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日記

多么平常的生活場景呀,多么寧靜和安逸祥和的生活呀,家裡幾乎天天都是這樣,但我卻從來沒有如此地享受和感動過。

洗盡鉛華,留下的都是凝重。

經歷使人成熟,讓人篤定。

支教的第一周就趕上中秋和國慶調休,一邊是一下子離家八天,一邊是面對離家時還完全未知的生活、工作和環境。萬事開頭難,在離家的這八天裡,一邊在倍受著思家的煎熬,一邊在安排著很不方便的生活,一邊還要努力地適應著新的環境、新的工作,迎合著不同的風俗習慣和當地人們的觀念,身心俱疲。而家是心靈的港灣,怎能不想家呢?回到家裡怎能不會像一座山那樣,轟然而蹋呢?

老媽又回來帶著小侄女出去玩了,我拿過老爸幫我從報箱裡取回來的這幾天的《大河報》,好厚好沉的一撂,躺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來。看著看著就睡著了。晚上老爸做好了飯,叫醒我起來吃飯時我也懶得動。就這樣一直睡到將近半夜才悠悠醒來,感覺好餓,才懶懶地起來吃了老爸給我留的飯,然後倒頭又睡,直睡到第二天的日上三竿。

在自家舒適熟悉的家裡酣睡這長的時間,緩過暈車和勞累的勁之後,我才第一次審視起自己的支教生活來:

支教的生活充滿新鮮和挑戰,但坐車暈車,在外想家是我的兩個很難克服的砍兒。

但鏇即又轉念一想:我鍛鍊!我成長!我快樂!

這支教的第一周,我鍛鍊了,我成長了,我悟出了“平淡即是幸福”這個真理,我更加珍惜和熱愛這平淡的日常生活了。

經歷和思考會使心靈加速升華!

支教,不一樣的工作經歷,不一樣的生活感受。

用句時下流行的一句廣告詞吧:支教——值得擁有!

10月2日  審視自己支教的動機

9月28日,學校放假,回到鄭州。9月29日,陪著妞妞去了一趟中原圖書大廈,給她的學習機下載學習資料。10月1日,又陪著妞妞去了一趟火車站附近的萬博商城。這鄭州的道路,走到哪裡哪裡都是水泄不通。10月2日,儘管窗外是陽光明媚,我卻懶懶地窩在家裡,連門外都不想去。

確實的,在自己的家裡,還可以自由地走動走動,一到大街上,到處都是車,到處都是人,快車道、慢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哪裡都是車,哪裡都是人,密密麻麻,狀如螞蟻。走都走不動,哪裡還會有好心情。

我是一個農村人,骨子裡根植著農村情結。沒想到誤入城市這許多年,早已厭煩了滿眼人、滿眼車和滿眼鋼筋水泥混凝土建築的生活,總有一種想逃離的感覺。

想逃離城市的喧囂,可以算是我支教的第一個動機吧。

我支教的第二個動機還是源於農村情結。我生於農村,長於農村,但自從上大學後就舉家離開了農村,再也沒有能感受到農村慢生活的機會了,總感覺這是人生的一大遺憾。沒想到趕上了支教,正好可以彌補一下這一缺憾。

我支教的第三個動機,也是最重要的動機,還是源於農村情結。我喜歡農村,我喜歡農村孩子的純樸和善良,我可憐農村孩子教育資料的匱乏,我想盡我平生所學,幫他們更好地成長、長大。所以,我毫不猶豫、義無反顧地捨棄年邁的父母和正需要照看的孩子,毅然決然地踏上了去支教的路。

躲開城市的喧囂,親近純樸的農村,我的支教生活既清靜又意義深遠。

10月2日  支教在外,感動於濃濃的關懷

“你在他鄉還好嗎?”這是國慶節前老同事給我的qq留言,言簡意深,飽含關懷。

“在那邊感覺怎樣?假期回來嗎?”國慶節前老同事兼閨密發給我的簡訊問訊。言語樸實,情深意重,感人肺腑。

“真行啊!老張,你做事老是與眾不同。真羨慕人!祝你一路順風!工作順利!”動身來支教的路上,老同事的祝福。

“努力,重塑我們健康上進的形象。”領導寄語

“在那裡吃住方便嗎?工作累不累?”老同事們的電話問訊。

“周末沒事別回來了,坐車挺累的。周末在那裡轉轉玩玩,好好歇歇。”來自父母的貼心關愛。

出門在外,常常感動於這些濃濃的關懷。

10月8日  累並自信著

今天是國慶節開學的第一天,我開始了正式改作業。

今天是周二,共兩節語文課,其餘的時間我全用來改作業了:84本周記只略略看了看,只批了優秀、良好、及格或不及格四個等次和日期;兩次的語文家庭作業;84本作文《二十年後回故鄉》都精批細改了,每本都下了至少十多個字的批語,還批了優秀、良好、及格或不及格的等次和日期。還給家長們發了兩次校信通講了國慶假期的作業情況和把家庭作業給家長們說了一下,讓家長配合監督一下。

這一天做了不少事,出了幾身臭汗。特別是在改作文時,真是越改越急,我就想啊:我豁出去了!不就是一個學期8篇作文嗎?這不已經改了兩篇了嗎?已經八分之一了,再熬熬吧。我忙活一天能改一篇,不就是還有6篇,還需要6天嗎?忍一忍就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