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日記

忙了一天,晚飯後沒耽誤看當紅演員文章導演和主演的電視劇《小爸爸》,國慶節開學的這第一天,我在支教的異地他鄉過得累並快樂著,累並自信著。

10月9日  我們都是優秀的人

睡前閒聊。

一老師說:他們給咱安排的課就不行,讓咱教的都不是咱的專業。只有肖老師是。所以,咱教得不好了,也不能怨咱。

一老師說:管他呢。教啥課都一樣。咱只管盡咱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教,至於結果怎樣,咱管不了那么多。

一老師說:有人在背後議論咱們來支教,說這說那的。我不管別人怎么說,我認定我來支教是正確的選擇。我只想把我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傳播到周口來,讓周口的孩子們也能接受到先進的教育。

一老師說:鄭州那么多老師都不來支教,而我們來了,這就證明我們有別於普通人,我們與眾不同,我們都是優秀的人。

一個入職時間不長就來支教的小姑娘說:我本來學的不是教育專業,畢業後我去過新鄉、洛陽等多個地方,從事過多種不同的職業,但最終還是覺得教學更適合我,我就考了一個教師資格證,又通過了招教考試,當了一名老師。我感覺我可能不會一輩子當老師,我有可能過幾年就會辭職去乾別的。因為我一直想去歐洲轉轉,去歐洲那些小國家轉轉,比如西班牙呀,荷蘭呀,等等。

眾人一聽都大叫:到時候別忘了帶上我。到時候別忘了捎上我……

支教在外,牽掛父母子女,忍受舟車勞頓,而一句“我們都是優秀的人”,既是現實也算自我安慰吧。

10月10日  學生人數多,老師顧不過來

五年級的學生,算起來學齡至少也有五年了吧,但竟然有兩個學生連自己的名字都寫得錯著,這也太離譜了吧。

一個叫王浩翔,其中的“翔”字,兩個“習”中的“點”和“提”,都被它的主人寫成了一個大於號。

一個叫梁曉楓,其中的“梁”字,右上部被它的主人寫成了“刀刃”的“刃”字;“曉”字本是左右結構,被它的主人寫成了上下結構。

每當我改作業,一看到本子封面上寫錯的名字時,我感覺全身虱子咬了一般地難受,於是迫不及待地叫過來這兩個學生,直到他們糾正會了為止。不過,五年級的學生,已經是十歲左右的年紀,接受知識的能力非常地強,可塑性非常地大,一教就會,非常喜人。

還有些錯誤看起來也像是習慣錯誤了。比如,很多同學把“反犬旁”寫得跟“提手旁”的筆順一模一樣,樣子也很像“提手旁”;有幾個同學把“紙”字下面多寫了一點;有些同學把“展”字和“畏”字,多寫了一撇等等,都不是五年級學生該犯的錯誤。

不該犯的錯誤孩子們卻犯了,這都是班級太大,學生人數太多的緣故呀。學生人數太多,老師顧不過來,漏洞就多呀。

不管是老師的教還是學生的學,還是小班額好呀。

10月10日  過猶不及,先進也是錯呀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是說明文單元,單元後的習作要求寫一篇說明文,題目自擬。

來支教的第一周,也就是國慶節前的一周,因為不懂當地的規矩,在寫作文時,誤發了長得一模一樣的周記本,致使孩子們把作文譽寫到了周記本上。

10月8日,也就是國慶節開學後的第一天,我把作文和周記兩個本子同時發給了孩子們,讓孩子們把作文從周記本上再譽寫到作文本上。因為10月9日,也就是第二天就有作文課,孩子們在周末打好的又一篇作文——一篇說明文,要往作文本子上譽寫,所以得趕快批改出來。我心裡那個急呀!但是,多虧我手腳麻利,又多虧魯迅先生說過的那個“時間如海綿”,常擠常有,一整天下來,我見縫插針,楞是把84本作文給批改完了,沒耽誤第二天的又一篇作文的譽寫。

10月10日,我看著桌子上那高高的一摞作文本,想起前一天改作文的辛苦,禁不住發起愁來。但轉念一想:一個學期不就是那八篇作文嘛,我改一篇少一篇,早晚都是自己的活,想逃也逃不掉的,與其往後推,不如往前趕。我於是心一橫,又拿出了前一天改作文時那股拼勁兒,爭分奪秒地改了起來。

但就在我即將改完時,有個語文老師走過來問:“你咋還在改作文呀?那篇作文你還沒有改完嗎?”當她看到我改的是另一篇作文時,她驚叫:“這篇說明文你已經讓學生們譽寫出來了嗎?兩周一篇作文,這篇說明文還不該譽寫呀。按規定下周才能譽寫”

我自豪地:“我都快批改完了。你們這裡的人數太多了。84個人呀,84本作文,我看著急呀。早改完早靜。我批的閱號是下周的,正好。”

那老師一聽更急了,說:“開學都一個多月了,教務處該組織檢查作業批改了。如果檢查時你批的閱號超前了,還會挨批評呢。”然後又笑;“呵呵,在我們這裡,太積極了不受表揚反而挨批評。所以慢慢乾就行,不要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