是不可缺少的。對學生公共管理職業技術能力的培訓,目標是激發學生為改善公共服務的運作,包括公共服務的成本和質量,尋找可能性。值得思考的問題有:行政管理如何更為有效?如何適應公共服務對象的需求的變化?如何適時而符合原則地保障正常的管理?如何評估管理目標實現的程度和確定具體實施措施的難度。該課程的目的在於:第一,使學生熟悉管理的基本概念;第二,向學生提供管理評估的分析方法;第三,讓學生獲得一定數量的基本思路,幫助他們離開學校後在政府行政部門處理問題時,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設性的辦法。教學課程包括概況課、專業輔導課tutora、案例分析和練習等。整個課程教學分成幾個階段進行,每個階段的課時和內容也都不同,課程所涉及的具體內容有:會計,成本分析和財務分析;金融決策;管理監督;組織、戰略和結構;人力資源管理(量化管理;gvt、人員預測管理等)。傳播交流、談判以及日常人力資源管理的能力是改善公共服務運作的重要因素。有關這些方面基本素質的培訓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在與周圍環境(新聞媒體、談判對手、工作合作者)交往中實際操作的能力。教學形式包括講座、小組練習、模擬課程和視聽訓練。學習結果予以評分。 4)經濟分析和決策實例 開設該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接觸經濟工作的方法,開發他們在進行經濟政策決策或涉及到經濟領域的政策決策的過程中,充分運用專業人員的工作結果的能力。這個課程的教學側重於方法和實際能力的培訓,與學生人校前所受到的學院式側重於理論的教學是有很大匡別的。這些課程不是專業理論上的進一步學習課程,因為學校認為,學生入學前應該已經掌握了基礎的量化分析技術,接受過經濟理論,包括巨觀和微觀經濟理論的主要課程的學習。但事實上,學生入學時並不都達到掌握最基本知識的水準,有些學生在經濟課程中如要真正地進行有效的參與,還必須作出重大的努力補上有關的專業知識。經濟教學在課程設計時已經考慮到學生的不同來源和專業的多樣性。因此,學校根據學生對經濟領域了解的程度不同,將學生合理地安排組合進行學習和練習。課程的教學形式為概況課,也有為案例分析課程作準備的講座。 概況課程(巨觀經濟、微觀經濟)的目的是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有關知識,尤其是經濟政策方面的知識。它們特別是要向學生提供專業的綜合知識,回答這樣的問題:如何根據經濟理論來正確地理解在經濟政策運行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這些課程提出數個經過充實的實例,要求學生對經濟政策執行中的具體案例進行經濟分析。此外,概況課的目的還在於介紹在學生今後實際工作中將要套用到的基本經濟概念和手段。這些課程的學習結果將用於學生的案例分析課程的練習中。這些案例通常是任課教師在他們的職業工作中的實例,涉及到各個不同領域;微觀經濟、國際經濟、巨觀經濟、公共財政等。學生被要求根據案例寫出一份簡短的分析和綜合報告,目的是提出解決經濟政策問題的具體辦法。教師往往向學生提供有關的量化和分析材料,幫助學生作出分析報告,提出解決問題的答案。這些經濟實例區別於傳統的綜合材料形式,要求學生運用經濟分析和量化分析的方法去寫作報告。概況課和講座的進行基於同樣的教學思想,即讓在經濟分析方面已經受過充分訓練的學生更好地將知識運用於具體的實際操作,而讓這方面知識欠缺的學生通過這些實例,能容易地掌握基本的經濟概念和經濟分析的主要方法。 5)行政管理和司法問題 行政管理和司法問題的課程由兩個部分組成。首先學習行政管理工作的法律範疇,了解和明白行政管理中遇到的主要法律問題。這部分的教學安排在斯特拉斯堡進行,教學形式是將基本知識與現實相結合的講座,以及有關以下四個問題的概況課:法國法律與歐洲法律之間的關係;行政管理部門與法務部門之間的聯繫;國內法律的等級;公職部門職業規範。第二部分的教學內容是規範技術,目的是培訓學生在公文寫作方面的知識,因為公文的寫作同時需要具有嚴謹的法律意識和掌握行政管理檔案出台的規範程式。教學還安排了相應的學習活動。第一,參加一些講座,在講座中,根據提供的有關材料,對行政管理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寫出解決問題的報告;第二,參加輔導寫作技巧的概況課;第三,列席行政法院的會議。 6)預算和稅務問題 有關預算和稅務問題的課程教學是為了讓學生了解行政管理工作中涉及到的財務方面的

