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學期學校工作計畫

7、精心做好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模式的構建工作,促進學生持續學力發展。“習慣決定命運”,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創建良好班風、學風、考風,直接關係到教學質量的提高。全體教師要因地制宜,將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內容具體化、多樣化。如自主預習獨立鑽研的習慣、在課本上做好隨堂筆記的習慣、有規律作息自主強身健體的習慣、全感官並用高效學習的習慣、先複習後作業的習慣、規範書寫解題的習慣等等。各年級、各班級都要強化學生習慣培養意識,開展習慣培養模式研究,切實提高學生學力水平。

8、強化分類推進,努力做好非畢業年級工作。

充分利用課堂、課間、課外活動時間,抓好特尖生、優秀生、希望生、特長生培養工作。要從起始年級做起,抓學科競賽活動,抓科技創新活動,抓藝體教育活動,逐步形成一套適合我校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9、強化措施,全力做好畢業年級複習備考工作。

第一,明確複習要求,合理安排三輪複習。第一輪複習側重一個“實”字,對基礎知識點、重點、難點、疑點徹底排查,做到深化理解、強化記憶、夯實基礎、構建知識網路。第二輪複習講究一個“精”字,對試題精選、精練、精講,做到一般內容抓關鍵、重點內容重點講、難點內容突出講。第三輪複習強調一個“活”字,對知識與知識、知識與能力的內在聯繫,做到融會貫通,充分理解,增強靈活性、綜合性。考前一周屬於學生調整適應迎接考試時期,突出一個“全”字,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自主複習,自我完善,查漏補缺,全面提高應考能力。

第二,講究複習方法,力求科學規範。每個教師心目中都要四級目標,即建立知識結構、形成方法體系、促進規律遷移、活用變式創新。訓練中突出重點,講究效果,做到重視基礎訓練,作業分層要求,抓好錯題過關,提倡“小題大做”,狠抓解題規範,少用現成試卷。

第三,狠抓培優補差,搞好分類指導。各級部要認真了解優秀學生的學習情況,選好苗子,分解指標,落實責任,重點培養,從思想上、心理上、學習上、生活上全方位關心特優生,讓他們在中、聯考摘金奪銀。補差工作要做到“三補五多”,即補態度、補方法、補知識,課堂多提問、課後多輔導、平時多談心、練習多面批、方法多指導。

第四,大力強化複習備考保障機制。要認真組織好複習課、試卷講評課的教學研討活動。積極對外聯繫,擴大對外交流,學習先進,取長補短。強化三級教學質量分析:一是以班主任為核心的全體任課教師參加的班級質量分析會,著重研究班內弱科的彌補轉化,研究班風學風建設;二是以學科組長為核心的學科質量分析會,著重研究學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備課組內的不平衡,彌補素質差異問題;三是以級部主任為核心的全年級教學質量分析會,著重分析教情、學情,研究解決方法,使各班各科平衡發展。

10、發揮學校特色教學的引領作用。國小的路隊文化、英語口語教學要做大做強,國中要全力打造“語、數、英、理、化”五大金牌學科,在創設名優品牌中促進學校教育的均衡發展。

11、重視藝體微機教學。學校將加強音樂、美術、體育、微機學科的管理,不定時抽查上課情況,各學科都要成立興趣輔導小組,按時輔導,保證質量;每月都要開展一次有針對性的活動,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項活動,發現培養好學校的藝術人才。加強實驗教學,學科教師要制定實驗計畫,確保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100%的開出率;閱覽室要完善制度,加強管理,確保閱讀效益。

12、加強信息報導工作。宣傳歷來是一個兵家必爭的重要戰略陣地,也是打造名校工程的一個重要手段,每位教師都應該從自身、從學校出發做好這項工作。安宣辦要加強指導,經常督促,嚴格執行量化標準,務必爭取我校的投稿數、發表數位居各學校前列。

(四)、教師專業成長方面

1、學校對教師專業成長的要求是:“提高學歷、培養能力、增強實力、開發潛力”,努力培養一支師德高尚的事業型、科研型的教師隊伍。學校將提供各種條件,為思想好、業務上進的教師鋪就成功之路,使他們成為名師、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對省市區命名的名師、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學校要大張旗鼓的宣傳,並鼓勵他們保持榮譽,不斷進取。認真開展“雙爭雙創”活動,即:爭當優秀教師,創造一流業績;爭當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創造人才工作一流環境。努力創造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從教環境。

2、開展好三個層面的理論學習活動。一是組織骨幹教師參加省市級課改培訓。二是組織全體教師參加區級寒暑假培訓。三是組織好學校內部的業務培訓。