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培訓材料

今天周日,本來公司要開會的,所以我就來了。沒想到由於昨天的精英成長體驗計畫太high,所以今天大家都請假休息了。我昨天是太累才沒去,在學校內休息,放棄了公司的免費酒會、舞會、自助餐,更可惜的是放棄了和各大高校精英學子一起交流,聽名企高層的座談會。不過,沒關係,以後有的是機會。

現在,主管(比我大一屆的師兄)又去廣藥忙今晚老大的講座了。公司剩我一個人,於是我就把我的求職簡歷設計和面試小技巧寫下來吧,和大家分享,也當做上一篇日誌的補充。

簡歷設計,其實我應該是提過很多次。簡歷里的信息要數據化,要與求職崗位的工作職責匹配度越高,簡歷通過篩選,你擁有面試筆試的機會就越大。無論你是通過什麼途徑,或網投,或網申,或招聘會,或某人推薦,都是要進行簡歷設計這一環節的。

所以說,簡歷設計得好,是找到好工作的一塊敲門磚。但簡歷設計卻不是找工作的第一環節。為什麼?這是下邊重點說明的第一點:

一、個人及所在團隊、所在組織的大學總結。

簡歷設計,不是一開始就在一個空白的文檔里敲擊出你的信息。而是要先安靜下來,先對自己大學四年來,個人的,所屬團隊的,所屬組織的經歷過的種種種種進行全方位的總結,並形成量化、數據化。舉個例子來說,班級團日活動。本次活動的規模,地點,時間分別是什麼,你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是策劃,是組織,還是協助,還是宣傳等)並起到什麼作用(組織了多少人,協助別人做了什麼,如何開展宣傳,覆蓋面多大等),你們這個團隊取得怎樣的成績。這些統統要量化,要以數據的形式表述出來。

同理,你參與的其他活動、比賽、學生工作及黨團事務,甚至是本不該納入規範嚴格的檔案的同鄉群體活動,或者是幾個好友出遊的活動,都要進行相關的總結,量化表述出來。

這些總結是遲早要做的事情。所以,我總是跟我的師弟妹說,每次做好一項工作,要認認真真地寫總結,不要應付地寫幾百字來交,那沒意義。總結書是一個從思考回顧到落筆生成的過程,一個人想的,跟寫下來的東西是完全不同的。寫下來的東西更加深刻和具體,而且具有摸得著的參考意義。到畢業求職的簡歷設計環節時,才不會茫然地覺得自己大學什麼都沒做,簡歷不知道寫什麼好。

二、思考八個基礎問題,明確求職方向;

總結了足夠的經歷形成經驗之後,還要清楚企業招聘都有哪些職位提供,並且那些職位的工作職責是什麼,有什麼應聘要求。

才去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1、你會做什麼?

2、你喜歡做什麼?

3、你會做的跟你喜歡做的,相差有多大?,當二者相差大時,你更偏向於會做的還是喜歡做的?

4、你學的來什麼?

5、你喜歡哪個行業,關注哪個行業?

6、你想進哪種類型的企業?

7、你期望十年後你是什麼樣子?

8、你有什麼缺點,可否補救或其它優點來互補?

很淺顯,第1個問題問的是你目前所掌握的技能,你能為企業做什麼?財務會計、程式設計、策劃、銷售還是其他?這些都是硬能力,屬於技能,有一定技術要求的,需要在大學期間好好學習本專業或者說是學習相關技能才能鍛鍊出來的。

而第2個問題,你喜歡做什麼。偏偏大多數情況下,你個人喜歡做的,和你會做的是不一樣的。有些人是會在工作中尋找樂趣的,也許一開始提不起興趣,但後來是適應,苦中作樂。但也有些人他會做,但他不喜歡做,這與個人工作積極性、以後個人的成長掛鈎太大了。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樂在其中,即便再辛苦。他也願意在工作中學習,而且學得很快,晉升很快,空間也大。所以說,喜歡做什麼,適合做什麼,更側重於個人今後職業生涯的發展。而第3個問題,當二者存在衝突時,我個人的偏向是選擇喜歡做的,依據是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倡快樂人生。

第4個問題,你學得來什麼?大學期間的經歷,讓人看清自己能夠學得來什麼。很多時候,是自己喜歡的做事情,偏偏自己學不會,最終自己不合適而放棄。比如說,一個人很喜歡與人打交道,他也很喜歡做銷售,但他不懂得銷售的技巧,他學不來,死腦筋,那么這份工作他是做不來的。一個人學得來什麼,這更加與個人今後的職業發展掛鈎密切,畢竟大學學到的太少,太理論,真正在實踐中學習的,還是社會工作。

第5個問題,是喜歡哪個行業,關注哪個行業?我們總是習慣性地關注,現在學的什麼專業,將來對應的是什麼崗位;或者說現在學會的技能,將來從事什麼崗位。但我們卻忘記了最重要的是選擇行業。對行業的了解度越高,自己在行業裡邊的崗位,做起來才會得心應手。比如說,每個企業都有人事部或者人力資源部。那么你知道它是做什麼的嗎?傳統的人事部包括做招聘、員工檔案契約薪酬管理、各部門的溝通交接,還有起到活躍企業工作氛圍或者是企業文化的作用。如果你在證券公司里上班,對證券金融一點都不懂,那招聘的時候你作為hr,你怎么提問題,怎么從面試者所答的信息中提煉有用的信息?再比如,你做財務會計,如果不懂所涉行業領域的基本情況,那些報表裡邊的專業名詞不懂,也會給做賬帶來不小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