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蘭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第十一個發展計畫暨2024年遠景規劃

今後一個時期,要按照市場經濟發展需求變化,科學合理地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突出工業拉動,依託區位和資源優勢,把推進農村工業化的主攻方向定位在農產品加工業上,拉動產業結構整體躍升。各鄉鎮街要把'四園'建設作為今後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來抓,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採取超常措施全力抓好'四園'建設。要堅持用工業化思維謀劃農村工作,堅持標準化建設、規模化經營、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政府化推動,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建園標準,保證實施效果。按照《全市四園建設指導意見》,在“xx”期間,要重點抓好10項優勢農業產業類型園區建設。

1、現代農業園:XX年建設規模達到300公頃,到XX年達到2500公頃,建設單位以平安為主。

2、有機雜糧園:XX年規模達到3000公頃,到XX年達到10000公頃,建設單位以天德、慶豐、朝陽、二道為主。

3、有機大豆園:XX年規模達到XX公頃,到XX年達到15000公頃,建設單位以上營、小城、新安為主。

4、有機水稻園:XX年達到200公頃,到XX年達到10000公頃,建設單位為平安、金馬、新安、水曲、小城為主。

5、食用菌園:XX年達到7000萬袋,到XX年達到2億袋,建設單位以新安、上營、小城、青松、水曲、七里、金馬為主。

6、藥材園:XX年達到100公頃,到XX年達到3000公頃,建設單位以七里、上營、青松、小城、金馬為主。

7、河蟹園:XX年達到1000公頃,到XX年達到10000公頃,建設單位以平安、金馬、新安、水曲、小城為主。

8、人工圈林蛙園:XX年達到20萬隻,到XX年達到50萬隻,建設單位以新安為主。

9、糯米產業園:XX年達到3500公頃,到XX年達15000公頃,建設單位以金馬、七里、平安、白旗、法特為主。

10、無公害林果園:XX年達到50公頃,到XX年達到200公頃,建設單位以舒郊、七里為主。

到XX年全市要建成一批高標準、大規模、高效益的現代農業園、有機產品園、特色產業園、精品牧業園。真正實現工業項目進區、產業項目成園、致富項目入戶。

(二)突出農業高新技術推廣,加快實現農業提質、節本、增效。

1、實施中低產田改造工程,綜合提升糧食生產能力

目前我市耕地面積206.43萬畝,中低產田約占耕地總面積的64%。低產田(<400公斤/畝)面積約36.3萬畝,占總面積的17.6%。中產田(400-467公斤/畝)面積約95.73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46.4%。中低產田在耕作面積中所占占之大,嚴重製約了我市糧食的產量,因此實施中低產田改造工程是不斷改善耕地質量,提高作物產量的基礎。主要目標是:

(1)通過中低產田改造,使原有耕地基礎力爭提高1-2個等級,耕地生產能力提高10%以上。

(2)通過中低產田改造,使肥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降低土壤中有害物質殘留和蓄積程度。

(3)力爭每年改造低產田7.3萬畝,每畝每年產量在原有產量(390公斤/畝)基礎上增產15%,每年改造中產田19.1萬畝,每畝每年產量在原有產量(450公斤/畝)基礎上增產10%。到XX年,全市改造中低產田達132萬畝,實現年增產糧食5.28噸,農民增收7920萬元。

中低產田改造主要任務是:

改造白漿土田耕地面積67萬畝,占全市耕面積的32%;灰棕土壤改造面積16.8萬畝,占耕地面積8%左右;冷漿型水稻土改造面積5.5萬畝,占耕地面積的2.1%;草甸土改造面積28.8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3.9%;

2、啟動標準糧田建設工程,帶動我市農業向高效、生態可持續性方向發展

(1)標準糧田建設目標:做到土肥測試快速化;耕地地力和土壤墒情測試體系化;信息利用高效化;肥料施用配方化;技術服務社會化。利用3年時間建設標準糧田25萬畝,項目實施後,使項目區土壤有機質含量由2.81%提高到2.87%以上,玉米公頃產量平均達9500公斤,比實施前增產1500公斤,水田公頃產量平均達8500公斤,比實施前增產1000公斤,大豆公頃產量達3000公斤,比實施前增產500公斤。

(2)標準糧田建設內容。利用3年時間進行標準糧田建設。其中XX年在法特、白旗、溪河三個鄉鎮建玉米標準糧田10萬畝;XX年在平安、七里兩鄉鎮建水稻標準糧田10萬畝;XX年在朝陽、舒郊兩個鄉鎮建大豆標準糧田5萬畝,剩餘2年可逐年酌情擴建。田間設施主要有:要求面積內的平整土地;新修機耕路;排水溝;機電井;地力與墒情監測點。地力建設包括:秸桿根茬還田;增施有機肥;測土配方施肥。機械化建設包括:機耕、機播、機收,以改進耕作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全面採用綜合配套高產栽培技術。

3、積極推進推廣示範工程,提高科技貢獻率,發揮科學技術支撐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