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參觀心得

昨天上午9點多,我們公司的老總和分公司的兩個經理帶上我,一起去參觀了廣東中外運黃埔/東江艙碼有限公司。主要工作有,聽取了碼頭負責人關於港口的一些基本情況介紹,參觀了中控室和一些機械設備,大家交流了在管理和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和難題。

這是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碼頭,它的吞吐量在去年達到了上百萬標準箱,每天操作的標準箱可以達到上千個。從這次參觀中,我深刻認識到,港區管理和作業操作,最核心的問題是提高港區堆場的周轉率,減少翻箱和渡櫃的次數,要求三快,即“快裝快卸快走”。

在參觀的過程中,特別是參觀他們的信息系統時,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作為資源性產業的港口行業,港區的人工管理操作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來自對作業的計畫。以前,我一直都認為,港口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其它系統一樣,“以單證為主線,以費用為核心”。其中,單證是業務的體現,費用是效益的體現。一個公司的信息系統既要體現它的業務,又要體現它的效益,我認為這樣的信息系統才是能夠在公司的管理和經營上有所作為的信息系統。但是,自從參觀後,我認為自己犯了大錯。作為資源型產業,業務單證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不存在非常強大的競爭對手或者潛在的強大競爭對手,所以業務單證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港口的管理整體效率和效益才是最重要的。那怎樣體現港口的管理效率和效益呢,我認為兩個方面,一是港區堆場內貨櫃存堆放周轉率;另一方面是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就不用我多說了。我主要談一下港區堆場內貨櫃存堆放周轉率。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怎樣計算堆場貨櫃周轉率。

雖然這是一次短暫的參觀歷程,但是,我從中卻受益匪淺。希望有機會可以繼續學習優良港口的先進管理水平和生產經驗。

港口參觀心得(2):

為學習我國沿海城市港口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促進我市“以港興市、全面跨越”戰略的深入實施,加快全市經濟社會發展,5月21日至27日,市長梁黎明、副市長虞潔夫率領市諮詢委、發改委、港務局、財政局、國土資源局、口岸辦、港務集團等部門和單位領導一行13人,赴天津、青島、大連三市學習考察港口及臨港經濟發展經驗。行前,梁黎明市長、虞潔夫副市長提出了考察學習的明確要求,參與考察學習的部門和單位對學習交流內容作了充分的準備,以確保這次學習考察順利進行,取得實效。對我們這次學習考察,三市都非常重視,給予了熱情接待和周密安排,天津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黃信國,青島市常務副市長王書堅、副市長鬍紹軍,大連市副市長孫廣田、副市長邢忠良等三市領導會見了考察組或出席座談會及陪同考察。學習考察期間,梁黎明市長向三市介紹了舟山經濟社會及港口發展的情況,促進了舟山與三市的交流與合作。

這次學習考察,時間短,行程安排緊湊,所到之處,親眼目睹當地經濟社會特別是港口經濟的迅猛發展,切身感受三市幹部民眾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留下了深刻印象,帶來了思想上的震撼。這是一次學習經驗之旅,是發現自身不足之旅,也是一次振奮精神之旅。同時,通過互相交流,宣傳了舟山,宣傳了舟山港口發展,增進了舟山與三市之間的了解與友誼,為進一步開展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