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科學發展觀心得:以人為本順之則昌

建國近六十年來,我們的黨建理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並在各個歷史時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毋庸諱言,國家的長治久安、繁榮發展,與先進而高屋建瓴的黨建理論是相輔相成、密不可分的。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領導集體關於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關於發展的世界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既一脈相承大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

“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不斷實現民利”,這是胡錦濤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之所言,深刻詮釋了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核心內容。

回顧歷史,我們不禁喟然而嘆,從建國初期的階級鬥爭,到文革期間的政治掛帥,再到改革開放之初的解放思想,終至如今的以人為本,人性的回歸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我們不再搞個人崇拜,不再有家庭出身論,不再上綱上線,不再談虎色變,沒有什麼比今天的人民更能充分享受到自由之聲、民主之風的了。這當然是相對而言,但看看無所不在的國際網際網路,你就會感受到,人民有了自己的話語權、表達權,其涉及內容之廣、之深在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都難以想像。

如果說“為人民服務”強調的是奉獻和給予,那么“以人為本”突出的則是受者的感知,注重現實、客觀、真實的需要,避免莽撞、盲從的給予,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我們的領導者已注意到,“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奮鬥》)重視人的多樣本性,與曾經提倡的千人一面、不搞個性突出形成了天壤之別。沒有人再會為喇叭褲、蛤蟆鏡而側目,沒有人再會為搖滾樂、霹靂舞而皺眉,多元文化的共生與融合,也給了“以人為本”最好的註腳。

在大幹快上、超蘇趕美的歲月,萬馬齊喑,仿佛只有“人定勝天”的錚錚誓言時時充盈耳際,於是有了大煉鋼鐵的無比狂熱,有了水稻畝產過萬斤的彌天大謊,甚至還有無視性別差異而組成的各種強體力“鐵姑娘隊”。“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這些耳熟能詳的時代口號,過分強調了人的主觀意志,在今天看來,是多么的不可思議!

胡錦濤同志在參加黨的十七大江蘇代表團討論時說,“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並且隨著實踐的發展不斷進行豐富和充實。我們開始強調要加速發展,後來進一步提出要實現又快又好發展,去年底又把‘又快又好’調整為‘又好又快’。這個重要調整,強調的是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益,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看似簡單的字序顛倒,將“質”置於“量”前,體現了科學發展的精髓。

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建設生態文明,這是我們黨第一次把它作為一項戰略任務明確提出來。這項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決議,真正界定了人與自然的關係。當經濟的增長以犧牲環境、破壞資源為代價時,人類的生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對資源的爭奪導致不計其數的地區衝突時,人的生命已無法承受如此之重了。

“要牢固樹立人與自然相和諧的觀念。自然界是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物的搖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保護自然就是保護人類,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胡錦濤《在中央人口資源環境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我們長期對大自然掠奪式的開發,儘管創造了粗放型經濟的高速增長,但另一方面卻不斷遭受到大自然的無情懲罰:土地流失、河流污染、土壤沙化、災害頻繁······幸甚!在這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性時刻,黨中央敲響了“人與自然和諧”的警世鐘,這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核心的又一延伸,如何以人為本?非是空談,而是直接將“人與自然”的關係提升至戰略高度,只有自然的和諧,才有人類的福祉。自然因此而有了生命,它不再單純是人類的後院和庫房,任人隨意踐踏,倒是更像一位智者,監督著人類的一舉一動,而終極目標還是為了人類自身的發展與幸福。

有句話講,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成就,是以犧牲農民的利益換來的。話雖有些極端,但卻道出了城鄉差別加劇的現狀。“三農”問題似乎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被擺上一個至高的位置。中央已認識到,“只有發展農村經濟,建設好農民的家園,讓農民過上寬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才能不斷擴大內需促進國民經濟持續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於是,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出台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歷經千年的農業稅被徹底取消,新的農民與土地政策在十七屆三中全會上形成決議,農民擁有了更多的土地自主權,農民的利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護。“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人有農業、農村發展了,農民才能分離成果,這也是“以人為本”在廣大農民身上的真實體現。

“工業化初期,農業支持工業,是一個普遍的趨向;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也是一個普遍的趨向。”(胡錦濤《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這具有戰略眼光的中肯分析,是我們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