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四篇)

老實說,在觀看《周恩來的四個晝夜》之前,本人想到了不久前上映的另一部電影《一九四二》。而此片上映後,很多網路評論都說:一九四二?那一九六零呢?好了,現在有在這樣一部反映一九六零(左右)那段歷史的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而本人認為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真實。如果您對這一題材感興趣,不妨關注一下當地院線的影訊,到時候可以一看究竟!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觀後感之四:

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取材於三年困難時期,以周恩來連續四個晝夜在河北武安伯延公社調查研究,直至請示毛主席後,伯延在全國人民公社中第一個取消集體食堂為主要內容。觀罷此片,深為人民民眾為黨分憂的精神所打動,為領袖的人格魅力所感召,為創作者駕馭題材的藝術才華所折服。此片是重大歷史題材電影思想性、藝術性俱佳的新收穫,為當前正在開展的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提供了一部生動的影像教材。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在歷史自覺中充滿著時代自信。xx同志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該片在歷史中探尋真知,深具歷史意識。創作者不迴避矛盾,對那段曲折歷史充滿一種深深的惋惜,正如片中周恩來面對飢餓中的伯延公社的百姓,沉重地說:“我應該向你們道歉!”對於藝術作品而言,這只不過是偉大心靈的回聲罷了,而作為一種歷史自覺,這其實是我們黨的深刻反思。也正是有了這種歷史自覺,我們才有了當下的時代自信。當然,我們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即使是諸如《周恩來的四個晝夜》中出現的那種曲折,也為當下的偉大時代提供了寶貴經驗和理論準備,同時也是一種促進廣大黨員幹部知黨愛黨、知史愛國的史學讀本。《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很好地把握了“兩個不能否定”, 其歷史價值不僅是站在今天看昨天,而且是站在明天看今天,在今天創造明天。從這一點說,此片為重大歷史題材創作提供了新經驗。

正在進行的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廣大黨員幹部樹立更加牢固的“民眾觀”,從而更加自覺地熱愛人民、服務人民。《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呈現的正是一曲領袖與人民民眾血肉相連的頌歌。影片中伯延公社的老百姓在那個特殊的年代,生活過得非常艱難,但依然具有與黨休戚與共的擔當精神,所以最終能夠實事求是地撤銷集體食堂,從而使國家建設回歸到尊重歷史發展規律的正確道路上來。就劇情而言,不必說鄉親們為總理的到來唱戲曲落子《端花》,不必說老奶奶賣掉了自己的壽木為總理做拽面,不必說老主任郭百歲怒打說假話的兒子——公社主任郭鳳林,單說將“說怪話”的“落後分子”關起來不與總理見面一事,就並非是幹部與民眾的生死對立,而是公社主任郭鳳林作為基層幹部,純樸地認為“自然災害、蘇聯逼債等等夠讓主席、總理操心了,我們這點困難不值得雞一嘴鴨一嘴地叫喚”。片中的一切矛盾都不是不可調和的死結,而是一種以當下目光回望歷史的“好與更好”願望的“二律背反”。這正是導演陳力的高明之處。片中老百姓“不憂生死,而憂國衰”和領袖一起共克時艱的純樸舉動,都是為片尾張二廷的肺腑之言“取消集體食堂”蓄勢。當片尾炊煙裊裊的場景出現時,一種“人民創造和推動歷史”的唯物史觀就成了審美時不自覺的賁張,實現了將歷史意識“在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創作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