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學習筆記:黨在全民族抗日戰爭時期

七大把黨在長期奮鬥中形成的優良傳統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民眾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

七大通過的黨章明確規定:毛澤東思想,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的思想,就是中國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以毛澤東思想作為一切工作的指針。

1945年上半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進入最後勝利階段。5月2日,蘇聯紅軍攻克柏林;8日,德國戰敗投降。在中國戰場,黨領導人民軍隊發動夏季攻勢作戰,打通了許多解放區之間的聯繫。淪陷區黨組織也積極瓦解日偽,組織地下軍,準備發動武裝起義,配合反攻。

7月26日,中、美、英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8月6日和9日,美國先後在廣島和長崎各投下一枚核子彈。8月8日,蘇聯發表對日作戰宣言。9日,蘇軍進入中國東北。中國抗日戰爭進入全面反攻階段。

此時,國民黨軍隊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區;日軍在華北、華中和華南占領的大部分城鎮、交通要道處在黨領導的敵後軍民的包圍中,對日全面反攻的任務,也就主要由敵後抗日根據地的人民軍隊來進行。8月9日,毛澤東發表《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

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向同盟國的投降書上籤字。日本軍隊128萬人向中國投降。

中華民族為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犧牲。中國軍民傷亡3500萬,直接經濟損失1000億美元,間接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

黨在抗戰中發展為有120多萬黨員的大黨,人民軍隊發展到120餘萬人,民兵260多萬人,抗日民主根據地面積達到近100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億。黨的力量壯大和系列建設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