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語文圓桌論壇主題發言

非常感謝組委會給予我這樣一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有“感”而發,也沒有好好準備,純粹是有感而發。有三點感想:一是“感動”。見到很多的老朋友,老專家,黃玉峰先生,袁湛江先生,郭惠宇先生,何勇先生,等等,參觀了心儀已久的復旦附中,特別是認真學習了復旦附中鄭校長,也是復旦大學的名教授鄭方賢先生、吳堅校長的主題報告,幾位年輕老師的課令我感到很汗顏,很赧羞,我要從年輕老師身上已經學習了很多,還要繼續學習。二是“感激”,在新語文圓桌論壇上,不斷給我創造機會,我非常感謝,也有很深的情感。新語文論壇見證了我的成長,幫助了我的成長,特別是諸位前輩們對後學的獎掖和提攜,令我非常非常的感動,我感謝您們。三是“感恩”,所以我懷著一顆感恩之心來了。

今天這樣上課,還是難度很大的,加上我現在脫離了講台一線,可以說不容易,我想到了三句半來評價這節課:手忙腳亂開始,囫圇吞棗開展,胡皮潦草收尾, ——下場。下場有兩層含義,一是沒有好下場,二是趕快下場,不要多說。但是上海的學生就是不一般,復旦附中的學生就是不一樣,今天的課能夠呈現一些精彩的話,主要是不一般的附中學生創造了不一樣的精彩,我深深地感謝這些孩子。

想到孩子,我們就要好好地想一些跟孩子相關的問題,這也是我從教這么多年一直有的困惑,主要有兩點:

第一個困惑是: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要上學?我們為什麼要學語文?我們孩子為什麼要學習這篇課文?從我們老師角度來看,我們上語文課之前,有沒有想過:我為什麼要帶領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我為什麼要上這一節課?這些問題還都是具體而微,是很微觀層面的。從稍微巨觀一點層面來說,也就是中觀層面,還有一個困惑。

第二個困惑是:從一個孩子讀書學習的基礎教育階段,現在大家有幾句話都會說:為孩子的一生奠基,你用什麼、憑什麼為孩子一生奠基?而我們的現實是,人生需要的都不教;教的都是人生不需要的。我們語文老師不妨捫心好好想一想:我們自己的閱讀是不是按照我們教給學生的方法來閱讀的?有誰讀書是按照我們教給孩子的讀書方法來閱讀的?在教育越發達地區,往往都變成了考分教育。我不反對聯考,但是我反對把“全神貫注”“心無旁鶩”地去應對考試。因為,在很多地區,很多老師那裡,腦力勞動幹不了,就來乾體力勞動。於是乎,題海戰術,加班戰術,加課戰術,在中國小大行其道。其實,我們現在的教育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看看我們教室外面的世界,已經是什麼樣,而我們的課堂大概除了多了一些設備,其他的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

我這個人喜歡提問題,因為我天資很笨,加上極其懶惰,所以任何事情我都想要去“投懶”,但是我需要說明一點的是,任何一項科技發明都是懶惰人發明投懶惰人所好的。所以,我教這么多年語文,作為一個愛思考的懶惰人有三點體會,我也不知道這些體會對不對,說出來,請方家指正。

第一個體會,語文課首先要好玩,學生學習要開心,要快樂。不開心,不快樂,我相信語文課也是沒有什麼效果的,你說有多少人在睡覺中,在昏昏欲睡中學到語文呢?不好玩,要想方設法地把語文課變得好玩;還要變著法子讓語文課好玩。“無主題討論”是我近十年,特別是在浙江萬里首屆新語文圓桌論壇之後,一直在探索和進行的。隨著問題教學討論的深入,我的課堂實踐也在不斷的發生變化。“無主題討論”的核心就是讓學生說話,學會說話,能言會道是最重要的語文素養。讓學生說話,有很多種方式,譬如說,老師問,學生答,這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表達,但問題是這種方式培養的表達指向性是固定的,甚至是唯一的。大家所看到的,“無主題討論”中,話題是學生髮現的,如果你仔細聽的話,你會發現,學生的發現往往會嚇你一跳。上完課後,浙江一位老師問我,我在教學中實踐這樣的教學模式多長時間了,在實踐中是如何做的?我說:無主題討論這樣的方式就好像蒸雞蛋里的蔥花,蔥花也可以放在排骨湯里,都會起到起鮮作用,但是你不能放太多,放多了蔥花勢必會徹底改變雞蛋的味道,也不好看,所以適量的蔥花,不僅香味,而且美色,所以,菜餚的最佳境界是色香味俱全,語文課也應該這樣。所以,無主題討論,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實現了大會的主題:文本個性的解讀,文本個性從哪裡來?學生髮現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文本解讀的實現過程是學生表達的過程,而不是老師死拉硬拽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