問題。大多數畢業生雖然並不是在政府財政管理或監察部門工作,但在完成他們各自職責範圍內的工作時,也必須掌握與財務預算制訂和管理有關的知識和方法。行政管理的各級負責人每年都需為他所掌握的預算進行談判和管理。在行政管理改革中,他們也必須根據改革方案確定他們希望得到的相應的經費預算,使用的方式和預測改革所帶來的經濟後果。在任何情況下,政府各部都會在財政預算和經濟利益方面與有關部門進行部際談判,並由總理辦公室牽頭進行協調仲裁。全部學生在人校前都已經具備了有關國家財政的主要方面的理論知識。因此,該課程的教學重要的是在向學生提供機會,了解制訂財政預算的方法,有助於他們在實際行政管理工作的同時,學習到在行政管理工作中遇到經濟和財務問題時進行分析的方法。所以,有關預算和稅務問題的課程教學在培訓學生的時候,學校特別注重讓他們掌握預算、會計和稅收方面規章制度的能力,這在今後的工作中是可以實際運用到的。至少在以下三個領域的業務知識是不可或缺的:首先,在嚴格意義上的財政預算領域,因為國家預算的制訂是每年國家經濟和財政工作的重要內容;其次,在稅收領域,因為稅收已逐漸成為制定國家政策的手段之一;最後,在公共服務的不同管理方式中實施規則的領域。這些知識安排在概況課中講述,在學生根據政府改革方案或預算草案,進行具體的行政管理狀況分析的時候,便可實際運用到這些知識。 7)國際問題和外交行動 這項教學讓學生研究當時發生的重大國際問題,以此熟悉相應開展的外交行動的方式。這也即是國際關係的傳統上的定義,各國對此有各自的定義。但是新的外交格局正逐步形成,特別是歐洲聯盟各成員國的外交部門,通過共同的對外和安全政策,新的外交形式已現雛形,並已成為一個重要的力量。學校還要求學生參與一定的外交實施行動,了解分析、決策和有關開展國際關係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對於學生的研究,基本的內容和地區不加以限制。在課程講座中選擇了儘可能豐富的材料,這些材料也是外交人員在他們工作中實際處理的材料,這樣就體現了外交工作的特色。通過研究的主題的多樣性,使學生了解法國在對外政策的各個方面情況。為此,學校專門為學生安排一次介紹背景情況和思考的概況課程。 8)量化技術課程 除了需要進行學業考試的課程外,學校還增加了量化分析技術的課程,為經濟和公共管理課程的教學作準備。這個課程是為那些需要補習該專業知識的學生準備的。事實上,行政部門管理和其它管理一樣都需要掌握和處理一定的數據信息。數據信息需要被清楚地讀懂和使用,以減少工作中判斷和分析的錯誤。有關稅收、預算、經濟和管理等的案例分析的材料,包括相應的考試的材料都要運用這樣的信息。所以,每個學生都應充分掌握有關數學、財務和統計的基本工具,不論是在學校學習還是在今後的工作崗位上都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水平測試,每屆學生中有大約1/4的學生可以免上該課程。 (2)注重實際研究和集體研討方式的培訓 在這類培訓中,學校安排學生前後參加兩項研討課程,第一項研討課程持續6個月時間,第二項為4個月。研討課程將學校和政府的行政管理建立了密切的聯繫。研討課程的目的是將每個學生作為研討小組的成員,將政府行政管理工作與國際事務問題交由學生進行分析並深入研究,以制定實際解決問題的建議。要完成這樣的任務需要具備各方面的知識(法律、經濟、金融、社會學、歷史等等),從相關人員處收集第一手材料。另外還要求學生將研究的重點放在問題的比較研究上,特別是從外國,主要是歐洲聯盟的國家中吸取有益的經驗。研討課程的作業練習是起草行政報告,力圖對行政管理中的問題作出明確的答案,提出既創新又實際的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些報告要求列印成冊,50頁左右。報告須進行評分,有二個分數,一個是對研討小組集體的評分,一個是個人的得分。