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蘭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第十一個發展計畫暨2024年遠景規劃

(1)推廣示範工程的目標

每年重點推廣新技術十五項以上;結合科技入戶工程,5年遴選科技示範戶5000戶,輻射帶動10萬戶,示範輻射推廣面積100萬畝;良種普及率達100%,每年培訓農民14萬人次;通過推廣示範工程的實施,使科技成果轉化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50%。

(2)推廣示範工程主要任務

該推廣示範工程以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體培訓為載體,從而提高農業科技成果在農業生產中的套用率及轉化率。實現每年推廣十五項以上新技術。其中將重點推廣以下五項農業先進實用技術。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計畫每年在全市30萬畝有代表性的不同糧田地塊上取樣2500個,進行土壤常規化驗,於每年5月1日前將施肥卡發放到農戶手中,通過科學的測土配方施肥,降低成本,提高作物品質和產量。

——科技入戶示範工程

XX年,按照農業部要求,省農委在我市落實了《農業科技入戶水稻示範工程項目》,全市遴選示範戶1000戶,輻射帶動XX0戶,大力推廣水稻高產綜合配套栽培技術,隨著該工程進一步深入,XX年至XX年,該工程還將涉及玉米、大豆高產綜合配套栽培技術,通過良種到田,良法到戶,培訓到人等措施,充分發揮科技示範戶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提高廣大農民科技水平。

——無公害蔬菜標準化栽培技術

隨著人們對'綠色'、'健康'食品的青睞,發展無公害蔬菜勢在必行,因此計畫全市每年推廣無公害蔬菜標準化栽培面積2萬畝。

——高油高蛋白大豆優質高產配套栽培技術

計畫每年推廣35萬畝,並和玉米形成玉米、大豆科學輪作制。

——優質專用玉米配套栽培技術

計畫全市每年推廣面積40萬畝,其中高澱粉玉米30萬畝、高油玉米5萬畝、飼料玉米及甜粘玉米等5萬畝。

4、健全植保預警系統的預測預報,保證農作物增產增收

我市糧食生產雖然比較發達,但病蟲鼠害對糧食生產的威脅與危害仍然很大,每年平均發生面積達70萬畝左右。糧食損失約5.3萬噸,占糧食總產量的7-8%,約合人民幣2300萬元,因此只有健全植保預警系統的預測預報,才能消除或減輕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1)植保預警系統預測預報的目標

到XX年,病蟲害發生面積由目前占糧食麵積的30%降低到10%,每年多挽回糧食損失3.8萬噸;通過綜合聯防,到XX年使鼠害密度由目前18%降到3%,每年多挽回糧食損失2300噸;通過啟動預警系統,使病蟲害預報及時,用藥合理,平均每畝節省農藥費用8元,全市165萬畝農田每年可降低660萬元成本。

(2)植保預警系統建設內容

一 是需要配置的設施及材料。

為了便於與國家、省市測報站聯網,並且使測報的數據更及時準確,應建檢測檢驗室、區域病蟲監控室、藥械儲備庫、信息處理設備、觀察監測設備、防治等設備。

為了保證農田統一滅鼠的安全,還要配製毒餌,做到統一發放、統一監管。

二是需要防治的主要病蟲害

水稻需要防治的病蟲害有: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二化螟、稻蝗、稻水象甲、立枯病。

玉米需要防治的病蟲害:大小葉斑病、黑穗病、玉米螟。

大豆需要防治的病蟲害:霜霉病、灰斑病、大豆食心蟲、大豆蚜蟲。

(三)突出龍頭企業建設,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1、做大做強龍頭企業

──綠色、優質水稻龍頭企業建設。

XX年全市龍頭企業生產加工綠色優質大米15萬噸,轉化水稻20萬噸,實現產值36000萬元。主要龍頭企業有北方精製米公司、水曲柳糧庫精製米廠、平安糧庫精製米廠、大連海運公司舒蘭貯備庫、白旗糧庫精製米廠、蘭宇綠色米業公司等6戶市級加工企業以及已經投產的鄉鎮級加工企業6戶(每戶年加工能力在5000噸以上)。到XX年龍頭企業年生產加工綠色優質大米要達到22萬噸,轉化水稻30萬噸,年實現產值65000萬元。這個期間還要完成水曲柳綠稻加工和生物有機肥生產項目建設。

此外,我們還要通過招商引資,力爭在五年內開發、策劃包裝以綠色水稻為原料的飲料和酒類項目,開發有機水稻生產加工項目,使我市豐富的水稻資源得以增值利用。

──綠色優質大豆龍頭企業建設。

XX年龍頭企業可加工轉化大豆6萬噸,其中禾生制豆品公司年加工轉化大豆1萬噸;植物油公司可加工轉化大豆5萬噸。到XX年,全市加工轉化大豆可達到17萬噸。其中吉禾集團每年可加工大豆10噸,植物油廠年加工大豆7萬噸。

──玉米深加工龍頭企業建設。

目前,玉米深加工轉化的主要龍頭企業有吉谷公司、鵝業公司和水產公司。其中吉谷公司XX年計畫加工玉米纖維食品6000噸,轉化專用玉米3000噸,帶動種植面積約500公頃,農戶1000戶;到XX年吉谷公司年加工玉米纖維食品達到26000噸,可轉化專用玉米13000噸,帶動專用玉米種植面積XX多公頃;鵝業公司、水產公司XX年計畫加工速凍甜粘玉米1000萬穗,帶動專用玉米種植200公頃;到XX年計畫發展到5000萬穗,帶動專用玉米基地1000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