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 例文

可見,雖然在綜合經濟效益指數上反映出鄉鎮企業經濟效益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在構成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的各項指標中也存在不合理的發展因素。  

二、鄉鎮企業面臨的問題

雖然武清縣的鄉鎮企業發展勢頭很好,但也面臨著一系列的問題,主要有:

1.流動資金缺乏,流動資金緊缺問題已成為當前鄉鎮企業再生產過程中的突出矛盾之一。它嚴重困擾著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發展。矛盾的焦點主要表現在:企業自有資金嚴重不足,銀行貸款所占比重份額過多。 武清縣共有34個鄉,其中鄉鎮企業產值“億元”鄉有29個,通過對29個產值“億元”鄉進行調查,截止1992年底,在29個鄉中,年末銀行貸款餘額占流動資金總額低於40%的僅有3個鄉,占29個鄉的10%;年末銀行貸款餘額占流動資金總額40%至60%之間的有16個鄉,占29個鄉的55%;年末銀行貸款餘額占流動資金總額60%以上的有10個鄉,占29個鄉的35%。也就是說,僅有10%的鄉的鄉鎮企業流動資金運轉受銀行貸款變化影響較小,有55%的鄉的鄉鎮企業流動資金運轉受銀行貸款變化影響較大,幾乎完全依靠銀行貸款進行流動資金運轉的企業所在鄉占鄉鎮總數的35%。企業自有流動資金嚴重不足,導致的結果是:一方面企業生產發展和更新改造越來越依靠銀行貸款,國家金融政策的變化都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產生較大衝擊。國家在去年7月份開始的整頓金融秩序,銀根緊縮就引起企業生產的大幅度回落,僅楊村鎮的187戶鄉鎮企業中就有33戶由於不能從銀行貸款中取得流動資金,使生產經營處於停滯狀態,其中有的已經倒閉。另一方面

隨著銀行貸款利率不斷上調,企業貸款利息急劇增加,貸款包袱越背越重。1993年度,國家兩次上調銀行貸款利率,由年初的8.6%上調到最後的10.2%,加之銀行在利率的基礎上有20一60%的上調幅度。這樣相對年初的8.6%的利率來說,當年度最高上調幅度達80%以上。這同全縣鄉鎮企業每年幾乎不便的22%的資金利潤率相比,多數企業已愈加感到貸款包袱的沉重。

流動資金短缺是鄉鎮企業發展中普遍的問題,而自有流動資金相對銀行貸款而表現的缺少,以及由此帶來的不利影響則是由外部和內部兩方面的原因造成,並且這兩方面的原因又是相關的,銀行經營流動資金的管理制度不嚴,迫於各種壓力,基本滿足了企業擴大再生產的流動資金需求,而由此縱容了企業不注意流動資金積累,將自有資金的絕大部分用於固定資產投資,增加職工工資等。而當國家出現銀根抽緊時,企業則由於自有流動資金的嚴重缺乏而陷入困境。所以,鄉鎮企業如不加強流動資金管理,增加自有流動資金比例,將會大大影響其發展後勁。

2.生產發展基金被擠占嚴重。企業要想在市場經濟競爭中求發展,就要向規模化、集團化發展。這就要求企業不斷加大投入,形成擴大再生產。就目前而言,鄉鎮企業應立足於由稅後留利中加入生產發展基金提取比例。而事實上,由於鄉鎮企業普遍實行的是承包經營制,在實際工作中,考核企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大多依據利潤完成情況來確定廠長和職工收入。這樣雖然有利於調動企業領導和職工的積極性,但也帶來不少弊端:片而追求利潤、拼設備、拼勞力,對技改投入、設備更新、職工培訓不重視,企業整體素質下降;結算利潤多,消費基金增長過快,實際用於生產發展的資金嚴重不足,企業難以擴大規模,發展後勁不足。通過對兩個規模大體一致的3戶鄉鎮企業1992年經營情況進行分析後看到:這3戶企業總計固定資產原值892.01萬元,淨值634.71萬元,定額流動資金總額188.35萬元,從業人員408人,銷售收入總額1454.3萬元,實際實現淨利潤126.08萬元,在上繳鄉村管理費和彌補前年度虧損後只剩70.17萬元。雖然各企業在財務制度中明確規定了這部分最終淨留利中用於生產發展的比例,大約在40%—70%不等,但實際執行結果卻是,這部分有限資金大部分用於非生產性支出,企業真正用於生產性積累的資金只

有大約26萬元,這顯然不能滿足企業擴大再生產的需求。

3.鄉鎮企業深受“三角債”困擾。“三角債”拖欠現象,在各類企業中普遍存在,鄉鎮企業也十分明顯。有增無減的三角債,使企業的資金周轉困難、費用增加、負擔加重。上述調查的3戶企業1992年底流動資金總額為1275.66萬元,而應收帳款達575.72萬元,相當於流動資金占用額的45%。企業為維持生產運轉,不得不從銀行大量借款,3戶企業1993年10月末的流動資金貸款為726.6萬元,比年初的613.28萬元增長了15.6%,利息也在大量增加。我們同時看到,1992年底的應收帳款相當於流動資金銀行借款的93.8%,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應收款的占壓,企業完全可以還清流動資金銀行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