這個課程的教學協調人對相關的問題具有豐富的經驗,為學院教學部研討課程的教學組織工作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對於每一項研討課程,學校每年都要確定12個左右的主題,每12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負責其中的一個主題,由研討課導師輔導。學生的分組首先由教學部考慮學生對不同主題的興趣,然後在儘可能的情況下,根據學生參加入學考試的種類或原來學習的專業等多項因素,使每組學生的構成,包括國際班學生的參與,近似於全體學生的構成特點。 第一,行政管理比較研究課程。這項研討課程旨在使學生熟悉法國主要的歐洲夥伴國家行政管理的特點、組織和運作的情況。課程目標是通過對國家行政管理政策的研究,深入了解歐洲聯盟國家行政管理體制的特點,通過比較研究,學生吸取到對法國行政管理有用的經驗。近年的課程涉及到的主題有環境、公共服務、國家領土整治等方面的政策。1998年的主題是衛生安全。 第二,社會問題研討課程。國家行政管理對於社會有著重要的影響力,這就要求學校在人員培訓中加強學生對法國當今社會現實的思索。根據研討課程的安排,社會問題的教學形式包括分組研習和為期2周的社會實地考察。邀請在該領域知名的專業人士開設講座作為課程的補充,以豐富學生的思考。全體學生在課程中撰寫的報告,為法國目前一些社會現實提供了更為清晰的認識。近年來社會問題研討課程的主題有:50年來的社會保險制度,21世紀的進程和演變,技術、經濟和就業的變化。1998年的主題為年輕人就業問題。 (3)個性化的培訓 開展個性化的培訓是為了滿足多方面的需求:完善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讓他們保持個人所學外語的不斷練習;開發學生的個性特色和提高個人素質;使每個人參與單項或集體的體育運動。以下主要介紹外語課程的教學。掌握一門或數門外語是職業工作的需要。語言教學韻安排和在學業考試中的位置表明了學校對學生外語學習的重視。因此,學校決定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必須學習2門外語,因為學生在離校進入行政管理部門工作後需要他們懂得多門外語。學院共開設

了12種外語的教學課程。考慮到學生在人校時對外語掌握的情況不同,因此,對每個學生2門外語的考試評分標準要求也不一樣。對學生第一外語的教學、學業考試的要求始終沒變,要求學生在外語書面和口語理解以及口頭表達能力方面,儘可能達到最高的水平,還要求對使用該語言的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有充分的了解。而對學生第二外語的要求僅側重於外語書面和口語的理解,因為每個學生在今後的職業生涯中,有時雖然不需要用某種外語寫作材料,但對用該種外語寫成的材料需要讀懂意思。同樣,作為公務員,需要聽懂電話交談或外語提問,然後用法語或其它熟悉的一門外語進行回答,在歐洲聯盟的決策機構中也通行這種溝通方式。為了提高語言能力並準備各項外語學業考試,學校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安排了約40周的外語學習,每周的學習時間,第一外語為2.5小時,第二外語為2個小時。學校鼓勵學生充分利用配備了最新技術的視聽教室,全日開放供學生自習。學校的語言教學和交流部門還與外國的政府和官方機構聯繫,為學生在節家日和學校放假期間到國外旅行提供便利。 (4)學生的實習課程 我們發現這裡是先實習好學習,實習一般是在法國大使館或者省里進行。這一傳統是建校之初形成的。1945年這所學校由de gaulle先生建立,建校之初,沒有校舍沒有建築物,因此,學員首先被派去實習獲得實踐經驗。從此後就形成了一個傳統,使得在社會事業機構裡帶職培訓成為人民的共識。實習的一年是學員取得職業和個人滿足的一年,它是人生之涯中的一次暫停,又是一個職業的新的起點。在ena所教授的課程與大學所教的課程完全不同。我們培訓的是通才,但是並不教授任何理論,只是套用知識和實用技能。它是專業的,每個國內公僕都會在以後用到,具體有:基本公共會計學技能,法律寫作,交流和談判技巧,如何處理環境和公眾管理的基本知識。因為我們的學員來自於廣泛的不同的背景,因此我們已為那些需要在我們的一門課程中掌握基本技能的人整合了一些班級。許多學員已經了解了在這裡什麼是教學。 