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流程和會議工作分析

關於會議秘書機構的設定和工作人員的調配。規模較大的會議都成立會議秘書處,指定幾名負責人,秘書處下設幾個組,如秘書組:負責值班、組織協調、印發檔案;會務組:負責會場的布置、管理、服務;宣傳組:負責宣傳報導和對記者的組織管理;翻譯組:負責翻譯成幾種文字;保衛組:負責安全警衛;總務組:負責接送、食宿、文娛活動、醫療保健等。會議規模小,不要設這么多的小組,可以由會務組統一管起來。

會議須知:一般包括5個部分。1、作息時間表;2、日程表;3、分組名單;4、會議秘書機構人員名單及房間號;5、注意事項,包括保密制度、請假制度、會客制度、安全要求及其他注意事項。

會場布置:會場的布置直接影響會議的效果,會場的布置要與會議的規模和內容相適應,黨的代表大會要樸素大方,人民代表大會莊嚴隆重,慶祝大會要喜慶熱烈,追悼大會要肅穆莊嚴,座談會要和諧融洽,紀念性會議要隆重典雅,工作會議要簡單舒適。主席台一般安排主席團成員或者職務比較高的同志,座次可以按職務或姓氏筆劃排列。主席台根據人數多少,可以設一排或二排、三排以上。座談會可以不設主席台,主持會議同志座位在正對會場門口的地方。主席台上方可以掛會標,一般為紅底黑字,字型莊重。如開黨代會、人代會、團代會等還要掛會徽,會徽兩邊掛紅旗,紅旗一邊五面為宜,為調節會議氣氛,主席台前可以擺鮮花,會場的四周可以張貼標語口號。另外座位前桌子上要擺座簽,有的只擺主席台,有的全體與會人員都擺座簽。音響麥克風、譯風都要準備好,會前要試試響不響。

會議證是出席會議的憑證,上面標明會議名稱,使用者姓名、性別、發證日期、號碼,有的還要貼照片。會議證又分出席證、工作證、記者證,可用不同顏色區別。

(二)會議進行階段要做的工作

在進行階段,要按照各自分工,做好會務工作和各項服務工作,確保會議的順利進行。這裡著重介紹會議記錄和簡報工作。會議記錄是為起草會議簡報、會議紀要乃至正式檔案奠定基礎,也是為會後進一步研究問題,總結工作提供重要參考材料,也為查考歷史提供依據和憑證。如遵義會議是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次會議,但因沒有記錄,對會議的重要情節長期沒有搞清楚,1984年發現陳雲同志在長征途中傳達遵義會議的手稿,手稿是根據會議記錄整理的,為搞清遵義會議的真實情況提供了依據。搞好記錄,要本著三個原則,一要按照會議的真實情況,忠實的記錄,凡記下來的要符合原意,不能根據自己的好惡,歪曲人家的發言,聽不清的要問一下,核對一下。二是要快,字要小,字距要短,可以使用簡稱。三是擇要而記,記錄一小時只能寫3000多字,而說話可以達10000多字,無論如何記不下來,記錄要抓住要點,記主要觀點、精闢論述、結論性意見以及有爭議的問題,一般性的內容可以不記。

比較大型的會議,一般都出簡報,簡報的作用有:一是便於領導同志了解會議全貌,掌握會議進程,對會議進行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二是便於各與會人員交流經驗,溝通情況;三是為日後研究工作提供可靠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