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農作物節水抗旱栽培管理方案

五、小麥抗旱保苗技術

(一)及時組織對二、三類苗進行薅鋤追肥,促進苗情轉化升級。基肥施用較足、苗情長勢較好的田塊,可畝施粗雜糞500~800公斤;基肥施用不足、苗情長勢較弱的田塊應補施一定數量的化肥提苗,一般畝施尿素5公斤。

(二)採取秸稈覆蓋等措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

(三)使用抗蒸騰劑進行葉面噴施。

(四)加強重大病蟲害特別是蚜蟲、小麥鏽病、白粉病的預測預報及綜合防治。

六、冬油菜節水抗旱保苗技術

(一)澆水抗旱

對乾旱嚴重的旱地油菜和墒情不足的稻田油菜,要儘可能澆水抗旱。板田免耕油菜進行溝灌,引水到廂溝,灌水到溝深的2/3,讓水慢慢滲透到廂面,切忌淹灌、漫灌和久灌,以免土壤缺氧。油菜灌水時易出現土體下沉、傷害根系,最好採取淋水的方法,並結合施肥一併進行。對引水抗旱確有困難的旱地油菜,要挑水抗旱,增加土壤墒情,促進油菜生長。

(二)秸稈覆蓋

大力推廣用稻草、麥秸稈、樹葉等覆蓋行間,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提高抗旱能力。

(三)中耕除草、追肥

1. 一旦旱情緩解,則要抓緊追肥促苗和中耕保墒,淺鋤土壤,減少土壤大縫隙,降低土壤水份蒸發量。無法灌(澆)水的油菜地可噴施防旱保水劑,用黃腐酸(又名抗旱劑1號、fa“綠野”)1000~1200倍水溶液葉面噴施,減少水份蒸發。

2.有灌溉條件的水田油菜在及時灌水的同時,抓緊中耕除草,促進油菜春發壯苗和根系發育,增加根系對土壤深層水份的吸收利用能力。

3.針對我市油菜生長情況,目前要採用葉面施用和土壤施肥雙重措施促進油菜生長。葉面施肥應在陰天或傍晚前噴施,按尿素1%、磷酸二氫鉀0.5%,前期沒有施硼肥的,再加硼砂0.5公斤兌水100.0公斤,施過硼肥的用0.3%硼砂噴施,每隔5~7天噴施1次,噴施2~3次,確保薹期養分供應。土壤施肥結合抗旱澆水進行,每畝撒施尿素5~10公斤、氯化鉀1~2公斤,水田在排完溝水後施肥,旱地可在澆水前施肥,如能結合中耕鬆土施肥效果更佳。結合中耕對根蔸進行培土,防止倒春寒侵襲油菜根系。

(四)病蟲害防控

早春油菜病蟲害主要是蚜蟲和菌核病,旱區油菜一般是蟲害加重,而菌核病則相對減輕。

乾旱期間主要病害為白粉病,發病初期噴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豐米500~700倍液,或50%多菌靈500倍液)等藥劑。防治2~3次,每次間隔7~10天。乾旱後苗弱,抵抗力下降,如天氣濕度大則菌核病、病毒病和霜霉病等病害發生可能嚴重,在氣溫回升後要密切監測,並做好防治指導。當田間菌核病病株率達10%、病莖率在1%時,可採用40%菌核淨100克或25%咪鮮胺40克均勻噴霧防治。

乾旱季節苗期有蚜株率達10%、每株有蚜1~2頭,或抽薹開花期10%的莖枝或花序有蚜蟲、每枝有蚜3~5頭時,用吡蟲啉、滅蚜威、40%樂果乳油1000~xx倍液(或20%滅蚜松1000~1400倍液、或50%馬拉硫磷1000~xx倍液、或2.5%敵殺死乳劑3000倍液)進行防治。

菜青蟲和小菜蛾的藥劑防治:菜青蟲卵孵化高峰後一星期左右至幼蟲3齡以前,小菜蛾幼蟲盛孵期至2齡前噴藥,藥劑為25%亞胺硫磷400倍液、50%馬拉硫磷乳油500倍液、2.5%溴氰酯3000倍液等。

七、果園節水抗旱管理措施

(一)做好果園保墒工作

1.及時將秋、冬季翻耕的大土塊打碎、耙平,以減少水分蒸發。

2.對冬春尚未翻耕的果園進行淺耕,淺耕深度5~10厘米,以切斷表層土壤毛管,減少土壤下層水分蒸發。

3.對有草果園進行刈割。將果園種草留茬5厘米左右刈割,並將割下的草覆蓋於樹盤下,減少水分蒸發。

4.果園覆蓋。用麥稈、玉米稈、油萊秸稈、堆廄肥、山野草等作覆蓋材料。將鍘碎的作物秸稈、雜草及刈割下的草,覆蓋於果園內,覆蓋厚度10~20厘米。在秸稈、草源充足的地方,力爭全園覆蓋。草源不足的地方,可只覆蓋樹盤,但厚度一定要達到要求。覆蓋過程和覆草後果園內應嚴防火災,覆草後圍繞樹冠邊沿撒條狀土,以防風颳。

5.地膜覆蓋。在果樹的行間或樹盤下覆蓋地膜,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地表蒸發,提高土壤含水量,提高早春地溫。覆地膜時,膜四周用土壓緊,中間留透風口,用土塊壓住。

6.化學覆蓋。將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乳狀液(長沙市利得保潔有限公司生產)噴於果園地表,迅速成膜,具有良好的保墒作用,要按照說明書配成一定倍數,用壓力噴物器噴於土表,每公頃噴450~1050kg,1~2h後即能成膜保墒,可維持30~l00天。

(二)延緩冬春季修剪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