三德國和法國公務員教育培訓考察隨感 通過對德國聯邦高專和法國ena的公務員培訓教育的考察,結合我們所從事的民政公務員培訓教育有以下幾項感受。 (一)政府加大投入與培訓機構主動與市場接軌。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一個新的世紀,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日益頻繁,經濟全球化、公共行政現代化對政府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各國面臨著許多共同性的課題。與此同時,由於文化的和歷史的原因,當今世界依然存在著動盪和不安。國家公務員作為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其素質的提高受到各國的高度重視。這兩個國家都給預了足夠的重視配足了專門的培訓教育的資金。公共行政現代化政府運行的外部環境和社會基礎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必將對政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政府效率、創新精神和能力的提高,對外部環境的各種變化和公眾的要求反應更加迅速,政府的決策和管理更加科學化、民主化,政府功能實現服務化等等。這些要求促使各國政府積極推進行政改革,“重塑政府”的公共行政現代化行政改革成為各國政府的當務之急。 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機構如果按機構屬性和運行機制又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政府主導、財政支持的國家培訓機構,如我們所考察的法國國家行政學院(ena)、德國聯邦行政學院(fhb)、瑞士聯邦公務員培訓中心等。第二類是政府導向、依託市場機制運行的國家培訓機構,據我所知如美國fei,俄羅斯patc,葡萄牙國家行政學院(ina),辦學經費的一半從培訓市場獲得。第三類是市場導向的國家培訓機構,英國公務員學院(csc)等 (二)形式靈活,全社會教育機構共同參與公務員培訓教育。 西方國家公務員制度發展歷史較長,如ena已有了60多年的歷史,在公務員培訓方面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培訓模式。隨著世界經濟與政治形勢的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在培訓機構、培訓者、培訓對象、培訓內容和培訓方法上都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1、培訓機構從單一功能向多功能轉變,政府導向與市場導向相結合,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機構按辦學功能模式可分為三類:一類是短期、中期培訓相結合,以短中期在職培訓為主的獨立培訓機構。第二類是“招、培、考、任”相結合,以“招錄—職前培訓—考評—任用”一體化項目為主的獨立培訓機構,以法國國家行政學院(ena )為代表,它以培養後備高級公務員為使命,把預選、招錄、中長期培訓、考評、任用結合起來,對新錄用公務員進行在職前的定向培養,每個環節都按公平、公開原則層層選拔。第三類是以教育、培訓、研究為主的大學研究生院,這些研究生院不僅開辦全日制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mpa)、公共政策(mpp)碩士研究生教育,還為公職人員開設非全日制的碩士學位課程和各種非學分制的短期培訓課程。 (三)專職教師與兼職教師相結合 作為獨立培訓機構的培訓者或指導者,專職教師需要面對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成人學員,起著組織、引導、協調、輔導的作用,必須具備管理項目、掌握研究班課程、主持專題討論會的能力,要有豐富的閱歷和公職經驗。兼職教師一般是各相關學科專家、學者、知名教授,或者是相當一級的政府官員。專職教師隊伍按照“最佳化精幹、結構合理和專業配套”原則組成,兼職教師主要從具有較深理論功底和豐富實踐經驗的省部級、司局級國家公務員以及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的專家學者中選聘。教師隊伍建設實行專兼結合,保持主要課程兼職教師隊伍的相對穩定,吸收兼職教師參加教學、科研和有關學術活動,使專、兼職教師協作配合、優勢互補。 (四)培訓對象多元化與國際化 許多西方國家公務員培訓機構在培訓中高級公務員、在職公務員的同時,也對非政府工作人員進

