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職工權益保障條例

第三十四條 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集體企業及集體控股企業和事業單位的下列事項,依照以下規定進行:

(一)生產經營與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年度計畫及完成情況,財務收支情況,重大技術改造方案,改制、合併、分立方案,出售、租賃、破產和經濟性裁員方案等重大事項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

(二)職工分流及安置方案、集體契約草案、單位的工資支付規定以及其他涉及職工利益的事項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

(三)職工福利基金使用方案等涉及職工福利的重大事項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審議決定;

(四)集體契約履行情況、社會保險費繳納情況、住房公積金繳存情況、破產企業整頓方案、單位的業務招待費使用情況、單位擔保情況、承包租賃契約執行情況、工程建設項目的招投標情況等應當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

(五)對單位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民主評議由職工(代表)大會組織;

(六)進入公司制企業的董事會和監事會的職工代表由職工(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第三十五條 除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及其控股企業以外的其他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與本單位相適應的民主管理形式,通報、協商或者提請通過下列事項:

(一)通報單位的生產經營狀況,發展規劃,職工培訓計畫,企業辭退、處分職工的情況及理由;

(二)報告集體契約的履行情況、社會保險費的繳納情況、住房公積金的繳存情況、職工福利基金的使用情況等涉及職工利益的重大事項,接受職工的監督;

(三)協商制定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紀律、獎懲制度和工資支付規定等內部規章制度,並向職工公示;

(四)集體契約草案應當提交職工大會或者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第三十六條 用人單位不得對依法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職工進行壓制和打擊報復。

第四章 職業教育權益保障

第三十七條 職工有接受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第三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履行對職工進行職業教育的義務,根據本單位生產經營發展的需要,有計畫地對本單位的職工實施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

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國家規定比例的原則,提取、使用培訓經費,承擔對本單位的職工進行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的費用,不得向職工收取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未對職工進行職業培訓,不得以職工不能勝任工作為由解除勞動關係。職工參加職業培訓達不到要求或者拒不參加職業培訓的除外。

第三十九條 用人單位應當組織和支持職工參加科學文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職業技能鑑定或者技術職稱的評定。

第四十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發展職業教育納入地方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並支持和鼓勵社會力量發展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

第五章 監督與救濟

第四十一條 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工會、工商聯和企業方面代表,建立勞動關係三方協商制度。

三方應當定期召開協調會議,就勞動規章、政策的制定,勞動標準的確定以及集體勞動爭議和職工群體性事件的處理等涉及勞動關係的重大問題進行協商。對三方形成的協定或者決定,各方應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