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態農業旅遊農莊建設規劃可行性報告

3、採摘。根據不同收穫季節,指導、組織遊客直接進入田間地頭、大棚、園子裡用農民特製的筐、籃、簍進行有償採摘新鮮水果、時令蔬菜、瓜果,讓遊客即體驗收穫的喜悅,又觀賞田園風光,即增長見識,又感受勞作。

4、購物。用自行編織的形狀各異、規格不同的筐、籃、簍將生產的雜糧、野菜、蔬菜、水果、肉類或經特殊加工的熟製品盛於其中,進行包裝,並收集農村針織、編織、剪貼、手工等工藝,讓遊客根據喜好、能力自行選購。

5、品嘗。在採摘品嘗、入住品嘗的同時,按照農曆12個月每月一節的習俗,推出農村節令大薈萃,讓遊客真切感受陝北飲食文化。

6、農事活動。根據農事季節,讓遊客在農藝人員的指導下,參與有償農事活動,也可以直接將田、園、圈租賃、承包給遊客,由農藝人員代管,讓遊客參與季節管理及生產種植、收穫等農事活動全過程。並廣泛舉辦糧、菜、蔬、果生產競賽活動、賽畜活動及農產品交易活動,吸納周邊村、鎮、縣農戶參與,打造農事活動節令盛會。

7、農耕文化。挖掘文化資源,大力開展農藝展示、大秧歌演示及婚事活動,讓遊客參與其中,體驗陝北文化,做到天天有展示、夜夜有演示、時時有婚事,隨到隨體驗。

六、可行性分析

1、適應了旅遊產業結構最佳化調整的客觀要求,是旅遊開發形式轉型的新探索,推進了現代旅遊業和現代農業的發展,不僅拓寬了旅遊資源開發的路徑,而且把旅遊、農業、新農村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加快了結構調整,提升和豐富了旅遊的內涵,減少了旅遊開發的投資風險,迎合了大眾消費心理。

2、可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最佳化改變。旅遊業具有極強的關聯帶動作用,開發農業旅遊,向二、三產業交叉滲透深,對第三產業帶動作用強。同時充分開發利用了農村豐裕的空間資源和眾多的家事活動、傳統文化、風俗等無形資產,所需資金少,不但可緩解農村非農化過程中資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強農民的商品意識,農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主動性加快,農產品的變現速度加快。

3、可以創造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入,縮小城鄉差距,加快脫貧和新農村建設步伐。積極開發農業旅遊,不僅可以有效地解決農村富裕勞動人口的就業問題(旅遊業每增加1個就業機會,就能帶來相關行業5個就業機會),緩解社會壓力,而且擴大了農產品銷售市場,實現農業的多項、多次增值,為傳統農業向“高效生態農業”與旅遊完美結合拓出新路子、找到農民增收的新的增長點,有利於城鄉差距縮小。

4、可以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城鄉交流,提高農村生活質量與品位。項目開發不但加快了基礎設施建設進程,提升了農村生活質量,而且增強城鄉交流,加快觀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動進步。

5、可以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有利於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開發農業旅遊的生產素材是當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環境,因此對加快生態建設、農地保護、規範開發、資源永續利用力度大,有利於促進農業及農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6、可以緩解假日高峰旅遊壓力,促進城鄉消費。不但可以有效地對部分旅遊者進行分流,就近帶動消費者,同時也提高了遊客的遊覽體驗質量,豐富城鄉人民的消費及文化生活。

七、投資估算及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