行項目培訓,同時還直接面向社會招錄人員。在以短中期在職培訓為主的獨立培訓機構中,主要培訓對象是中高級公務員。在以中、長期培訓為主的培訓機構中,以法國ena 為典型,培訓對象包括28歲以下的大學畢業生,47歲以下、有5年以上實際工作經驗的在職公務員,以及40歲以下、有8年以上實際工作經驗的非政府工作人員。在大學有關專業研究生院中,培訓對象大都是面向社會,公開招錄的人員等。在德國聯邦行政學院學校和法國國立行政學院都到處可見不同皮膚的外國學員,他們培訓了大量的國外學生。 (五)強調實踐實用,堅持擇優重用,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德國和法國的兩所公務員培訓機構都身十分強調實踐實用和擇優重用,教學方式方法靈活多樣。 (1)強調“實踐實用”,緊密聯繫工作實際,適應政府改革需要。在培訓內容上緊密聯繫政府工作的現實問題,或通過政府工作中的實際問題進行案例教學,或以政府當前面臨的重大問題為研討專題。法國、希臘行政學院還安排學員2次到政府部門或企業去實習,每次半年,法國將此比作培養“醫師”的方法,因為高明的醫生需要經歷大量臨床實踐才能獲得豐富的經驗,而該學院的課程是讓學員在不長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經過提煉的、豐富的政府工作經驗。強調“實用”,重視能力培養。國外著名行政院校雖也重視知識的學習與教育,但更重視以問題為中心,強調運用現有的知識、特別是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重點培養學員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職公務員知識更新培訓以專題為主,堅持“短而精”,每次只針對一個專題,時間1周左右,有的只有2至3天,突出專題性和時效性。 (2)堅持“擇優重用”,這是培養高級公務員的首要前提。以法國國家行政學院為例,其生源來自大學畢業生、在職政府公務員和非政府公共機構工作人員。他們都被要求參加激烈的競爭性考試,取得優異成績後才能被錄取。每次考試都要組成一個考官委員會,由行政學院、人事、司法、審計部門的高級官員和公共部門的高級職員與行政院校的教授組成。考試程式一般分為筆試和面試,筆試以考核考生運用豐富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為主,面試則檢驗考生是否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實行“重用”,學成後憑成績任職。這一點在法國表現得最為突出,法國公職部每年為行政學院提供多於畢業生數的職位,由長期班學員憑分數排名依次挑選,一般排名在前的畢業生可得到副司級職位,排名最後的畢業生可得到處級職務。“重用”原則有利於增加招生的吸引力,可在更大範圍和人數中選拔優秀人才,同時也給學院自身加大了壓力,使其必須千方百計地改進課程和改革教學,真正能培養出名副其實的能夠擔當重任的畢業生。 (3)方法“靈活”,實現傳統形式與現代手段的相結合。國外行政院校的教學適應公務員的需求與特點,採用靈活多樣的方式和方法,除傳統的課堂講授、案例教學外,還比較廣泛地採用了研討班、研討會、實習、現場觀摩、角色扮演與情景模擬等方式、方法,這樣既適應了公務員培訓的特點,也有利於學員能力的培養,不僅更新知識、提高技能,而且還從能力、動機和態度等方面作全面的培訓。作為一種新興的培訓方法,參訓者“角色模式轉換”,已經成為世界公務員培訓改革與發展的動向之一。

查看更多:
公務員政審考察報告
公務員錄用考察報告範文
公務員錄用考察情況報告
銀川市國家公務員培訓調研報告
人事系統公務員培訓考察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